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廷芬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化妝品消費已經成為大眾的日常消費之一,其中彩妝更是成為消費者的新寵,彩妝的安全性也日益引起關注。一個彩妝產品的上市經歷了多個關卡,產品原料的檢測、產品成品上市之前的備案檢測、備案資料的審核以及上市以后的監督抽檢,從不同的時間維度、技術、管理等層面來保證產品的安全。
彩妝是化妝品中一個大的類別,《化妝品分類》(GB/T 18670-2017)將化妝品分為清潔類化妝品、護理類化妝品、美容/修飾類化妝品,而彩妝就屬于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在百度百科可以找到彩妝的定義,主要指用于臉部、眼部、唇部的美容化妝品,包括粉底、蜜粉、口紅、唇彩、眼影、胭脂、睫毛膏等多種類型的產品,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色彩變化,賦予皮膚色彩,修整膚色或加強眼、鼻部位的陰影,以增加立體感,從而使之更具魅力。同時,也可用于遮蓋雀斑、傷痕、痣之類的皮膚缺陷。
彩妝看上去功能強大,但是此功能非彼功能,實際上彩妝屬于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并不屬于有一定功能作用的特殊用途化妝品的范疇。因此,彩妝上市前只需要進行備案檢測,項目比較簡單,涉及微生物檢驗、衛生化學檢驗、毒理學試驗。對于國產彩妝,如果產品所用原料明確且都在國家相關規定要求的限量以下,可對產品進行風險評估,當風險評估結果能夠充分確認產品安全性時,可免予毒理學試驗。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進口的彩妝產品是必須要進行毒理學試驗的。另外,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因為原料或者加工過程帶入一些禁用成分,因此,需要分析產品的成分,對于可能帶入的風險物質進行檢測,例如二噁烷、石棉等。這也是藥監部門在審核時,經常提出的問題。
在彩妝生產過程中可能被帶入的風險物質有二甘醇、苯酚、二噁烷、甲醇、金屬元素等,對于二甘醇、苯酚、二噁烷等已經比較熟悉,這些都是致癌性物質。隨甘油帶入的二甘醇在唇彩中常見,乙醇帶入的甲醇在指甲油中常見,隨苯氧乙醇帶入苯酚、二噁烷在多種彩妝中可見。金屬元素不僅含鉛、砷、汞、鎘等重金屬,還包含硌、釹、鉈、鎳、鈹等金屬元素。在彩妝備案檢測中包含了鉛、砷、汞、鎘4種重金屬,是必檢項目,在彩妝的監督抽檢中會抽檢到其他金屬元素。
在《化妝品技術安全規范》(2015年)中有37種元素的檢測方法,但是僅強制檢測的4種重金屬給出了明確的限值,因為這4種重金屬能帶來一定的功效,常見惡意添加或過量帶入,而且鉛、汞超標引起的皮膚損傷屢見報道。而對于存在潛在危害風險的金屬元素,例如硌、釹、鉈、鎳、鈹等,這些金屬多數都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因此不可避免作為雜質或者痕量物質被帶入化妝品。但是,目前國內外均未給出明確限值要求。
鉻實際是人體需要的元素,但是一旦使用過量,會引起皮膚過敏,誘發炎癥和濕疹,嚴重時會引發痤瘡。鉈具有較強的蓄積性,可引起神經毒性。有研究者調查了30多種化妝品鉈元素的含量,結果顯示,都是非常微量,不會影響人體健康,應當屬于原料帶入,而不是惡意添加,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國內外對這些元素的限量值都未明確規定。一些國家甚至在有關規定中允許這些元素的微量存在,因為在技術上無法避免,且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彩妝產品如它的名字一樣,顏色非常豐富,絢爛多彩,其中著色劑功不可沒。著色劑俗稱染色劑、色素,目前《化妝品技術安全規范》(2015年)中規定的禁用著色劑20余種,限用的著色劑達157種,有學者對已上市化妝品(含國產和進口)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常用的著色劑有60多種,非常集中使用到的大約20種。
多數著色劑來自煤焦油產物,可能具有光敏反應、生殖發育毒性、致癌性的潛在風險。在市售的彩妝產品中,偶見含有禁用著色劑的情況,分析其原因,第一可能是由于企業不熟悉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并不知道該著色劑是禁用的,第二可能是企業使用了著色劑純度不夠或者被污染帶入。幾乎不會有企業惡意添加。
目前,對于禁用和限用著色劑的檢測方法能覆蓋30多種著色劑,可見,很多著色劑的檢測方法是缺失的,但是已有方法已經覆蓋了常用的著色劑,已經滿足對市場流通的彩妝進行有效監管的需求。但是對于色彩過分濃郁的產品,還是建議消費者保持警惕,關注一下所用著色劑是否準用。
在化妝品中,常見的非法添加都是為了突出某種功效,例如護膚品添加重金屬汞,可以美白肌膚,效果立竿見影,但成本低廉;祛斑護膚品添加激素,可以快速淡化斑;祛痘產品中添加抗生素可以迅速祛痘。
那么在彩妝中,是否也存在非法添加呢?非法添加通常跟產品的功效直接相關,而彩妝的主要用途是通過色彩修正膚色,增強立體感,更多的是依賴著色劑,而非某種功效成分,所以在彩妝中非法添加并不常見。首先,相關法規允許使用的著色劑種類已經滿足了彩妝對色彩的需求;其次,在彩妝中并不是著色劑使用量越多效果越好,更多是追求恰到好處,因此著色劑過量添加也不多見。
彩妝成分不僅需看有無,還需關注含量化妝品中很多原料是限用,意思就是該種原料在使用時,產品中的含量必須低于限量值,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相對安全。限用物質是否會帶來有害作用,受兩方面因素影響。

第一,限用物質的實際使用量;第二,使用者的皮膚特性。當限用物質超量使用時必然會帶來健康危害,尤其是防腐劑、著色劑等。所以,“量”的大小十分關鍵。比如金屬元素釹,是化妝品的禁用元素,然而卻是人體代謝需要的元素,在每日膳食中都有攝入,所以無需談“釹”色變。因此,消費者要求所有禁用成分都未檢測是不可能的,當檢測出微量的禁用物質而又沒有明確限值時,此時應進行風險評估來得出是否安全的結論。
另外,每個人膚質不同,對彩妝不同成分的反應不同。有的人可能會對很常見的成分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因此,并不是經測試合格的產品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優秀的產品或完全可信賴的產品。可見,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