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杰

二手老竿是真正意義上的并繼玩家始終繞不過去的話題。在論壇、貼吧、視頻APP等網絡平臺中,不乏擁有枯六、獨步、飛翔天等名牌旗艦款的人,也不乏擁有20支以上并繼竿的人,這些人通常被釣友們稱作“大神”。實際上,這些大神里面有很多人并不曾玩過以前的老竿。在我看來,這些釣友還達不到“大神”的水準,有些甚至還離得很遠。為何這么說?因為如果他們沒接觸過一定數量的老竿,那么這些人的眼光就只能局限于當今階段,他們不清楚過去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產品是什么樣子,與當下的新產品到底有無差距等等。總之,新竿老竿都要玩夠一定數量,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并繼竿,發現并繼竿之美。希望此篇對釣友們選購二手并繼竿能有所幫助。
在上一期“并繼殿堂”中,我對在產新竿和二手老竿發表了一些自己的個人看法,此篇來聊一聊二手老竿的選購經驗。

一把好的并繼竿,買的時候價格可能很棘手,性價比特別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身價最終還會大幅抬升
購買二手并繼竿,如果不是等著用的話,我建議不要過于心急。心急的后果主要有二,一是多花了錢,二是買“錯”了竿。
購買竿子之前,釣者可以通過論壇或貼吧等網絡渠道查詢以往的交易情況,或者向一些資深的玩家咨詢,對心儀魚竿的身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能把那些標高價的黑心賣家先排除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大名鼎鼎的“神竿”,比如老普天元、幻世峰、黑拉MII中硬等,都是12尺的最值錢,18尺以上的并非像中短尺的那般身價不菲,千萬不要一聽到普天元、幻世峰這些名字就將它們與高價劃等號。如果買家不清楚行情,很可能會出價過高。
再來說第二個買“錯”了竿。所謂買“錯”了竿有兩層意思,一是買到了調性與自己設想不同的竿子。這種情況往往是買家看到網絡上有釣友說某某竿如何好,于是心動買單。基本上,90%的釣友對某支竿子的贊美都是發自內心的,但每個人對竿子優劣的評價標準不同,特別是剛從振出竿改玩并繼竿的釣友,即使是很一般的并繼竿,他都會覺得手感很好,這會給釣友選竿造成干擾。另外,并繼竿可以用“一竿一世界”來形容,哪怕同一款竿子,短尺優秀,長尺并不一定也優秀。所以,當你對某款魚竿心動時,你一定要多看多問,尤其要問那些資深玩家,看看他們的看法是什么樣的。要知道,對于同一款竿子,玩過幾支竿和玩過幾十支竿的人的評價是不一樣的。買“錯”的第二層意思,就是買到了成色達不到心理預期的竿子。玩二手老竿,是人等竿而不是竿等人,想要買到價格實惠成色理想的二手竿,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做不到,那基本上只能娶個丑姑娘了。
賣家賣竿子雖然是為了回點錢,但千萬不要以為賣家是在等錢用(即使有賣家這么說,九成也是假的,不過是給買家一種“我等錢用,所以價格低,只求能早點出手”的錯覺),如果買家態度頤指氣使或真把自己置于上帝的位置,那多半不會有一個好結局——要么賣家不賣給你,要么他會讓你比正常情況多花錢。

選二手竿時,除了將“眼光”深入到冷門的長尺寸,還可以深入到冷門的品牌或者冷門的時代
二手并繼竿市場上的竿子,賣家一般會留有一定的砍價空間,比如某支魚竿,賣家的心理價格是1000元,他有可能會標1100~1200元的價格,如果遇上說話好聽的買家,賣家可能就會降低一點價格、給買家包郵。我自己就在二手市場上扮演買家和賣家的角色,在我看來,如果買家比較會溝通,我往往就會覺得對方素質較好,這也就意味著對方比較講誠信,發生“到手刀”“拒簽”等事件的概率會低很多,對賣家來說風險較小。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賣家都愿意少掙個一二百元賣給對方,圖個省心。
善于溝通的第二層意思就是“事先要問清楚,講清楚”。俗話說,人心難測,二手市場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不少賣家在發布二手竿信息時會隱藏瑕疵部位的照片,買家如果過于相信賣家則容易吃虧。我在購買三代目枯法師19尺的時候,賣家給出的多張細節圖都顯示竿子非常之新,但到手后發現,握把的反面有一個蟲蛀的坑洞,大把節段卷上有一個針眼大小的掉漆,雖不影響使用,但已經不符合我購買前所設定的“半用半收藏”的價值標準了。所以,我現在購買二手竿時,一般都會要求賣家把他自認為最嚴重的的三處瑕疵拍攝出來,并與對方約定,如果我在簽收竿子時發現有比其中任何一處瑕疵更嚴重的問題,買家一旦拒簽就不承擔運費,這樣做基本上能保證賣家不隱藏瑕疵。反過來講,作為賣家,我也會主動把主要瑕疵毫無隱藏地展示出來,并加上一句“如非賣家問題,買家拒簽的話承擔往返運費”。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一些習慣“到手刀”的買家和一些想免費體驗竿子的買家使套路,同時大概率減少自己的損失(包括打包、郵寄、簽收的時間損失,運費損失,以及竿子在運輸途中的磨損)。
善于溝通的第三層意思,就是在與賣家的溝通中,了解賣家出售竿子的相關信息,為自己所用。比如,要是賣家是資深老手,那么他出售的竿子很可能是本身性能不好,或者說比較一般,沒有出彩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成色不太好,價格一般不會太高或者太低。
要是賣家是個新手,那么如果他在賣長尺,則多半是他自身能力或習慣的原因導致他覺得長尺竿子持感不好或頭重,這對老手買家來說往往是一個撿漏的機會。
再比如,如果賣家是屬于折騰型或者集郵型的玩家,那么他的竿子在他手上往往不會頻繁使用,而且經他把過一次關,質量通常是相對可以的,但價格就不好說了。他們還有些是急著出手回血,價格一般都比較合理,有些則是當初折騰時花高價買進,到手后發現不過如此,這種情況下出手,價格也會偏高。
我最不想遇見的一類賣家是資源好、竿子不多,但經常釣,而且用竿膽大,本身卻又比較細致的那類賣家。這類賣家的竿子外觀上可能無可挑剔,但實際上可能已經與大魚對抗過很多回合,甚至可能已經出現碳布疲勞、調性改變等問題,這種賣家的東西我不會考慮。

玩家購買二手并繼竿主要有三大類用途:第一類,自用;第二類,倒手;第三類,收藏;第四類,綜合以上三種,好玩就留著,不喜歡就賣掉。
如果竿子主要是用來自用,那么性價比是首先要考慮的,有此需求的買家可以考慮竿堵或竿袋缺失,或者竿身有劃痕,但不影響使用性能的竿子。
如果想倒手賺差價,那么最好要選擇袋堵齊全,竿體成色好的竿子,因為大部分買家都希望買這種比較新的竿子,尤其是新手。當然,如果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到第一類,也可適當考慮,畢竟有一小部分釣友對成色要求并不是很高,特別是那些把魚獲作為釣魚第一訴求的釣友。
買竿用來收藏的那部分人通常都是經濟能力好或骨灰級發燒友,性價比并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成色好、尺寸佳才是第一位的。
第四類買家大概是最多的。事實上,前三類買家當中有很多人往往也有第四類屬性。我個人也屬于第四類,留在手上的竿子維持在50支左右,超過之后就會賣掉一些。我賣掉的近20支二手并繼竿跟購入時的價格相比,總價是盈利的。千元價位的竿子,好的能賺100元,通常去掉運費還能掙五六十,最差也能保底。我不是二道販子,之所以能賺錢,不是我賣價高,而是我能等、會挑,基本上沒有買虧的竿子,按照正常行情價出手時自然就能形成這種局面。值得一提的是,我掙得比較多的幾把竿子,購入時都是性價比相對較低的那幾支。為何還能掙錢呢?這就需要談一談選購并繼竿的眼光了。
這是我個人眼中玩二手竿的第一要素。記得上大學英語課時,老師問我們:“你們知道買房最重要的一條是什么嗎?”學生一片沉默。“Location(位置)!”老師強調,緊接著又問道:“那第二重要的呢?Location!”“第三條呢?還是Location!”
玩并繼竿跟買房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一把好的并繼竿,買的時候價格可能很棘手,性價比特別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身價最終還會大幅抬升。很多釣友會用“錢多人傻”來形容那些花1萬元買那些“神竿”的買家,殊不知這些釣友口中的“傻子”美美地玩了幾年頂級貨后再出二手,還能賺個幾千元,這就是眼光。那些“傻子”知道,這些大名鼎鼎的竿子雖然貴,雖然不一定像傳說中那么神,但名氣在那,數量也很少,只會越來越值錢,而當初那些1000元出頭的二手朱紋峰,幾年后大部分還是當初那個價。面對這種高價神竿,很多人只看到了眼前的高價,只有少數人能看到高價背后的保值和升值潛力。

并繼竿一竿一世界,釣友們的口味也是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階段的理解也不一樣,能夠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竿子是不存在的,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顏色深淺不同的枯二
眼光好,并不僅限于上面的那種“高投入高回報”的模式。我覺得,有遠見也是眼光好的一種。我購買第一支并繼竿時,選擇了18尺的閃光R。從尺寸角度講,18尺在當時已經可以說是一步到位了。在當時,我所在的地區的釣魚人釣鯽魚,還是12~15尺的竿子用得比較多。可到如今,很多玩家都認為18尺竿子沒必要強調輕量,枯法師、普天元、飛翔天這些非輕量竿并不累手。那次一步到位入手18尺竿的決定省去了后來的很多麻煩。
再說一件我玩竿的虧本買賣:我當初玩過飛翔天21尺后,覺得略微有些重手,盡管心里清楚去大水面作釣,21尺肯定更實用,但最終還是買了持感更輕挺的18尺。結果不久后,我駕馭長尺竿的能力飛速提升,目前甚至可以操控200克左右的21尺竿,21尺飛翔天已經成為我眼中的輕量竿。結果,當初圖輕巧買的18尺飛翔天放了一年多壓根沒下水,最后以全新狀態出二手,虧了300塊。
這兩件事情使我意識到,眼光要放長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會越來越強。所以,我后來購入了被所有玩家都認為持感重到無法使用的飛奴什21尺,而且很快購入第二把、第三把,然后又購入征興幻彩21尺、旭水峰21尺這些被認為是毫無意義的重量級長尺,如今回頭看,當初的決定是對的。有些釣友在看過我對長尺飛奴什的評價后,也逐漸發現了它的優點,長尺飛奴什目前已經有漲價趨勢。另外,長尺竿其實注定是大勢所趨,眼下資源越來越差,釣友的能力越來越高,長尺肯定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我們除了將“眼光”深入到冷門的長尺寸,還可以深入到冷門的品牌或者冷門的時代。我去年開始玩奧林匹克、瑪米亞這兩個牌子的并繼竿,今年主要淘這兩個牌子的貨。有釣友會說,奧林匹克已經不算冷門了,短尺已經到了一竿難求的地步了。我承認,我錯過了進入奧林匹克的黃金時代,但我認為目前它還處于白銀時代。雖然現如今,12尺的純龍心觀、長壽峰等竿子的價格已經達到1200元左右,比當初翻了不止一倍,但我認為它還有升值的空間。再說這個品牌的長尺,以前都是500元的價位,如今都在800元左右,品相好的直逼1000元。雖說奧林匹克的長尺竿又重又軟,但我覺得17尺、18尺的還是可以接受的,800元左右的價格依然很有性價比。即使在禧瑪諾、達億瓦之中,有一些無人問津的早期產品其實也是不錯的,比如短尺的達億瓦別作兆,無論是涂裝還是調性都與純龍心觀極為相似,價格卻只有后者的一半,再比如禧瑪諾早期的魚影,也是一把很有玩味的性價比竿子。
并繼竿在國內經過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對買家來說已經錯過了淘寶貝、撿大漏的黃金時代,一些老牌神竿如今已是有錢也很難買的狀態,想要撿漏,我個人認為只有進入到冷門的品牌和老竿里面才有機會在白銀時代找到一些。
說到老竿,就不能不提“炒作”二字。我對這種市場“炒作”行為一直是以批判性的態度來對待的。批判不是批評,更不是批斗,而是理性地判斷。我總結了一下并繼圈里的“炒作”行為,大體有以下幾類:
一、在產新竿的長期性“炒作”。伽瑪卡茲的飛翔天18尺可謂其代表,18尺的飛翔天幾乎從飛翔天一上市就被炒得通紅,“強悍”“持感相對輕挺不頭重”這兩個贊美之詞一直伴隨其左右,直到其停產。雖然18尺飛翔天因為兩次1號子線斷竿事件從天上回到了地上,但客觀地講,也算對得起“強悍”的名號。
二、在產新竿的階段性“炒作”。飛翔天15尺、飛翔天21尺、枯六18尺是這類炒作的代表產品。這三者中,飛翔天15尺屬于高開低走型:剛上市時,因其頭重感較輕,符合當時大多數初級玩家的口味(對頭重感較敏感者絕大部分是從振出竿改玩并繼竿不久的初級玩家,在他們眼中,頭重是不可接受的缺點),15尺這個尺寸在當時也比較通用,再加上伽瑪卡茲的光環,很快被炒得火熱,不過經過后面幾年的實戰發現,15尺飛翔天在調性方面并不出色,后來15尺反而成為飛翔天中最差的尺寸。
21尺飛翔天則屬于后來居上型。上市之初,因其126克的重量和21尺的長度,幾乎每一位擁有者都認為它持感太沉,幾乎無法使用。而隨著玩家們開始發現此竿的優點后,局面開始扭轉,到停產時,它竟成為玩家口中“飛翔天最值得購買的尺寸”。
枯六18尺也是類似的情況,當初被認為是18尺里面最差的,后來這支竿子被“炒”得紅得發紫,在后面的那三年里,其銷量甚至超過之前火熱的飛翔天18尺,經常是這邊商家漲價銷售,那邊依然處于缺貨的狀態。這種后來居上型(在產時期)的竿子由不好變成好,往往是由于前期玩家自身水平所限導致:如飛翔天21尺起初被認為持感令人無法接受;或者是以訛傳訛,白的變成了黑的:如枯六18尺在同尺寸非輕量竿里面絕對屬于輕挺的一類,但很多玩家在玩了頭重感相對較強的中尺枯法師后,臆想長尺的枯法師會更加頭重,以至于很多根本沒用過的人人云亦云,造成“談枯色變”的結局。實際上,這種在產時后來居上的竿子往往更有含金量。
三、在產新竿的短期性“炒作”。這種竿子跟上面兩種比起來,最大的不同就是火的時間明顯短很多,通常不會超過一年,甚至更短。這類竿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身出名門,最典型的就是伽瑪卡茲的產品,由于該品牌“腰好”“強悍”的說法名聲在外,所以幾乎每出一款竿子,即使是入門級的,也會被“炒作”一番,類似的還有該品牌的凜刀迅,前期一直被冠以“強悍”的大名,后來被0.8號子線爆竿的情況不勝枚舉,最后連伽瑪卡茲的粉絲也不得不承認,這款竿子被吹過頭了。另一種是生產廠家自身的炒作加持型,比如“集40年制竿經驗之大成”之類,廠家大力宣揚這類竿子無非是一種營銷手段,實際上這些竿子并不會達到買家的預期。
以上三類是針對在產竿來說的,實際上這還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炒作,因為其售價是基本維持穩定的,最多不過是廠家調價以及匯率波動帶來的小幅增長,整體看并沒有坐地起價的情況。真正意義上的炒作,發生在二手老竿上。
日系的幾家名牌廠家每家都有被炒到“天價”或者是遠高于在產時售價的老竿(江戶川家的純金發系列,號稱皇室御用品,在產時就自帶炒作光環了),其中的代表如達億瓦的老玄武人12尺,禧瑪諾的彩虹閃光12尺,伽瑪卡茲的幻世峰12尺,這些二手老竿的售價已高達當初的三倍以上,看起來性價比很低,但是,這些竿子是“硬通貨”,品相好的話不但不會貶值,反而還會升值。次一級的大金標普天元12尺、黑拉中硬12尺、張月12尺、六華仙18尺等,以及征興的老款征興作系列也都一樣,只要品相好,也是買得貴,賣得更貴。這類竿子有兩個共性:第一,數量稀少;第二,性能上確實有值得稱道或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果說還有第三點的話,那就是市場的長期認可度。只有符合這三條的老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二手“神竿”,才是不差錢的情況下可以買入的竿。

某商家出售的枯二19尺,我一看便知是一把組配竿(第三節漆水明顯淺一些)
上面的這種“炒作”,雖然把當初2000塊錢的竿子炒到了1萬元以上,但我并不覺得有何不妥,好東西只有那么幾件,你想要擁有,就得多花點錢,如果舍不得錢,欣賞一下也行。我想,一個真正的并繼竿玩家,是能夠達到“愛她,并不一定要擁有她”的境界的。
二手市場上第二類主流的炒作,是之前售價一般或者不溫不火的竿子,如今售價水漲船高,聲名遠播開來。比如禧瑪諾的初代朱紋峰12尺等,它們雖不像彩虹閃光那樣成名已久,價格也差得很遠(目前朱紋峰初代12尺也不超過1500元),但是它近幾年非常火,火到一竿難求的地步。平心而論,以目前的行情,我覺得這個竿子依然有一定的性價比。可為何我還要說它是炒作竿呢?我想,無非是玩家們撿漏的心態造成的。以前這竿只賣幾百塊,現在要賣一千多,當然不爽嘍。可問題是,以前你的水平不夠,發現不了它的好呀,能怪誰呢?現在玩家們的整體水平提高了,競爭激烈了,價格自然要漲一點。實際上,據我觀察,相當一部分嘴上噴二手老竿“炒作”的人,背地里都十分熱衷于在二手老竿里面淘寶。實際上,二手老竿里有很多性價比很高的“炒作貨”,比如禧瑪諾早期的朱紋峰系列,性價比可以說能秒殺當下幾大名牌的低端產品。只不過,對新手來講,那些老竿的持感會差一點,因為那個時期的竿,元徑相較現在的要小,并繼味更濃,因此,我建議初嘗二手老竿的釣友,可以先從中短尺下手。順便提一句,這種不溫不火的二手老竿的最大特點還是高性價比,與上面成名已久的老竿相比,或多或少有所不及,也許是性能上或者是特點上有差距,也許是涂裝并不能令人一見鐘情。總之,這類竿的賣點就是性價比、實用性,如果價格較高,我認為購買意義就不大。第三類,就是一些冷門竿,在產時和停產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默默無聞,突然間就成了神竿,這種竿子,既沒有硬實力,又沒有性價比,屬于帶有不良目的性的炒作,不建議購買。
炒作,很難講它就一定是不好的,大部分釣友“炒”一支竿子,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純粹的,復雜就復雜在“炒作”它的人的水平和視角不一樣。一把入門級的竿子照樣能驚艷到初涉并繼竿的釣友,反過來,哪怕是大品牌的旗艦款,同樣不缺少用“垃圾”來評價它的人。除帶有不良目的的炒作之外,一般能被長時間炒作的竿子,都需要一定的資本,從這個角度講,這些竿子都是釣友們挑選出來的,符合大多數人的評價標準,并且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只要價格合理,就沒有問題。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并繼竿一竿一世界,釣友們的口味也是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階段的理解也不一樣,能夠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竿子是不存在的,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買家在購買二手并繼竿的時候,有幾個地方是必須注意的:
1.玉口玉棒。并繼竿的最大特點就是插拔,玉口成色的好壞,意味著竿子使用的次數多少,有些玩家因喜歡拿并繼竿釣大魚或者非正常操作,對竿子造成損壞。如怕拔節,于是死命插緊,插太緊拔不出來的時候就用盡力氣拔,會導致玉口玉棒不在一條直線上,容易使玉口開裂。
2.竿梢小辮繩、握把、底堵,以及竿名和對面的商標處。這些都是容易產生接觸、摩擦的地方,要盡量選品相好的。
以上兩點,有一定經驗的玩家都會注意到,很多賣家也會主動告知,如果賣家沒有告知,買家最好留心,應該主動提出讓賣家拍照出示。
3.鑒別是否是組配竿。所謂組配竿,就是用不同竿子(通常是斷竿后不完整的竿子)的一些竿節,組合成一把好的竿子。比如兩把竿子,一支大把節斷了,一支小二節斷了,那賣家就能組配出一把完好的竿子出來賣。這種還稍微好一點,還有一種就比較惡劣了,比如18尺竿子的竿梢被拔節了,賣家找一把其他尺寸的竿子,甚至其他品牌的毫不相干的竿子,把竿梢配上(大部分都不如原裝的,有的長短會差一點,有點玉棒因不匹配會插得過深或者過淺等)。這其中,最難辨別的是竿梢節,因為大多數竿子的竿梢都是黑色,如果手上沒有相同的竿子進行對比,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高手也很難發現問題。如何降低這種風險?通常的辦法,一是上論壇向其他釣友求助,量一下長度,這是相對而言最靠譜的,二是看插入的狀態對不對,是否有過松或過緊的情況,插入的深度是否合適(4~6.5厘米比較正常)。有些老竿,比如伽瑪卡茲的老竿,因其制造精度的關系,有些原廠貨本來就存在松緊問題,再加上使用中的磨損,以及釣竿制造批次不同等原因,竿梢插入深度也會比較大。這種情況下,我建議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
其他節就比較好判斷了,對比一下各節的漆水是否有色差就行。
我有個習慣,就是遇到自己喜歡的竿子,往往購買多支同尺寸的,買得多了就發現,各著名品牌,無論老竿還是新竿,都存在不同批次的竿子有色差的問題(包括漆水做工比較好的禧瑪諾和達億瓦),甚至玉口玉棒都不能匹配。我買過三支朱紋峰競12尺,除漆水涂裝不同外,竿梢和小二節也都不能通用。我的兩支枯法師二代目18尺也是一樣,一支漆水顏色深,一支漆水顏色淺。
4.玉口加強的鑒別
很多并繼竿在高強度使用后會出現玉口開裂問題,尤其小二節最容易發生(為了持感,小二節通常不會做得很厚實,玉口口徑那么小,還要插進竿梢玉棒,注定玉口比較脆弱)。如何鑒別?辦法有兩個,一是在陽光下,或者用強光手電照射,如果能透過漆水看到里面的纏線,那多半就是加強的痕跡,此時我們可以用手指觸摸來感受玉口節卷處的漆水是否明顯比其他節厚,如果是的話,那就能肯定這是加強過的。強光照射還可以發現玉口內部是否有裂紋(最好配個放大鏡)。在正常室內光線下是看不清玉口里面碳布的情況的,用手電一照,則比較清楚,如果能看到一條或幾條明顯的白色線狀物,那就是裂過的,白色的是膠水成分。
有些新手容易將碳布起始部分的邊沿誤認為是裂紋。在判別不準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其他節的內部情況進行參考,開裂修復的痕跡和碳布起始部分的邊沿是明顯不同的。
右圖是我遇到過的一個案例圖片,在強光下,玉口處漆水較透明,可以看到里面纏了線。
5.一些相關經驗
如果賣家發布的竿子是隨意放在地上進行拍照的,則說明賣家對竿子不是很在意,是當工具用,這種竿子的漆水有劃痕的概率比較大,他眼中的九五新,可能就是玩家眼里的八五新甚至更差。交易時,你要看一下賣家的信用分和其他買家的評價,我的經驗是不要和700分以下的賣家進行交易,容易發生扯皮。另外,如果在交流時感覺賣家或買家不實在,請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進行交易。如果是認識的網友,你可以看一下他以前的帖子,看他是否經常釣魚,是否喜歡用并繼竿釣大魚等等,這樣做能夠規避一些潛在風險。
在我的概念里,二手老竿是真正意義上的并繼玩家始終繞不過去的話題。在論壇、貼吧、視頻APP等網絡平臺中,不乏擁有枯六、獨步、飛翔天等名牌旗艦款的人,也不乏擁有20支以上并繼竿的人,這些人通常被釣友們稱作“大神”。實際上,這些大神里面有很多人并不曾玩過以前的老竿。在我看來,這些釣友還達不到“大神”的水準,有些甚至還離得很遠。為何這么說?因為如果他們沒接觸過一定數量的老竿,那么這些人的眼光就只能局限于當今階段,他們不清楚過去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產品是什么樣子,與當下的新產品到底有無差距等等。總之,新竿老竿都要玩夠一定數量,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并繼竿,發現并繼竿之美。希望此篇對釣友們選購二手并繼竿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