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旺盛 毛琦 游磊



生命至上,大愛如花。作為一家婦產醫院的院長,她愿意為每一個幼小的新生命的誕生而傾注滿心的愛,讓每一聲嬰兒的啼哭都化作世間最美最亮的歌聲,讓每一張稚嫩的小臉都如沐朝陽如花綻放;作為一位光榮的人大代表,那份源于內心的無私、赤誠和責任,讓她愿意為這個社會更多地付出、奉獻與擔當。在春夏秋冬日出日落變幻的時光里,她默默地以一顆永恒不變的初心,引領著一個友愛和諧的團隊,一次又一次在古老的龍都大地上演繹動人的大愛故事。
——題記
引 言
四月的陽光燦爛而耀眼,溫暖而熱烈。
在這樣一個初夏的日子里,我們如約來到了周口婦產醫院,見到了年輕的院長張平,也見到了她所領導的這個團隊的醫生護士們,輕松、愉悅的會談,也就此在這個干凈整潔、一片祥和的醫院里進行,超乎預想地使我們了解到了一件又一件讓我們無比感動的事情。那些溫馨的、祥和的、充滿愛心的人物和故事,讓我們在采訪之中,再一次感受到大愛的力量、真情的力量、奉獻的力量。對于作家來說,我們也再一次感受到“生活遠比文學精彩”的真諦。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張平出生于1980年5月。她學醫從醫,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始終不渝地追求著、探索著、奉獻著,她把最美的青春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事業。
張平是真的熱愛這份事業,我們聊她所從事的這份職業時,她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她的目光是那么的清澈,透著仁慈的光芒,讓你能夠感受到她的質樸和純凈,還有她那顆浸潤著愛的心靈所帶給你的溫馨。
我們聊她的工作,聊她的理想,聊她的奮斗,那些難以忘懷的經歷,有些事讓她刻骨銘心,有些人讓她熱淚盈眶。無論過去和現在,抑或是未來,她對人生和事業都充滿了信心,對社會和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都愿意獻出她內心最真誠無私的愛。
醫生們說:“張平院長是最有愛心的院長。”
護士們講:“俺院長絕對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產婦們和其家人異口同聲:“張平院長待我們像親人、家人一樣,無微不至!”
作為院長的張平,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讓她成為醫生、護士、產婦及其家人心中,像女神一樣美麗、像女神一樣仁慈而完美的人。
一
張平說,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從勤奮好學的少年時代,到為理想而奮斗的青年時代,一直到今天,慢慢步入中年時代,張平從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一步一步,追尋著理想之路,成長為一名受無數人尊敬的婦產科醫院的院長。
生命在歲月的長河中,也許只是一瞬。而張平卻把每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變成了她追求人生理想、干事創業的不平凡的筑夢之旅。從2005年她在周口創辦婦產科診所,到2011年她創辦周口婦產醫院,在從醫的道路上,她以青春的熱情,以醫者的情懷,以對生命的赤誠,帶領著她和她優秀的團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的奇跡,贏得了人生中一個又一個成功,令人敬佩,令人贊嘆!
2019年4月23日,在主治醫師劉衛邦和護士長郭亞茹等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周口婦產醫院新生兒科醫學團隊成功救治了一個900克極低體重的早產兒。經歷60個日日夜夜的精心護理,讓嬰兒的體重從出生時的900克,長到了出院時的2275g,成功創造了周口婦產醫院早產兒救治體重新低的歷史,這一成功和成果,在周口市、在河南省,乃至在全國新生兒救治領域,都是罕見的……
2018年6月5日,一位聾啞產婦在生第一個寶寶時,來到了周口婦產醫院。醫生護士針對她是聾啞人這一特殊情況,精心制定了產程救護方案。她們把一個個產程注意事項,都分別寫在紙上和這位產婦進行溝通交流,最終助其順利分娩。《央視新聞》客戶端曾以《紙短情長!聾啞媽媽產子,護士寫紙條為她打氣》為標題進行了新聞報道。
2019年11月22日,這名聾啞產婦再次來到周口婦產醫院生產。當日17:00,產婦被送進周口婦產醫院產房,至21:06,歷時4小時6分,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這位產婦成功順產了一名體重3100克的女嬰。母女平安!
直到今天,醫生護士們還能清晰地回憶當日的情景。當時,接診醫生牛從敏主任、婦產科病區李俊主任、病區醫生王俊平,以及產房護士陳敏、高萌等醫務人員,像上次幫這位產婦分娩時一樣,把分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對產婦的關懷話語,一項一項細致地寫在紙上。
她們不約而同地再次進行“紙上談生”的接力,親切地告訴產婦:
“你可以靠在我身上,我們再等一會兒,加油!躺下去。”
“疼的時候,鼻子吸、嘴吐、深吸、慢吐。”
“疼的時候用力氣,不疼的時候歇著。”
“加油!馬上就生了,輕輕地用力氣。”
“女孩,6斤2兩,你很棒,可以歇著了。”
“給寶寶親親,小寶很漂亮。”
就這樣,周口婦產科醫院的醫護人員們,全程都在用紙上的文字和聾啞產婦進行交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她們用溫馨的文字、細心的呵護、溫柔的愛,讓一個聾啞的產婦順利產下又一個新的生命……
醫者仁心,仁者至善。
在周口婦產醫院,為了讓每一位產婦得到最好的服務,為了讓產婦的丈夫和家庭更加理解和關愛產婦,她們把各項工作做到了極致,可以說是“精益求精,無微不至;視若親人,溫馨感人”。
當產婦走進這家醫院時,護士們會把醫院精心準備的“大禮包”無償地贈送她們,大禮包里除了床單、床罩、枕頭,還有牙膏、牙刷、茶杯等。所有產婦日常所需的東西,張平院長都想到了,她還發動醫生護士們,為產婦想盡一切辦法,讓她們在這里度過的每一天都溫馨開心、幸福快樂。
當產婦走下產床時,護士們會把她們精心制作的有著幾只可愛的小黃熊裝飾的布藝花束,帶著滿面的笑容和祝福,送給做了媽媽的產婦;護士們也會安排產婦的老公,抱上一束鮮花,送給剛剛走下產床的自己的愛人;可愛的護士們,還安排產婦的婆婆,走向懷抱鮮花的兒媳婦,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為了鼓勵丈夫更愛自己的愛人、更愛自己的家庭,這里的醫生護士們還想出了更加給力的一個方法,那就是給每一位產婦的老公發獎狀。獎狀上寫下這樣文字:
祝賀您榮升爸爸!感謝您在您愛人懷胎10月期間對她的關愛與呵護。恭喜您榮膺“好兒子、好老公、好爸爸”“三好男人”。陪伴是最好的愛,這輩子要對媳婦好喲!
人世間最美的就是真情和真愛。
每每此時,在場的人無不心懷感動。經歷了疼痛乃至生死的產婦,感受到了初為人母的幸福。
而丈夫也感受到了作為老公的驕傲和榮譽、責任和擔當。
作為婆婆,深處此情此景,內心的母愛和長輩對晚輩的呵護之情油然而生。
此時此刻,無論是產婦、老公還是婆婆,無不淚流滿面,無不心懷感動。
張平說:“我們愿意把真情和真愛,送給每一位產婦和家屬,我們的每一位醫生和護士,工作中都會恪盡職守,把每一位產婦當作親人善待。從產婦入院到出院,全程101項精益求精、無微不至的服務,會讓家屬們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每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融進了醫生護士們的真情和真愛。”
張平還說:“人世間最美的就是真情和真愛。送人鮮花,手留余香。我們給予產婦和家屬的每一點真情和真愛,感動她們的同時,也提升和陶冶著我們的情操。我們的工作就是迎接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這樣的工作有價值有意義,我們每天都為之而努力,盡心盡力,工作著并快樂著、幸福著。”
二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大代表,那份源于內心的無私、忠誠和責任,讓張平愿意為這個社會更多地付出、奉獻與擔當。
2019年2月28日,張平帶領周口婦產醫院的專家到西華縣葉埠口鄉洼趙村,啟動了“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為了做好這項活動,醫院成立了“‘紅心圓巾幗志愿者醫務服務隊”。
張平介紹:“之所以要推動‘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就是為了讓那些身處偏遠鄉村的留守婦女得到社會的關愛,讓她們不出村、不出家門,就能夠得到免費的診治,享受到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成果和福利。”
“只要群眾有需要,再遠的鄉村,我們‘百村義診健康公益活動都要走到那里去,為呵護這些留守婦女的健康做一份貢獻,讓她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張平說,“都說醫者仁心,我們應該把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通過這項活動傳遞給她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這也是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料峭的春寒,酷熱的夏日,蕭瑟的秋風,飄雪的冬天,崎嶇的道路,什么困難都擋不住周口婦產醫院為鄉親們服務的腳步。張平率領“紅心圓”巾幗志愿者醫務服務隊,她們一輛車6個人,帶著最先進的醫療器械,深入田間地頭、工廠社區等,為一個又一個留守婦女進行認真的檢查。
在義診現場,三三兩兩結伴而來的留守婦女和鄉親們,圍攏在臨時布置的診桌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問著:
“我的血壓咋這樣高?150還多……”
“俺的血糖這樣高,是不是以后就不能吃甜東西了……”
“我這都50多了,身體總是不舒服,這是不是就是更年期呀?”
面對大家的問題,“百村義診”健康公益活動“紅心圓”巾幗志愿者醫療服務隊的醫務人員們,總是會耐心地回答、講解,讓這些留守婦女得到滿意的答案,讓她們緊鎖的眉頭,因為心里的透亮而舒展,而布滿笑容。
“周口婦產醫院能來到家門口,給做體檢,還給俺們講健康知識和注意事項,真是太感謝了。”
“你們到村里來,俺們不用去市里跑路,就在家門口檢查身體。你們把健康送到村里、送到家,我們有福氣呀!”
“聽說這事兒是你們院長安排的,太叫人感動了。你們出人出車出錢,辛辛苦苦為老少爺們兒免費義診,張院長和你們是(俺們的)福星啊!”
在每一個健康義診現場,“紅心圓”巾幗志愿者服務隊的醫護人員都細心為鄉親們開展測血壓、測體重、做婦科常規檢查、B超檢查、心電圖檢查等項,并給前來檢查的婦女們提供切實可行的健康指導,免費發放相關藥品。大家耐心地為農民姐妹們分析病情、解答關于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診治及愈后疑難問題,普及健康科普知識,指導她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醫務人員付出的是艱辛和愛心,得到的是夸贊和擁戴。她們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群眾的歡迎。“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的現場,每一次都是人潮涌動,每一次留下的都是讓人從心眼里噴涌出來的感動。
正因如此,大家更從內心里感到這項公益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位醫生參加座談時說:“當看到免費診治給她們帶來的喜悅和幸福,看到她們因為提前診治而使疾病得到有效防治,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農村需要醫生,留守的婦女們需要醫生,所以,我們必須把張院長倡導的這項公益活動做好,這是全院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
“要做好貧困‘兩癌患病婦女的救助工作,開展‘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不斷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意識和健康水平,給予困境中的婦女兒童更多更貼心的溫暖關懷。”周口市婦聯主席張麗娟在周口市第四次婦女代表大會上說,“作為寫進市婦聯今后五年工作計劃的‘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我們堅信通過周口婦產醫院‘紅心圓巾幗志愿者醫務服務隊隊員們的堅持,一定會讓更多的人受益。”
“多做暖人心、聚民心的實事好事,讓每一位婦女同志都能夠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在周口市婦女第四次代表大會開幕式的講話中,特別對周口婦產醫院的這項義診活動給予肯定,“‘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正在用實際行動,溫暖著社會,溫暖著人心。”
自2019年2月啟動這項公益活動以來,共進行223場公益體檢,受益群眾9703人。其中下鄉、進社區、進工廠義診124場,受益群眾6830人,到院“兩癌”篩查公益體檢99場,受益群眾2873人。
副院長高啟源說:“‘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每到一處,都受到了鄉親的廣泛歡迎,有的村莊,我們甚至會多次去,為的是不讓一名留守婦女失去健康檢查的機會,為了她們能不出村莊、不出家門就能得到免費的診治。”
相信,在張平院長的帶領下,周口婦產醫院“百村義診·千名留守婦女健康體檢”公益活動的“紅心圓”巾幗志愿者醫務服務隊隊員們,在今后的日子里,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霜雨雪,依然會早出晚歸,依然會行走在鄉間的小道上,穿梭在每一個鄉村和家庭,不辭勞苦為鄉親們進行健康的診治和服務,給他們送上貼心的關愛與呵護。
三
春天是個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季節。
2019年初春,對于張平和她所領導的團隊來說,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也是一個有特別紀念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張平在革命老區——西華縣紅花集鎮杜崗村幫扶失去雙親的孤兒胡孟杰的基礎上,又啟動了“助力脫貧攻堅·讓山果更紅——天使圓夢計劃”。這項活動源于2018年2月7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繼標以“山果”的故事給全市黨員領導干部上了一場生動的黨課,劉書記講到這個故事時,幾次哽咽,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張平深受觸動和感染,覺得自然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和擔當。于是,便有了“助力脫貧攻堅·讓山果更紅——天使圓夢計劃”等公益行動的開展,旨在幫扶100名“山果”困境兒童直至生活改善,對有能力考上大學的幫扶到大學畢業。
“天使圓夢計劃”公益行動最大的初心、愿望和期盼,就是關心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積極投身于對孤兒、事實孤兒、留守兒童等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體系,努力使每一個接受幫扶的孤兒、事實孤兒、留守兒童都能擁有美好燦爛的明天,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2019年 3月28日中午,張平與周口婦產醫院的工作人員,來到了她幫扶的第12個“山果”困境兒童鄭恩典的家中。
“感謝張院長啊,你們這些好心人,不光幫俺們脫貧,還來幫俺侄兒侄女,資助他倆上學。”鄭恩典的大伯站在政府扶貧為他援建的房子前,向大家訴說著心里的話。
鄭恩典的家中,此刻暖意融融。
張平把精心挑選的幾本課外書親手遞給鄭恩典,動情地說:“恩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些書很好,希望你能開心閱讀。下次張媽媽來的時候,我們一起分享你的讀后感。”
鄭恩典雙手接過圖書,高興地告訴張平說,她喜歡這些書,愿意下一次與張媽媽一起分享讀后感。
鄭恩典在校學習成績很好,張平院長要資助恩典兄妹一直到大學畢業。鄭恩典、鄭恩會兄妹,是張平分別資助的第12名、第13名“山果”困境兒童。
跟隨張平院長一起來的杜玲玲主任,是鄭恩典、鄭恩會兄妹的結對人。此刻她親手為鄭恩典、鄭恩會兄妹穿上了嶄新的運動裝。
“穿上新衣服,看著就是精神!”鄭恩典的大伯激動地說著。
鄭恩典的學習很用功,還得了獎狀。張平撫著鄭恩典的肩膀,鼓勵她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所好的大學。
隨行的醫院人員,為鄭恩典兄妹辦理了銀行卡,以后會將每人每月500元的幫扶資金打入他們的賬戶,專款專用,直至他們大學畢業。
3月28日12點50分,張平一行來到了周口市川匯區城南辦事處西李莊村王旭的家。
十六七歲,正是花季少女最美的青春歲月。而對于王旭這個女孩子來說,由于患有肌肉萎縮癥,她已經臥床幾年不能和外界有任何的語言交流了,只能用她纖細的指尖劃過手機屏幕,艱難地打出些許文字,表達她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渴望。
3月25日上午,張平曾專程來看望王旭。當得知她幾年沒有曬過太陽,花季少女的生命一直都是在床上度過時,張平抑制不住悲憫,剎那間淚水模糊了雙眼。
于是,張平當即打電話給醫院工作人員,要求采購一張可以坐、可以躺的多功能輪椅。經過尋找,終于在市場上找到了這款輪椅,今天特意為王旭送過來了。
“輕點,慢一些……”
張平和醫院隨行人員一起,把王旭從她躺了好幾年的床邊用雙手托起,大家一起用力,把王旭抬到了輪椅上。然后,張平緩緩地把輪椅推向門外的院子里。在正午的陽光下,王旭瞇著的眼睛慢慢地睜開了。此時此刻,原本破舊的院子,卻顯得格外的靚麗,一切都是那么溫暖。
“王旭,來,兩手慢慢地伸開,放松,張媽媽給你剪指甲。”張平用自帶的指甲剪一點一點地為王旭修剪指甲并叮囑:“指甲不能留長,指甲里的臟東西容易滋生細菌,要勤剪指甲。”
聽著張媽媽的囑咐,王旭微微點點頭,緊抿的雙唇,慢慢地張開來,似乎想說什么。
分別之際,張平安排:“王旭,你跟張媽媽說,你喜歡什么東西,張媽媽下次過來的時候,給你帶過來。”王旭嘴角微微動了動,不能出聲。
旁邊的醫院工作人員問,是不是喜歡小熊?王旭點了點頭。于是,張平又接著問:“你喜歡什么顏色的小熊,張媽媽給你選喜歡的顏色……”王旭用左手的食指,在張平的手上,比劃寫著,但一時沒人認出來。隨行人員隨即拿出手機遞給王旭,她顫巍巍地用左手食指在手機上打出了“huang”,原來,王旭喜歡黃顏色的小熊。
王旭的姥姥在旁邊說:她喜歡熊,是因為她妹妹王靜上學,成績好,學校獎勵給了她妹妹一個小熊,所以她也想要。
醫院工作人員在手機網絡搜索一個黃色小熊圖片,問她是不是想要這樣類型的,王旭開心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少見的笑意。
這樣的笑臉,對于王旭,已經三年未曾有過了。
溫柔的陽光里,王旭的笑臉,讓所有在場者的心里都感到那樣的燦爛。
“可能我們做的事情很小,但每個人把小小的善與愛分享出來、匯聚起來,就是一種強大的正能量,這種正能量,會讓我們的社會充滿陽光,更加和諧。”張平說,“我們將義無反顧地堅持把‘天使圓夢計劃做下去,幫助更多的‘山果孩子,讓她們沐浴在春風里幸福成長。”
2019年的“六一”兒童節那天,張平她們帶著受助孩子去了杜崗會師紀念館,參觀了國防教育園,讓孩子們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10月1日國慶節那天,張平她們帶著受助孩子去觀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看了70周年建國成就展,為的是激發和培育孩子們的愛國情懷。除此之外,那天張平還與孩子們一起,帶著慰問禮品來到一家敬老院看望老人們,為老人們剪指甲、梳頭發,與老人們一起唱歌,在這里感受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在張平的心里,孩子們就是那一張張純凈的白紙,那里可以畫出最鮮艷亮麗的圖畫。
四
“天使圓夢計劃”系列公益活動,目標是幫扶100名困境兒童,自去年啟動以來,至今張平和她的團隊已經在周口結對幫扶了47人。其中孤兒6名,占13%;事實孤兒17名,占36%;留守兒童24名,占51%。其中,年齡最小的5歲,年齡最大的19歲。
2020年5月30日,在周口市區五一廣場,由共青團周口市委、周口市婦女聯合會、周口市民政局主辦,周口婦產醫院承辦的“助力脫貧攻堅·讓山果更紅”暨“天使圓夢計劃在行動”活動儀式隆重舉行。周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解冰山,周口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周口市委會主委、周口市科協主席李寧出席活動。共青團周口市委書記王春華,周口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麗娟參加活動并講話。周口市人大代表、周口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周口市婦聯副主席(兼職)、周口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周口婦產醫院院長張平作了情況介紹。周口市衛健委副主任王文靈和張平為近期將要開展的“天使圓夢計劃·助力醫學生成長行動”活動揭牌。
當時,周口市城管局副局長石生、周口市民政局副局長張百新、周口市婦聯副主席孫媛媛、周口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齊玉芳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并愿意為這一份公益事業盡一份力量。
活動中,主辦方為現場環衛工人代表捐贈了夏季工裝,并為該市福利院兒童捐贈130套服裝、50套玩具、500斤大米等愛心物資。張平說:“通過‘天使圓夢計劃的幫扶,如今受助的‘山果困境兒童,他們在學習上更加努力,心態上也更加陽光。他們的健康成長,是對‘天使圓夢計劃最大的褒獎,也是我們堅持進行滴灌式、精準教育扶貧的動力之源。接下來的暑期里,我們將進行‘天使圓夢計劃·助力醫學生成長行動,對口幫扶考上臨床醫學、護理等專業的特困學生,圓他們的醫學夢。”
愛,像陽光雨露。而受助的孩子們,像幼苗一樣沐浴著陽光雨露,正在健康茁壯地成長。
愛,也會生長。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他們感受愛的滋潤,自己也有了一顆感恩的、充滿愛的心。
孩子們把最真摯而淳樸的心意,寫成文字,寄給他們敬愛的“張媽媽”。
“張媽媽,我是您資助的第一個孩子。我非常感激您,感謝您對我的關心。自從您出現后,我不再孤單,生活充滿了陽光。是您,給我了我快樂,給了我自信,仿佛每時每刻都在我身邊陪著我。”
“每次,您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看我,給我買衣服、鞋子,還在我飯卡里充錢。有時還會帶我來周口玩,到電影院看電影,在醫院打兵乓求和羽毛球。和您在一起的時光非常美好,但是它過得太快了,很快就結束了。我時常回想起最美好的時光……”
這是一個孩子寫給張平的信。
“如果您是水,那我就是水中的小魚;
如果您是藍天白云,我就是飛翔的小鳥;
如果您是鮮花,我就是采蜜的蜜蜂。
這就是緣分,緣分讓我們相遇。
在我上小學時,父親就去世了,所有的負擔都落在了母親身上。母親被生活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到后來我上中學了,她負擔更大了,我舅舅有時分擔一些……在我困難之時,是您,伸出援手來幫助我……接觸下來時間長了,有時我會把您當成我的媽媽。
我非常感謝您!也非常榮幸遇見您!”
這是又一位孩子寫給張平的信。
“……我媽媽在我剛會走路時便去世了,我十年來沒有喊過媽媽,所以‘媽媽這個稱呼,我一下子還真說不出口,但漸漸地我發現,您對我也不比對您的親生孩子差,所以有的時候,我也不是那么害羞了,我也非常愿意,非常高興地稱呼您媽媽。
您這么看重我,給我買衣服、鞋子,還帶著我出去玩。您對我的付出、關愛,我很感恩。您每個月給我的幫扶金,每月給我買的新衣服,每個月給我說的那些鼓勵我好好學習的話,有那些看我的叔叔阿姨們。您做的這些,其實我心里是特別感動的,甚至,想想這些事,我的眼淚會情不自禁地掉下來。雖然我們剛認識的時候,我會覺得有點陌生,但是您很多次帶我去玩、去吃,我也不知道心里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這份親情,讓我全心全意接受您對我的愛。
還有呢,昨晚上睡前我問孟杰一個問題:‘你覺得張媽媽對咱倆如何?她說您對我倆非常好,她還夸您善良。其實,我覺得不止這些呢,我倆還覺得您對我們就像別人的媽媽對別人的孩子那樣,什么都舍得……”
這是孩子們寫給張平的第三封信。
張平是個內心柔軟、情感細膩的人,每一次讀孩子們至真至純的來信,她的眼睛都是濕潤的,內心又溫暖、又感動。
春節就要到來了。張平決定給每一個孩子寫一封信,將自己對她們的期待和愛,用文字的形式傳遞給孩子們。
2020年春節前夕,張平帶領“天使圓夢計劃”1+1結對幫扶的醫生和護士,不顧風雪,走村入戶,分別走進結對幫扶的47名困境兒童的家中,為每個孩子送去了當月的500元生活費用和一些學習生活用品。
令孩子們特別感動的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收到了張平媽媽親筆寫給他們的滿懷關愛之情的信,還有一對祝福新春吉祥的“福”字。
風雪之中,面對前來看望自己的親人們,讀著“張媽媽”充滿關愛的親筆信,孩子們一個個都感動地哭了。
在此,讓我們選錄幾封張平寫給孩子們的信:
孟杰:
你好!從2017年第一次見到你,把你認作女兒后,你就是我心頭的另一塊牽掛。想起你之前為我畫的畫,還有和赫赫弟弟一起玩耍的畫面,我的心里滿滿的都是感動。
每次去看你,看到你的進步,我很是欣慰,你在一點一點長大,你的想法,你的行為,你的學習成績都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我特別開心,張媽媽真心為你高興,你對張媽媽最好的回報就是好好學習,考入理想的大學,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我一直不會忘記,2018年寒假,你對我腰部手術后的關心和心疼,讓我淚目,讓我感受到女兒般的溫暖,是你給了我溫暖和力量,讓我更有動力啟動“天使圓夢計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所以,新的一年,媽媽對你的學習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你加倍努力積累知識,考出更加優異的成績!加油!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路雖然遠,行者將至!張媽媽真心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學習上有新的、更大的進步,生活上更加獨立。
2020年,祝愿我的女兒小孟杰:在陽光下快樂成長,開心,幸福每一天!同時多樂于助人,做一個有愛心的陽光小少年!
愛你的張平媽媽
2020年1月5日
恩典、恩會:
你們好!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張媽媽想通過一封書信與你們進行一次特別的交流,希望你們能感受到張媽媽愛你們的心。
從第一次接觸你們兄妹開始,我就在思考,要好好地幫助你們。讓你們今后能夠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讓你們不再有生活的困擾,能夠安心讀書、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恩典,當張媽媽第一次送書給你的時候,你對知識的渴望,專注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里。張媽媽相信,恩典一直是一個懂事、愛學習的好孩子,所以,以后你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更加專心,不要被電子產品耽誤學業。
恩會,你要適應校園的生活,生活要有規律,多交朋友,講個人衛生。恩會,你一直是一個很活潑開朗、陽光的小姑娘。從5月26日那次歡聚在一起,張媽媽就發現了。那天,六一兒童節我們的歡聚,我記得恩典表現得特別棒,替張媽媽照顧好弟弟妹妹們,照顧他們吃飯,給他們講小道理!是啊,既然我們有緣相識,相聚在“天使圓夢計劃”的大家庭里,我們就是一家人,相互照顧,相互關愛,共同成長!張媽媽期待著你們學業有成的那天!加油!
2020年新的一年,張媽媽希望恩典、恩會樹立人生的新目標、新理想!
祝愿你們好好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加油!
愛你的張平媽媽
2020年1月5日
毅晨、亦欣:
你們好!今天張媽媽以這種特別的方式給你們寫一封信與你們聊聊天,也希望你們能夠感受到張媽媽對你們的真心和愛。
你們兄妹都是非常懂事的好孩子。毅晨,你的毅力和堅強,就像是早上的朝陽一樣很有朝氣。亦欣,你的微笑,你的公主畫,都像你一樣美麗可愛。我們亦欣是一個可愛的小公主!張媽媽、李媽媽、還有王媽媽、叔叔阿姨們都特別喜歡你!你們兄妹倆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爸爸媽媽,你們又多了幾位媽媽在關心愛著你們,都在盼望著你們健康快樂的長大。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通過“天使圓夢計劃”對你們兄妹倆進行特別的幫扶。同時也希望,你們倆在假期、周末的時候,多多參加我們“天使圓夢計劃”這個大家庭的歡聚活動。希望能夠讓你們兄妹倆都得到鍛煉和成長!
2020年,祝愿毅晨健康快樂!祝愿亦欣可愛美麗!
愛你的張平媽媽
2020年1月5日
青苗:
你好!能看到你的進步和改變,張媽媽內心由衷地為你高興!你作為“天使圓夢計劃”幫扶孩子中,第一個步入大學校門的孩子,并且很快融入大學生活中,張媽媽不僅是寬慰,更感覺你長大了,你變得更懂事了。我相信大學校園的生活一定會給你帶來人生非常大的改變,無論是學習上還是思維方式上,這些都將是你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青苗,你的成長讓我雀躍,你從一個害羞的小女孩,變成一個活潑開朗,妙語連珠的大姑娘。聽著你分享校園里的點點滴滴,張媽媽的幸福無以言表,我們的青苗長大了。“天使圓夢計劃”的弟弟妹妹眼中的大姐姐青苗,長成了大姑娘,你的成長是弟弟妹妹們學習的榜樣。樂觀、自信、你是最棒的!加油!姑娘!
張媽媽永遠忘不了那晚你給我的那個深深的擁抱,溫暖、有愛、有力!這屬于我們之間最溫暖的回憶!
新的一年,希望你在大學校園里再接再勵,努力學習知識,改變命運,相信通過你的努力,你的將來一定會更好。在你有能力之后,你也會像張媽媽一樣,用自己的愛心去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的陽光、溫暖和愛。
新的一年,祝愿青苗收獲更多,越來越漂亮。
愛你的張平媽媽
2020年1月5日
佳雨:
你好!今天張媽媽以書信的方式與你溝通交流,希望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一定的幫助!
還記得在2019年5月26號“天使圓夢計劃”的特別活動上,我送你了一塊手表,你感動地哭了,你的真情流露,感動了我們現場的每一個人。當張媽媽聽著你說“你會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和張媽媽一樣的人,去幫助更多的人”的時候,張媽媽內心很欣慰。孩子,其實愛就是一種傳遞,張媽媽一直相信你,你是一個有志向的孩子,你的行動告訴我,你是這樣的人,加油!佳雨!做優秀的自己!
每次去看你,都有一種依依不舍的牽掛。你是張媽媽最掛念的孩子,張媽媽喜歡你身上獨特的品質:善良有愛、樂觀堅強、努力勤奮!張媽媽,希望你繼續努力學習。抓住最后幾個月的沖刺階段,爭取考上理想的高中,加油,佳雨!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會很幸運!在學習道路上每一分努力,每一分付出,都會有收獲的!你是一個聰明有智慧的孩子,你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相信自己!加油!
有你的地方就有溫暖,就有愛,佳雨。
新的一年,祝愿你的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加油!
愛你的張平媽媽
2020年1月5日
小旭:
你好!新的一年到來了,張媽媽想通過書信的方式給你說說話。小旭,你知道嗎?你的情況,牽動著我們醫院的很多人,很多人知道你的情況后,都潸然淚下,花季少女,命運卻打了一個彎,就像張媽媽送你的那本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里講的一樣。小旭你要堅強地對抗病魔,要依然笑容燦爛。在小旭身上,張媽媽看到了堅忍不拔、自信樂觀的品格!
第一次為你剪指甲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17歲生日那天,大家為你唱生日歌,也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感情。從此之后,你不再整日對著手機屏幕、電視機,你開始認真閱讀張媽媽送你的書,認真地把陌生的字頁折起來。小學積攢的生僻字都難倒張媽媽了。從小旭的閱讀中,張媽媽了解到你認識好多好多的字,積累了很多的知識。所以,張媽媽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書籍和知識陪伴著小旭快樂地長大,好嗎?也要多提醒妹妹多學一些知識,學得一技之長。
新的一年,祝小旭天天快樂,永遠美麗!
愛你的張平媽媽
2020年1月5日
每一個孩子,張平都不止一次地去看過她們;每一個孩子,都被深深地裝在張平的心里。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乃至他們的每一個眼神,都像陽光和花朵一樣溫馨而美好。
尾聲
大愛無涯,灼灼其華。
在我們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里,“大仁大愛”,永遠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和境界。
在孩子們的眼里和心里,張平是她們最親最愛的媽媽,她給予他們的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愛;在受到關愛的許許多多的農村留守婦女的心中,張平是一個像菩薩一樣善良的好人。
而在周口婦產醫院的100多位醫生和護士的眼里和心里,張平院長是一個富有愛心而追求完美的人,是她們心中的女神。
歲月,如煙如云。
曾經的執著和奮斗,曾經的曲折和艱辛,曾經的付出和奉獻,還有曾經的光榮與驕傲,在青春歲月的磨礪中,早已融入春夏秋冬變幻的景色,早已定格成了她生命中如詩如歌的風景,感動著自己,也感動著許許多多的人。
一個心中裝滿無私大愛的人,她的心靈如純凈之水,她的情懷如彩云之美。而她的生命,則如夏花之絢麗,如朝霞之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