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華
【編者按】

當前,各地5G發展已經萬箭齊發,在起跑階段競爭就十分激烈。安徽也把5G發展擺上緊要日程,努力打造成為全國5G產業發展高地。3月30日,安徽省政府印發《支持5G發展若干政策》,標志著吹響了加快5G產業發展、搶占競爭主導權的號角。
大的政策方向已定,接下來關鍵就是落地。在各地“真刀真槍”的產業發展實踐中,如何加快基礎設施布局和相關產業化,推動形成5G產業優勢集聚區?本刊專訪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安徽省經信廳廳長牛弩韜,系統分析了全省產業發展的謀篇布局,以饗讀者。
《決策》:觀大勢謀全局。當前5G發展百舸爭流,如何看待產業格局中安徽的形勢與機遇?
牛弩韜: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安徽5G發展提供良好基礎條件。在2018年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上,議定共同推進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并且簽署了5G框架協議,提出到2021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集團公司在長三角投入資金超過2000億元,建設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培育工作。近兩年來,圍繞省內行業特點和產業發展需求,立足于制造強省、數字經濟發展,在多個領域拓展5G試點應用,帶動5G網絡加快建設。省電信、省移動、省聯通等各基礎電信企業聯合華為、中興通訊等積極開展5G行業應用,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關心和重視下,不久前,我省正式出臺了《安徽省5G發展規劃綱要(2019-2022年)》、《支持5G發展若干政策》,這為未來我省的5G網絡建設、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推動保障。規劃和政策的出臺,正好和國家有關部署相契合,將產生疊加效應,促進我省5G全面加速發展。
《決策》:看清自己才能更好的出發。目前,我省5G相關產業基礎如何?相對發達地區而言,我省存在哪些優劣勢?
牛弩韜:前段時間,我們對全省5G 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總體來說,我省在5G相關產業上具有一定的基礎,產業整體呈現加速突破態勢。
一是5G產業鏈企業在數量和營收上都在快速增長。全省現已擁有5G相關企業近百家,形成云塔科技、科大國創、大富科技、立訊精密、藍訊電子、中電科儀、鎵特半導體等一批優秀企業。云塔科技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自主研制了我國首個5G毫米波濾波器,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站濾波器設計制造商大富科技已將其5G研發及生產基地落戶蚌埠。全省5G從業企業數量及創新水平均在大幅提升。同時,全省相關重點企業實現5G營收同比增幅高達440%以上的爆發式增長,預計今年5G產業超億元企業數量還會成倍增加。
二是5G產業化項目加速布局。目前,全省5G相關產業化入庫項目已有100余項,計劃總投資約300億元。
三是初步形成集聚化發展趨勢。合肥清華啟迪科技在積極布局建設 5G 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滁州立訊精密集中建設一批5G通訊項目生產線;馬鞍山鄭蒲港新區集中引進中興新地等一批中興5G通訊配套項目;淮南市依托藍訊電子、藍煜電子等企業深耕5G新型基站天線代工服務、整機產品組裝機測試服務;銅陵市重點推進光模塊產業園、華灃5G射頻器件及天線制造基地建設。
相對發達地區來說,我省5G產業還有不小差距,主要有:一是5G相關的整機產品布局較少,未形成產業生態。二是尚未形成頭部效應。目前企業規模和項目體量普通偏小,企業間未能形成配套聯動關系,缺乏標志性重大投資項目和行業領軍企業引領。三是引進成本較高。5G作為未來重要的戰略性基礎產業,各省均在競相加速布局發展,我省招引人才、吸納資源面臨較大困難。四是分布離“散”,載體作用不突出,承載5G產業加速突破發展載體的功能性、專業化能力和水平,與先發地區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
下一步,我省要充分發揮“芯屏器合”新產業格局優勢,下大力氣貫徹落實全省5G發展規劃綱要,強勢布局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大幅提升發展站位和產業能級。大力培育頭部企業和布局重大項目,打造形成若干產業集聚發展區,形成一批5G產業創新平臺,努力搶占產業制高點。
《決策》:基礎設施是5G發展的基礎。根據規劃,到2022年我省建成5G基站超4.5萬個,密度處于全國第一方陣。從目前來看,完成這個目標任務還很艱巨。
牛弩韜:我省的5G網絡規模部署的大幕,實際上是從2020年才正式拉開。今年開始,各基礎電信企業排除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以SA(獨立組網)模式,加快5G網絡建設,進展明顯。截至2020年5月底,全省已完成10428個5G基站建設,年內根據進度還將追加建設計劃。按這樣的速度,規劃期內完成4.5萬個5G基站的目標還是可期的。
目前,5G網絡建設速度受到成本高和收益難的影響比較大。一方面,5G的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仍偏高。5G基站單站總成本約30萬元左右,約是4G基站的兩倍以上,同時密度要求是4G基站的3-5倍。此外,每年每個5G基站運行的電費約需5萬元,是4G基站的5倍。
另一方面,5G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5G的個人應用場景較少,運營商的盈利潛力不大,主要是面向行業規模應用。但在行業規模應用上,電信運營商的盈利面臨網絡建設投資巨大、單靠提供數據通信服務無法維繼的困難,必須結合5G通信業務為政企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信息服務。目前,基礎電信企業正積極在各個行業開展5G應用探索,同時產業鏈中收費模式及收費標準仍有待探索,5G的商業模式還未建立。
5G網絡建設,除了用電費用高,還經常會遇到規劃不配套、審批復雜、進場難、進樓難等問題。省市各有關部門都要積極想辦法,為5G網絡建設提供便利的服務。

5G網絡的建設,與5G應用是同步發展、相輔相成的。其重點不在網絡多不多,而在于用得好不好。隨著5G應用層出不窮、試點不斷成熟,形成可推廣的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從而產生巨大的應用市場后,5G產業必然會隨之暴發式成長。
《決策》:推動5G產業化首要在應用。政府如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
牛弩韜:如果說5G網絡建設是電信運營商的事,5G的應用則是全社會各行業的事。省政府出臺的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其中大量內容是引導和鼓勵各行各業積極開展基于5G的行業應用,以5G應用催生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此前,我們已經初步梳理了省內第一批10大類近百個場景應用點,之后將根據發展不斷擴充。
按照省領導的要求,我們正在編制《加快推進5G場景應用行動計劃》,目前正在征求意見過程中。計劃從對可實現突破的5G重點領域提出發展重點和目標,使5G行業應用從盆景到風景,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
《決策》:5G將推動社會各領域進入萬物互聯時代,加強5G與傳統產業融合十分重要。如何加快重點行業轉型?
牛弩韜:5G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轉變一個行業的運行模式。目前,我們能夠預見到的就有不少。
一個就是智能交通。5G時代,無人駕駛或許是最可能出現的引爆點之一。也只有在5G條件下,無人駕駛才具有應用的網絡基礎。從谷歌到百度,從通用到蘋果,幾乎所有相關的企業都在大力進行無人駕駛的研究。我省的江汽、奇瑞也在加緊研究。無人駕駛的落地意義巨大,將大大緩解交通擁堵的情況。在無人駕駛時代,所有的路線都由智能交通控制中心進行規劃,既保證了高速度,也不會出現交通擁堵。同時,改善城際交通高成本和低效率的現狀。舉個例子,如果有全封閉的高速公路,只讓無人駕駛車在上面行駛,這樣一來,車輛的速度將會是相對穩定的,有利于降低能耗。因為沒有司機,減少了人員成本,也不存在疲勞駕駛和交通違章等問題。無人駕駛對人們的生活、出行都會有顛覆性影響。
一個是電子商務。在5G時代,VR技術可以對真實場景進行1:1的還原,立刻將消費者切換至另一個時空,一個可感知、可交互的立體購物世界。虛擬購物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帶給我們從視覺、聽覺到觸覺真正意義上的一次“逛街”。這將是繼電商將購物從現實世界搬至虛擬網絡后,又一次將它從虛擬世界融回到現實世界中。
還有醫療健康。醫療健康領域另一個全新的機會是智能健康管理,通過智能化的管理能力,實現人的生理協調、心理平衡、飲食均衡、運動適應、環境清潔。這種健康管理是通過智能感應能力,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能力整合起來,對人的生活方式進行管理,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對傳統制造業來說,5G的融入,可實現對設備生產數據的采集分析再優化,同時,也在產生基于5G應用的新產品新功能,家電產品也將變成可遠程移動控制的終端,甚至成為家電制造商轉變成家用服務商開展居家服務的設備。這些都會對傳統產業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
因此,任何傳統產業都不可忽視5G可能會帶來的深層改變,要積極面向和融合5G新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決策》:從全省來看,既有合肥、蕪湖這樣產業基礎較好的中心城市,也有基礎薄弱的后發城市,還有大量縣域。各地如何找準自己的產業定位與發展方向?
牛弩韜:5G以應用為導向,而應用無處不在。所以,無論是中心城市,還是后發城市、縣城、農村,都有其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應用需求。比方說,越是在縣城,其與中心城市在醫療和教育資源上的不對等,其應用5G實現遠程醫療和網絡教育的需求越強烈。
目前,5G試點應用階段,受技術、人才、基礎環境的因素,還主要是以中心城市為主。但不同的地區,都可以結合本地特點,主動作為,加快5G發展。在有一定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的地區,可以考慮引進或培育5G相關產業、企業,推進5G產業園建設。更多的地區,可以結合本地的產業優勢,圍繞工業園區、產業園區打造5G應用示范園。
在農業優勢地區,打造現代新農場,在糧食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蔬果大棚等特色領域,開展5G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環節的縱深應用,也是農業現代化的未來之路。
《決策》:業界預測,疫情過后,5G網絡建設會迎來一個加速發展時期。如何看待疫情給5G發展帶來的危與機?
牛弩韜:疫情給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轉帶來很大的壓力和困難,但也為5G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這場疫情讓國人第一次大范圍感受到5G+多種新興技術所帶來效率提升,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步伐有望加速。
特別是激發了在線應用新需求,拓展了5G應用新空間。居家隔離期間,游戲、視頻成為居民娛樂的主要方式,在線教育助力學生“停課不停學”,遠程辦公、視頻會議極大降低了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這些都激發了對5G網絡的新需求。同時,抗擊疫情過程中,5G+高清視頻、5G+遠程醫療、5G+智慧防控等行業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防疫效率。我省在遠程醫療、遠程會診、在線會議、網上辦公、遠程設備運維、測溫防控等方面都有很多應用案例。
在抗擊疫情與復工復產中,5G支撐起4K/8K超高清視頻、遠程醫療、VR/AR、無人機/車/船、機器人等行應用提前進入“臨床試驗”,它潛在的能力與價值清晰地展現在公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