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張貴林從一只加油桶做起,經過20多年的努力,打造出在河南省乃至全國頗具高地意義的大橋石化集團。顛簸的市場化浪潮中,大橋石化經受了內外交織的矛盾與困惑,牢牢把握住了以黨建為引領的時代脈搏,刺破堅冰,突出重圍。
2008年,大橋石化成立了黨支部,當年只有19名黨員;2010年,黨員發展到50多名,隨即成立了黨總支;及至2012年,黨員人數逾百,大橋石化集團黨委成立。
自黨支部成立至今的12年間,大橋石化按照“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形成了“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的全網脈絡,建設出享譽全國的大橋石化“紅色家園”。
在紀念建黨99周年期間,我們走進大橋石化,走進“紅色家園”,以期探問這里的非公黨建為什么能在短短十幾年間成為全國黨建學習樣板,并且于各個時期受到高層領導的重視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