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艷 鄧嘉慧 陳美娟 黃璐芳 吳學妍
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4789- 2016[1]大腸菌群MPN計數法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測時,所用培養基乳糖膽鹽發酵培養基、乳糖發酵培養基、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肉湯(LST)、煌綠乳糖膽鹽肉湯(BGLB)等這些需要用小倒管(杜氏管)考察產氣的培養基,經過滅菌后,會有小氣泡未排空而留在小倒管內的現象發生,導致培養基不能使用。考慮到重復滅菌會破壞培養基的有效成分,對于殘留氣泡的此類培養基只能廢棄,這樣的浪費直接造成了檢測成本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了檢測人員的工作量。此外大腸菌群MPN計數法大多數都是多管發酵法,用的培養基量大,分裝的培養基管數較多,滅菌后小倒管里的氣泡排不盡,不能實現完全滅菌[2],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高壓蒸汽滅菌是常用的重要滅菌法,使用該法進行滅菌時需要排出滅菌器中的冷空氣,然后維持一定壓力達預定時間,才能保證滅菌成功[3]。在滅菌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排除冷空氣,才能更好地保證滅菌效果。本文從排氣方面因素結合其他影響LST培養基滅菌后內置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的因素作出分析,找出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內置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達到節約檢測成本、減少人員工作量、保證結果準確性的目的。
1. 儀器與試劑
1.1 儀器與材料
LX-B75L型立式自動電熱壓力蒸汽滅菌器(合肥華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BT-300EA蠕動泵(重慶杰恒蠕動泵有限公司)。
1.2 試藥與試劑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肉湯(LST)(北京三藥生物科技公司);實驗用水(二級水)。
1.3 培養基配制和滅菌
取本品35.6g,加1L蒸餾水,加熱溶解,分裝于有倒管的試管中,每管10ml,雙料稱樣量加倍。121℃高壓滅菌15min。
2. 結果與討論
2.1 滅菌鍋的影響
為了考察不同滅菌鍋的性能是否對結果有影響,通過對兩個相同型號的1號鍋和2號鍋進行實驗數據對比,結果發現兩者之間并沒有很大的差異,說明同型號的不同滅菌鍋的性能相對穩定,對結果無影響。
2.2 倒管口徑大小的影響
在分裝培養基時,盡量避免內置的小倒管內有氣泡。在加熱加壓的滅菌過程中,液體培養基沸騰會帶動內置小倒管浮動。在同一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中,分裝培養基放入同數量的小倒管(管口直徑5.82mm)和大倒管(管口直徑6.80mm)進行滅菌,結果發現兩者之間無明顯差異。
2.3 排氣壓力的影響
本實驗的滅菌條件為:121℃高壓滅菌15min,滅菌過程當鍋內溫度到達100℃時有冷空氣排出,關閉放氣閥,升溫、升壓至0.05MPa,人工排氣10min,重復兩次,升溫升壓滅菌。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考察分別在0.03MPa、0.05MPa和0.08MPa壓力排氣對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的影響(見圖1),結果顯示:隨著排氣壓力的增加,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明顯降低。
2.4 排氣時間的影響
在人工排氣壓力為0.05MPa,排氣次數2次的條件下,考察不同的排氣時間5min、10min、15min對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的影響(見圖2),因排氣時間20min過長,會導致滅菌鍋水位不夠而停止滅菌,故不考慮。結果顯示:隨著排氣時間的增加,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明顯降低,15min較10min降低了超過了50%。故在此條件下,選擇排氣時間15min,可獲得比較滿意的結果。
2.5 排氣次數的影響
在人工排氣壓力為0.05MPa,排氣時間10min的條件下,考察不同的排氣次數1次、2次對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的影響(見圖3),由于排氣3次會導致滅菌鍋水位不夠而停止滅菌,故不考慮。結果顯示:隨著排氣次數的增加,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也相應降低。

2.6 滅菌條件優化
通過對以上五個方面因素的探討和分析,發現排氣的壓力、時間和次數對降低LST培養基滅菌后內置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對滅菌條件進行優化。考察分別在排氣壓力0.03MPa、0.05MPa和0.08MPa,人工排氣15min,排氣2次的滅菌條件下,對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的影響(見表1)。結果表明,三個排氣壓力之間無明顯差異。在確定了人工排氣15min,排氣2次的條件下,排氣壓力的選擇對于降低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的作用較小。考慮到滅菌鍋的壓力與安全問題,最終選擇排氣壓力0.03MPa,人工排氣15min,排氣2次的滅菌排氣方案。
采用以上確認的滅菌排氣方案,進行了20天的實驗(見圖1),結果顯示:LST培養基滅菌后內置小倒管的氣泡殘留率控制在10%以內,已達到預期值。
3. 結論
本文從同型號不同滅菌鍋的性能、倒管口徑大小、排氣壓力、排氣時間和排氣次數等因素考慮,通過比對實驗結果,在單因素變化的條件下,找出排氣壓力、排氣時間和排氣次數為關鍵影響因素,然后優化滅菌條件,考慮到滅菌鍋的壓力與安全問題,最終選擇排氣壓力0.03MPa,人工排氣15min,排氣2次的滅菌排氣方案。
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滅菌鍋性能不同,本文的實驗數據和優化方法只限于L立式高壓滅菌鍋。由于考慮到每種培養基的配方不一樣,本文的優化方法也只限于LST培養基,對于其它培養基的滅菌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4789.1~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2]黃啟紅、李光宏等。淺談影響內置小倒管培養基滅菌的因素[R]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2 (2):36-37.
[3]唐欣昀、張明、趙海泉等.高壓蒸汽滅菌器中溫度和壓力的關系[Q] .微生物學通報.2003(3):14.
作者簡介
曾佳艷,中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為食品藥品微生物檢測及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