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我們滿心好奇,走上前去,那是座艦艇博物館,幾艘不知是一戰(zhàn)還是二戰(zhàn)時退役的艦艇孤零零地擱淺在陸地上,門前和館外空無一人,幾只在炮口筑巢的麻雀發(fā)現(xiàn)我們靠近,如臨大敵般地護起自己的幼崽,那些字跡斑駁的保加利亞文字不知被冷落了幾個年頭,寂寥地立在那里給我們看,我們與它近在咫尺,卻因語言不通而無法交流。我們在鐵欄桿外面任意逗留著,始終不見一名哨兵或一聲口令,艦艇下的地縫里卻拼命長出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釣魚人大都喜歡談“過五關(guān)斬六將”的事,而不愿提及“走麥城”的事,好像釣到大魚是新聞,釣到小魚就不是新聞了。我認為海上釣魚有兩種本事,一是釣大魚,二是釣小魚,兩者相權(quán),我倒是覺得能釣到小魚更有本事,因為這更是耐力、信心、興致、意志的較量。我在黑海曾釣過從頭到尾不超過5厘米長的小魚,至今想起來還是其樂無窮。
我是那種遇水必釣的海釣愛好者。船先經(jīng)中國南海的大風(fēng)大浪,再經(jīng)印度洋、紅海的高溫日曬,出了蘇伊士運河到達黑海的保加利亞的瓦爾納(Varna)錨地,航行20多天,幾噸重的鐵“咣”的一聲落水,我們幾個釣迷不用招呼,徑直到后甲板搶占有力地形,拋鉤下水。
有資料說黑海污染嚴重,水體發(fā)黑發(fā)臭。我親眼目睹可以作證,事實根本不是那樣,只是因一個“黑”字而望文生義,被炒得愈發(fā)黑了。事實上,黑海的水還是天藍色的,用望遠鏡向海灘望去,海濱浴場游人如織,這時才是5月初的一個中午。

繁華的瓦爾納港

黑海行船

黑海是歐洲和亞洲之間的一片內(nèi)陸海,保加利亞的瓦爾納是黑海沿岸的一個城。黑海只是一個名稱,海水并不黑

瓦爾納海濱風(fēng)光
瓦爾納錨地的水不深,20多米線拋下去就到底了。起初大家誰也沒感到有魚咬鉤,有幾個人一試身手說沒魚,就打道回府了。我想可能是船剛拋錨,把魚嚇跑了,不妨再等等。又等了一會兒,雖然感到有魚咬鉤,但很輕,可能是魚太小。一個吉林的老鄉(xiāng)機工小徐也沉不住氣了,卷起釣線說不釣了。我不死心,回房間換了小一號的鉤,結(jié)果還是感覺有魚在咬鉤,就是不見魚上鉤。最后,我干脆換上最小號的鉤,小到鉤彎處不到3毫米寬的程度,是過蘇伊士運河時從小販手中買的日本貨,在國內(nèi)我還從未看到有這么小的鉤,任何魚線作子線都顯得粗,只能用一種尼龍纜的一根絲作子線,主線也用事先備好的細線。結(jié)果一試,奇跡出現(xiàn)了,三把小鉤每次下水都不空鉤,只是魚小了點,從頭到尾不會超過5厘米,有的甚至更小,但不知此魚是什么魚種。
魚雖小,但很多,只要魚鉤到底,必有魚上鉤。這么小的魚,想用水手刀切成魚餌是不行了,只能用鋼鋸條打磨成的小刀來切,這種小刀鋒利無比,能非常精確地將小魚切成方是方、塊是塊的餌。等別人睡過午覺,我已經(jīng)釣了半塑料桶了。有人見狀也想釣,無奈沒有這么小的鉤。有人一看,眉頭一皺,這么小的魚怎么吃?還有人說蘇聯(lián)核電站爆炸,黑海的魚都受到污染,千萬吃不得。就連我的吉林老鄉(xiāng)小徐也拒絕做魚。我邊聽邊釣,心想這些人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主,你們就看著干著急吧。
等我釣了多半桶,直到無人圍觀時,我才停止垂釣,就地用鋼鋸條做成的小刀將魚頭一切,從魚尾向切口處一擠,小魚的內(nèi)臟就擠干凈了,再用清水洗凈。釣了這么多魚,吃也吃不完,真要是有核污染,那可更吃不得,但自己勞動的成果棄之又可惜,于是就用一個塑料袋子裝起來,放在冰箱里先冷凍再說。
幾天后,船靠碼頭,我們下船到瓦爾納閑逛,見海濱小吃店外的露天大排檔的人們吃的魚跟我釣的魚一模一樣,大小也不相上下,吃法基本上都是油炸。我問當(dāng)?shù)厝耍麄冋f黑海沒有太大的魚,這種魚能吃,沒有污染。回到船上,我的老鄉(xiāng)小徐迫不及待地主動請纓要做魚。魚解凍后,他把魚沾上面粉,撒點精鹽,再將油燒開,魚下一鍋,香味四溢,引來樓下的幾個水手,老船長也自帶一瓶白酒前來湊熱鬧,這一頓油炸小魚大家吃得格外有滋味。
吃魚人都是活廣告的嘴,一個周六,大廚知道我冷凍了不少小魚,堅決要我將魚貢獻出來,否則今后不再供應(yīng)我油。有魚大家吃,那個周六,每桌一盤炸魚,每人又加了一瓶啤酒。不過我還是留有后手——寄放在船長冰箱里的魚我壓根就沒說。

瓦爾納港仿古船

瓦爾納港防波堤

瓦爾納海邊的釣魚人

筆者當(dāng)年在瓦爾納海濱的留影
老實說,我對保加利亞的歷史知之甚少,只是航海多年,多次到過這個國家的瓦爾納港,在“接地氣”時無意中“誤入”艦艇博物館,就像大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給單調(diào)的航海生活注入一點活力。
艦艇博物館坐落在瓦爾納海濱公園里,由于手頭沒有資料,事后也無從查找,那時又沒有電腦,更不知何為百度,故也說不好博物館占地多少平方米,存艦艇多少艘。那天是五月初,黑海岸邊的瓦爾納港已過早地披上了夏裝,俊男靚女們紛紛出現(xiàn)在海濱。值班三副在吃早餐時最后一個走進餐廳,他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鄭重宣布一條爆炸性的見聞——碼頭不遠就是海濱浴場,而且有不少裸泳者。三副值班時,曾站在全船最高點的駕駛臺上用望遠鏡瞭望過那片海濱,所以人們深信不疑。這條消息就像大廚在早餐食譜中給大家加了一道小菜,人們聽得有滋有味。這天又正值周日,全船安排下地觀光,于是人們?nèi)宄扇旱貛е斡狙澲北荚龆ァ?/p>
且不說人們怎樣將自己融入大海之中,也不說人們怎樣享受日光浴,單說這沙灘背后的海岸線以上就是偌大的花園,透過歐洲高大的樹木,但見里面碧草如茵,花團錦簇,花香撲鼻。下海對普通人來說自然是一種享受,但對于我們這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海員來說,最具誘惑的還是陸地上的那些花花草草。我們棄海上岸,向綠茵走去。花園里用河卵石鋪就的小路像少女千針萬線繡成的杰作,該彎的地方彎,該直的地方直,線條分明,園中花草繽紛,樹木垂青,撩人眼目。
也許是當(dāng)?shù)厝丝谏伲部赡苁钱?dāng)?shù)厝俗ゾo休息的大好時光去享受海灘和陽光去了,這里的游人很少,難得看見從樹叢中過來幾個當(dāng)?shù)厣倥瑐€個長得如花似玉,同行水手小徐就想討個便宜,拉人家照張相,這幾名少女見是幾個老外,立即警覺起來,嘴里也不知說些什么,拒絕著跑開了。想想真是有意思,她們與海濱浴場的靚女截然不同,后者可以裸著身子曬太陽,前者卻不與陌生人搭話,像是兩個世界的人。
我們沿著小橋流水的方向繼續(xù)北上,樹叢中一棟特殊的建筑物吸引著我們,白色船形的小樓,離得很遠就能看見樓前那海藍色的鐵欄桿,我們滿心好奇,走上前去,那是座艦艇博物館,幾艘不知是一戰(zhàn)還是二戰(zhàn)時退役的艦艇孤零零地擱淺在陸地上,門前和館外空無一人,幾只在炮口筑巢的麻雀發(fā)現(xiàn)我們靠近,如臨大敵般地護起自己的幼崽,那些字跡斑駁的保加利亞文字不知被冷落了幾個年頭,寂寥地立在那里給我們看,我們與它近在咫尺,卻因語言不通而無法交流。我們在鐵欄桿外面任意逗留著,始終不見一名哨兵或一聲口令,艦艇下的地縫里卻拼命長出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那些年,我是一個詩歌愛好者,于是分行記錄了以下的文字:
數(shù)十門炮口
被風(fēng)景所傷
今日的哨兵
睡在戰(zhàn)爭的空白處
艇艦前的碑
露出了昨日的方言
我們繞過自己的影子
被衣兜緊鎖的手
擱淺在甲板上
如欄柵
橫豎都是疾痛
舵手的位置上
筑巢的麻雀
嘔吐幾口炮聲
我想我是暈船了
拋錨的死角
令我們漂離得好艱難
從教科書中轉(zhuǎn)一個圈
面對艇艦
我不知道
我們是誰的風(fēng)景


當(dāng)?shù)厝嗽谕郀柤{海灘曬日光浴
中國人有喝茶的習(xí)慣,外國人有喝咖啡的習(xí)慣,不過我覺得用“品”比“喝”更貼切。我在保加利亞的瓦爾納就曾“品”過咖啡,至今想起來依然回味無窮。
那是一天下午,船已經(jīng)靠泊兩天了,一位第一次上船的同鄉(xiāng)水手拉我下地,讓我給他當(dāng)導(dǎo)游。于是,我又拉上一個老鄉(xiāng)機工,三人一同出發(fā)。我們東轉(zhuǎn)西逛,返回時遇到一酒吧,水手老鄉(xiāng)架不住誘惑,就打趣地說讓我請他進一次酒吧,也算不枉行。
我知道我這小金庫里的美元羞澀,全掏出來也不夠三個人進一次酒吧,就靈機一動笑著說:“你小子這就外行了不是,國外的酒度數(shù)低,沒啥喝頭,要喝就喝咖啡。”我知道,這條馬路上有一個老年咖啡館,價錢便宜,當(dāng)時一美元就能打發(fā)我這個第一次邁出國門的小老鄉(xiāng)。
這家咖啡館我一年前來過,面積不大,充其量不過兩間房子那么大,一溜長方形咖啡桌,對面坐四個人,里面燈光很暗,不過也很柔和,音響里播放著西方音樂。侍者與其說是小姐,不如說是大姐,因為她們至少都是孩子媽媽,所以我說這是個老年人咖啡館。我們落座之后,一個大姐過來,見我們是老外,就用英語問我們除咖啡之處還需要點什么,我趕緊堅定地說“only coffee”,我說僅要咖啡是量力而行,在國外是錢壯英雄膽,如果不留余地,萬一付不起錢,那可就不是出洋相的事了,那位洋大姐看我的表情直樂。咖啡館里喝咖啡的人不多,確實就是幾個老年人,因為是下午4點左右,上班族還沒有時間跑到咖啡館里來消遣。坐在這環(huán)境幽雅、音樂動人的環(huán)境中,我們就很快進入到那種釋然怡靜的狀態(tài)。大姐用一個不銹鋼方盤送來三杯咖啡,杯里各有一把精制的不銹鋼小勺,杯是我們常見的瓷器小茶碗那么大,要是裝酒的話,也就是三兩的容量;咖啡徐徐冒著熱氣,那誘人的香味確實讓人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