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日前,省委書記應勇主持召開全省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并作重要講話,強調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湖北疫后重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針對我省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政務環境的短板和不足,把優化營商環境推向深處。省委制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十條”政策措施,極大地增強了全省上下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衛戰、經濟發展戰的信心和決心。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人才工作責無旁貸。近日,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人才工作支持營商環境建設的具體措施》(以下簡稱“六條措施”)。本期“人才之窗”就“六條措施”進行解讀,敬請關注。
精準服務企業人才招聘。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解決管理型、技術型、營銷型人才短缺難題。做大做強武漢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在條件成熟的市州建立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培育發展一批人才尋訪、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專業人才中介機構,為企業招聘人才提供精準服務。
推行人才“一站式”服務。梳理完善人才領域服務事項目錄,建立人才服務清單并向社會發布,制定“一站式”服務指南和辦事流程,提高人才服務效率。改進辦證服務,壓縮相關事項法定辦理時限。向高層次人才發放“楚才卡”,提供落戶居留、子女就學、醫療保健、安居保障、出入境等服務。
選派“科技副總”服務中小微企業。從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中,每年選派200名左右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擁有發明專利、專有技術或科研成果,致力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科技人才,對口擔任本專業中小微企業“科技副總”,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升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才。
開展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以分批、短期的形式,每年從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高端服務業組織等單位中,選派1000名左右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實踐經驗豐富的各類專家,開展院士專家企業行活動,深入企業開展一線講學、專題培訓、技術診斷和指導,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和抗風險能力。
精準聚集關鍵核心技術人才。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主體作用,聚焦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數字、新能源與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精準聚集掌握國際領先科研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有望填補我省產業空白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推進解決“高精尖缺”型人才缺乏、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實施大學生創業支持計劃。加大大學生創業扶持力度,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對畢業學年起5年內高校畢業生在鄂創業的,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正常運營1年以上、帶動就業3人及以上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在校及畢業5年內大學生在我省自主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6個月以上的,經評審給予2—20萬元資金扶持。實行“一對一”創業輔導,落實場地補貼、創業貸款、住房安居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