劉秋芝
一、林業果樹種植技術概述
本文重點敘述的設施栽培種植主要為反季栽培這一方向,設施果樹種植技術,主要為果樹提供非天然環境,人為對果樹生長進行的控制。
二、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概念
設施果樹種植技術,是實現超時令、反季瓜果生產的一類技術。天然條件下的果樹是由自然環境影響而發育、結果、豐收的,但也因為自然環境,果樹的生產是受到限制的[3]。設施果樹種植就是運用設施為果樹生長創造環境,促使果樹生長加快或生長受到抑制。不過任何設施果樹種植仍要按照果樹生長的自然規律,比如授粉、溫度、水分,以此實現反季生長。
三、設施果樹種植技術應用策略及技術
1. 樹種結構優化
對于林果業的發展,根本上還是要樹種優化,而樹種優化主要在于豐富樹種結構,對樹種結構進行調整,達成多樣化樹種的條件。一般根據品種的口味、果形、成熟期、色澤等進行新品研發,對樹種結構進行優化。同時要根據市場要求展開生產活動。產業發展與市場關系直接,林果業需要對果農掌握市場信息的渠道進行開發和拓寬,對于熱銷產品要延長供應期,以此使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展。
2. 扣棚前冬剪技術
對于種植園果樹結構調整時,扣棚前冬剪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運用其對重疊、病蟲、無營養、無花等無益果枝進行疏除。疏枝量不能在總枝量10%以上,以此對地表與地下平衡生長進行保障。長枝的修剪中只進行主枝修剪,其余枝條則不用,其他修剪工作要按照具體的果樹生長特點、品種等進行確認。
3. 人工低溫預冷
該技術也被稱為人工破眠技術,低于10℃以下對果樹實施扣棚處理。若是棚中溫度在0℃到7℃之間,則晝間需要使用苫子覆蓋住,以此進行降溫。夜晚則需要將苫子打開,以保持空氣流通,達到果樹生長狀態良好的條件。
4. 控長技術
4.1 根系的調節
對于果樹水平根數量以及垂直根數量進行控制的過程中,要進行果樹限根處理,以此使得吸收根得到快速的成長,根系的水平生長得以保障。限根處理實施辦法為:首先進行果樹栽植時要保證為淺栽;其次為了使根系不垂直進行生長,要起壟處理,以此促進吸收根生長速度更快,果樹也會矮化生長,結果及豐產期會得到提前。
4.2 生長調節劑
生長調節劑使果樹生長發芽期更加迅速的藥劑,揭棚后在果樹上直接噴灑,使果枝生長得到抑制,果樹生長發芽速度更快。使用中,可以在果樹樹冠上進行多效唑溶液噴灑,濃度為15%,噴灑為連續噴灑,兩到三次即可。
5. 果樹坐果率提升技術
果樹未種植前,先進行改土培肥,一般是將種植土地分作穴狀或者帶狀,以使果樹營養存貯水平得到提升,從而實現養根壯樹。進行土地施肥,首先要每年集中進行一次有機肥的實施,以此保證果樹的生長有可靠的營養支撐。其次要對扣棚時間進行把握,只有時間上保證適宜,才能避免對果樹造成不利影響。如果扣棚的時間太早,果樹未自然進入到休眠狀態,果樹保溫處理中花芽依然實現盛開,但花粉活力會有限,果樹也不會整齊地開花。因此在設施栽培果樹的技術運用中,要把握時機,使果樹自然進入休眠狀態,對果實開花結果率進行保障,進而使果樹產量提升。
6. 管理技術
管理技術中主要包含有溫度、濕度、光的管理,溫度調控中要適于果樹生長,棚內的溫度要按照樹的種類以及品種、果樹發育物候期,進行合理調節。在扣棚之前的10到15天,要進行地膜覆蓋,以此使得地溫得到提升。溫度提升要按照梯度增長的模式進行,夜間要預防棚中溫度逆轉,進而避免造成幼果及花朵受到損害。因此溫度可控制在7到12℃;花期階段溫度要保證在5℃以上,白天的溫度則應在25℃以下。
7. 病蟲害防治
設施果樹種植中,由于設施中的溫濕度相對較高,容易發生病蟲害的情況,因此,設施果樹種植中的病蟲害預防也是一項極為關鍵的工作。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作為原則,在病害發生之前進行監測預報,以此為盛發期前進行病蟲害殺滅提供充分依據。
結束語
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相對較為多樣,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果樹生產品質及質量,使果樹種植的經濟效益得到保障。本文簡要闡述了各個果樹種植技術種類的定義及意義,重點闡述了設施果樹種植技術,能夠為現代果樹種植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