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軍:鑒于俄羅斯經濟體量較中美均有不小差距,經貿問題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不會成為三邊互動的核心議題。戰略安全仍將是三邊關系的核心關切。首先,三國需要通過艱難、繁復的戰略協調,建構大致穩定的大國平衡架構,但這一愿景的實現存在較大困難。在當前三邊關系結構里,美國同時加大對中俄的戰略競爭,成為最具破壞性的因素。中俄走近的一個考慮,即是對美國恣意妄為的霸權能力的某種制衡,增強抵御美國戰略競爭的能力。其次,戰略安全問題是最易動搖三邊關系的變量。三邊互動的重要目標,應是避免任何雙邊關系的誤入歧途、擦槍走火,引發整體關系的坍塌。最后,共同就關涉全球和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戰略性議題如朝核、伊核等問題進行對話磋商,是三邊互動的重要內容。由于中國與俄美在核武庫和能力上的懸殊差距,以及中國并無參加削減核武器談判的意愿,預計軍備控制不太可能成為三邊共同議題,仍將局限在俄美關系的范疇之中。
龐大鵬:戰略安全問題是俄美關系的核心議題之一。該議題實際上涉及中國重大國家利益,但中國不宜攪入該議題。當今世界,戰略安全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俄美雙邊軍控和戰略穩定的問題,更是涉及全球和地區安全、歐亞地區秩序以及中國周邊安全等的綜合問題。宜以總體安全觀來審視核導在內的傳統軍事安全問題。《中導條約》的終結意味著俄美雙邊軍控和戰略穩定框架的坍塌。表面上《中導條約》因俄美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約發展中短程導彈引起,但是實際上俄美都有各自的戰略考量。問題在于“雙零點方案”(蘇美消除歐洲中程和短程導彈的一項方案,由戈爾巴喬夫于1987年4月提出,即蘇可以全部消除它在歐洲的中短程導彈,同時美國不在歐洲部署這類導彈,從而把美蘇在歐洲的中程和短程導彈全部減到零)的實際終結,對中國國家安全亦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