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小紅|文
中冶新材料項目是五礦集團、中冶集團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板塊”的主要代表項目,入選工信部2018年度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和河北省2018年度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在總承包單位中國恩菲的帶領下,充分發揮施工單位二十二冶集團和中冶天工集團的“冶戰軍”精神,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一年建成投產”的施工奇跡。
面對行業發展受到的原料制約,中冶集團將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國軒高科、比亞迪等國內優秀企業合作成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資40 余億元建設中冶新材料項目。2018年12月22日,“中冶新材料項目投產儀式”在唐山曹妃甸舉行,標志著項目一期工程真正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一年建成投產”的宏偉目標。
中冶新材料項目是五礦集團、中冶集團緊緊圍繞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充分利用自身鋰、鎳、鈷、錳資源優勢和高端動力鋰電池材料領域的技術研發優勢,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板塊”的主要代表項目,入選國家工信部2018年度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和河北省2018年度重點建設項目。項目一期工程計劃年產高鎳三元正極前驅體材料(NCM622)4 萬噸,高純氧化鈧20 噸,一、二期合計年產(NCM811)6 萬噸,高純氧化鈧40 噸,達產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元正極前驅體研發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高純氧化鈧研發生產基地。
本項目依托中冶集團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投資建設的世界級礦業項目——瑞木紅土鎳礦,實現了從原礦開采到整車制造一條龍的全產業鏈融合,實現了“一帶一路”起點與終點的產業融通。本項目建設創造和刷新了很多記錄,是效率與質量的樣板;本項目應用了中冶集團、中國五礦自主研發的四十多項專利,是科技創新、技術研發與產品融合的樣板;本項目還搶占了新能源“熱勢”的發展機遇,形成了附加值延伸的產品鏈條,是產品開發升級的樣板。
本項目建設發揮了中冶集團科研、設計、勘察、施工、運營管理全產業鏈協同優勢,中國恩菲、中冶沈勘、中冶賽迪、二十二冶、中冶天工等參建單位全體干部職工秉承“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以“保工期、保質量、保安全、保費用控制、保生產準備、保廉潔自律”六保作為工程項目高質量建設的標尺,以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為質量目標,高效推進工程項目建設。近日,該項目被評為2018-2019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部級)優質工程。
作為項目的總承包單位,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恩菲”)帶領全體參建單位,歷經寒潮、臺風、暴雨的嚴峻考驗,攻克諸多技術難關帶來的挑戰,提前合同工期1 個月實現工程項目建成投產目標,彰顯了“國家隊”的使命和擔當。
新材料市場具有快速投入、快速研發、快速見效、快速引導市場的特點,“時間”成為中冶新材料項目的“生命”,這也是擺在恩菲團隊面前的巨大挑戰。“只有把工程進度搶出來,這個項目才有意義,才能快速引領。”廠址確定后,恩菲團隊提前3 個月駐扎項目現場。為了實現計劃目標,恩菲團隊實施了公司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現場辦公工作方式,70 余人的設計團隊提前數月駐扎到曹妃甸這個“小島”上,一待就是一年半。

恩菲設計團隊創新性地提出按施工工序出圖、專業無縫對接的工作模式,實現了“一個月完成報規、兩個月拿到規劃許可、三個月全面提交施工圖審圖”的恩菲速度。項目團隊通過采取“立體施工”“交叉作業”等措施,堅持“進度必確保、安全零容忍、質量創國優、環保應達標”的管理理念,在短短1年時間內創造和刷新了多項行業建設紀錄。項目還充分吸取國內現有的先進冶煉及材料制備技術經驗,大膽采取低成本萃取流程,極大地縮減了中冶新材料項目產品的單位制造成本。
步步為營,高效施工安全先行。安全是一切的保障和前提。自開工以來,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立足高起點、制定高目標,建立健全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安全目標責任到人,嚴格責任追究制度。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管理目標責任狀》,把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落實到每一名管理人員、每一名施工人員身上,形成有效安全管理網絡,實現“零事故·零傷亡”目標。
層層把關,保證質量重點管控。項目建立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制定質量目標、質量通病預防和質量管理措施,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程序文件和質量計劃內容執行,使工程質量時時處于受控狀態。對已確定的“特殊工序”和“關鍵工序”編制作業指導書,對特殊和關鍵工序從工藝制定、材料物資管理和操作人員實行重點管控,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費用控制,錙銖必較。費用控制一直都是EPC 總承包項目的一個難點,但也是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從投標報價、設計到采購、施工、試運行階段均對成本費用進行控制,造價與合同管理人員全程參與項目的成本與費用控制過程。造價管理人員通過提早參與項目,提早提出費用控制預案,避免了后期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小失大和浪費行為。
中冶新材料項目的施工總承包為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十二冶”)和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前者參建了三元材料前驅體制備廠房、萃取廠房、氧化鈧廠房和生產輔助設施等,后者主要承建浸出及凈化車間、合成前液制備廠房以及產品庫等工程。
二十二冶發揚“冶戰軍”精神,堅持綠色、高質量施工原則,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用堅不可摧的頑強拼搏精神,創造了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建設施工的奇跡。
他們以安全文明施工為抓手,本著“干一流的,做更好的”原則,由表及里,內外兼修。高起點、高標準規范施工,合理布置生活區、工作區,嚴格按照《施工現場品牌識別手冊》要求,做到形象標識規范化。
在施工過程中,廣泛應用建筑業10 項新技術中的6 大項13 小項技術,其中突出的有高強鋼筋應用技術、高強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管線綜合技術、預制砂漿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等,全力打造“綠色工地”“智慧工地”,有效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十二冶突出抓牢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提升組織活力,在中冶新材料項目建設過程中形成了黨政工團團結一致、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通過主動作為克服困難和阻力,通過苦干加實干攻堅克難,為施工生產增添助力。
二十二冶還在項目建設黨支部開展了“爭當崗位標兵”主題黨員實踐活動,以“黨員先鋒隊”和“黨員責任區”等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員率先垂范,帶動全體職工奮力拼搏,集中資源力量,心無旁騖地朝著節點目標奮進;開展了“青年突擊隊”活動,凝聚青年員工力量,發揮青年員工聰明才智;開展了“三保一比”勞動競賽,全體參建隊伍、員工勞動積極性倍增,施工組織更精細,人員組織更到位,形成了更加強大的合力。
中冶天工集團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以將項目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精品工程為奮斗目標,積極組建QC 質量管理“強控”小組,日跟蹤、周督查、月總結,強力夯實工程質量管理及過程監督工作,有效落實現場各項工程質量情況。
不負眾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冶新材料項目已先后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建設協會(部級)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河北省結構優質工程、中冶集團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部級)獎項,同時取得了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冶金建設協會、河北省優秀QC 小組成果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