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近幾年,智能餐廳設計在國內外都得到較快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智能化設備進入餐飲空間當中。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利用智能化技術讓餐飲空間具有信息化、技術化、自動化等特點,積極開發低能耗設備,利用生態設計原理控制好水、光、電的有效利用,降低能耗是智能餐廳設計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智能餐廳;節能;可持續;信息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白云學院科研項目(2019BYKYS24)研究成果。
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經滲入到各行各業,并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小區、智能建筑等的廣泛出現為室內環境設計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室內設計的智能化也已經成為了必不可擋的趨勢。在智能化基礎上的室內環境設計必將更加方便人們的生活,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高效、便捷的空間環境[1]。在眾多的室內空間中,智能化的餐廳空間也廣泛出現了。
一、國內外智能餐廳的發展現狀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國外生態危機的加深,人類在工業化進程中對生態的破壞進行了反思,世界各地興起了“綠色運動”,逐漸形成了“綠色思想”[2],到了80年代初,西方設計界興起了“綠色設計”潮流和對“生態設計”的研究[2]。1984年,美國哈特福德市誕生了第一座智能型建筑,此后,智能設計在建筑上的應用越來越普及。2008年可視化的智能點餐桌首次應用于英國,智能化的設計于2015年后在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得到快速發展,并應用在餐飲建筑空間中。2018年美國波士頓出現了第一家由智能機器人掌勺的餐廳,基本上是無人智能餐廳,大大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截止到2020年,世界各國的智能餐廳如雨后春筍般陸續出現[3]。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國內,綠色、舒適、安全、智能化的生活是人們追求的新風向,個性化與科技化融合的餐廳空間受到青睞。我國在物聯網、互聯網、智能移動終端迅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智能化設備進入到各項各業,餐飲空間的智能化設計也快速崛起。中國餐飲業在智能化發展方面進行融合創新,已經成為服務創新的“聚集地”。互聯網、云計算的SaaS軟件等在餐飲行業得到廣泛運用,數字化管理在餐飲行業逐步展開,推動了餐飲行業新模式的誕生,也加快了餐飲行業從傳統服務行業走向新型現代化數字服務業的轉型。特色的人工智能餐廳、無人餐廳逐步興起。2014年,人人湘餐飲品牌推出智能化點餐平臺,在今天智能化點餐平臺已經普及。2017年中國首家智能機器人餐廳出現,同年底中國智能無人餐廳測評, 直至2019年1月中國鐵路“智能無人餐廳”在青島北站亮相,智能餐飲的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餐飲報告2019》中首次提到“智能餐飲”,意味著智能餐飲將成為業界常態化。結合當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大爆發,人與人之間無接觸的服務成為常態,智能餐廳恰好能填補傳統餐廳接觸服務的缺陷,將成為未來餐飲行業的主流方向。
二、可持續背景下智能餐廳的發展方向
(一)以人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最基本方向
在全球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大背景下,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各行業科學發展觀的核心[4]。這一觀點也適用于餐飲行業,餐飲行業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包含了從顧客選擇餐廳到離開餐廳整個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整體水平和服務質量。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利用智能化技術讓餐飲空間具有信息化、技術化、自動化等特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是環保與節能,在餐飲空間中積極開發低能耗設備,利用生態設計原理控制好水、光、電的有效利用,降低浪費,并控制能源消耗,即為可持續發展基本方向。
(二)餐飲空間可持續發展與人工智能結合的方向
可持續發展與智能化的側重點不同,但是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智能化室內空間打破了傳統空間的約束,實現了可持續與室內空間的結合,即滿足了節能要求,成為可持續發展中較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后發展中,可以實現兩者的結合,滿足可持續智能化空間的要求,給人們創造節能、環保、高效的智能空間,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化設計理念是順應這個時代發展的產物,空間環境設計要想突出、有特色,就要結合時代發展的趨勢,順勢發展。隨著智能化設計領域的蓬勃發展,智能產品更新換代升級越來越快,并且智能產品的可控性較好,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預設自動設置光感強度、顏色、形狀等。因此,智能化設計理念與餐飲空間相結合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三、可持續背景下智能餐廳設計應用實踐
(一)可持續背景下智能餐廳設計內容
智能餐廳設計可持續設計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餐廳種類數量、餐位總數、營業收入等情況,其二是餐廳所在地的餐廳供應數量及種類與需求之比,其三是設施設備的先進程度和餐廳的信息技術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應考慮餐廳對賓客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的提升,采用綠色建材,配置綠色用品等,另外,還要注重對廢物處理、噪音的控制、就餐環境進一步優化和餐廳空間環境的承載力等。餐廳空間設計考慮餐廳的光環境設計、熱環境設計、空氣環境設計、色彩環境設計等,并將智能化設計與餐飲空間設計中的光環境、熱環境、空氣環境以及色彩環境設計相結合,進而為人們打造出更舒適、更怡人的餐飲空間環境。
(二)可持續背景下智能餐廳設計應用研究分析
下面以廣東白云學院大學生智能餐廳改造設計方案為例,該項目主要研究智能餐廳設計策略與設計方法應用的問題,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進行應用分析。
1.智能餐廳的App自主點餐系統設計應用
智能餐廳點餐即是智慧餐飲管理系統(圖1),是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軟件等為餐飲空間量身打造的智慧餐飲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手機預定排號系統、App自助點餐、后廚互動系統、前臺收銀系統、外賣配單系統等,有效地解決了餐飲行業人員多、管理難等問題。廣東白云學院大學生智能餐廳改造設計方案采用App預先點餐、預定座位,多種點餐方式并存,自助排隊與自助買單相結合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還可有效避免擁擠,有序就餐,同時可以通過微信支付等平臺提供在線支付功能(圖2)。
2.智能餐廳光、熱、色彩、空氣環境設計應用
在室內設計中,自然光環境和人工光環境營造良好的室內空間氛圍,同時也是節約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之一。在本方案設計中,就餐區中庭留有較大的采光井,能在白天最大程度地自然采光;同時結合高能低耗的LED燈進行了人工光源的設計布置。在熱環境設計中,擴大窗戶以增加自然采光;以南北通透的空氣對流,保證就餐區的空氣流動、清新;為應對廣東地區的炎熱氣候增加室內綠植,降低人流聚集的熱氣,保證室內通風涼爽;同時營造一種自然生態的室內環境效果(圖3)。在色彩運用方面采用了大學生喜歡的明快、簡潔的白色為背景色,大自然木材色為主體色,點綴活潑動感的深藍色、橙黃色、綠色的綠植等構成了一個嚴肅但不失活潑、整齊有序又有青春活力的大學生群體空間(圖4)。
3.智能餐廳智能回收系統設計應用
大學生餐廳人流量大,就餐時間相對集中,餐具回收是一個較大工程。在本案中,運用智能回收系統,使餐具回收、清洗都較快得到解決,且大大節省人力勞動。其工作原理為就餐完成后,就餐者放置餐具至傳送帶,餐具輸送至餐具清洗分揀系統,完成清洗分揀后,過自動識別門別把餐具收進不同的洗碗機,進行清洗自動運送至配菜區域。整個過程均無需人力操作,自動完成,智能與智慧的結合,在餐廳設計中為無人餐廳、自動廚房的空間設計中正在飛速發展,在室內設計很好地結合當代科技,將改變設計方式,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四、結語
通過對智能化設計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化設計與餐飲空間相結合給人們創造的便利是無處不在的[5]。智能化設計理念相互融合的餐飲空間設計案例大量出現。智能化多維度的個性化需求設計更是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向,每天光臨餐廳的顧客都不盡相同,職業、年齡、性格、性別都各有差異。每位顧客對于餐廳提供的服務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就形成了多維度的個性化需求。餐廳想要在眾多餐廳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的顧客光顧和回顧,還要注意到顧客群體存在的個性化差異。在智能化設計領域中的新型產業發展中,我國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中,智能餐廳越來越多,由此許多設計師已經廣泛接受并將智能化設計理念創新式地融入到餐飲空間設計中來。但由于我國經濟水平發展狀況和科技水平稍遜于發達國家的現狀,部分人工智能的設備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和優化的地方,所以在餐飲空間的智能化之路還需要各樣各業的研究人員持續努力。
圖片來源:設計制圖——林露;設計指導——李鳳華。
參考文獻:
[1]曹海洋,馬致遠.談智能化系統發展對當代室內設計的影響[J].山西建筑,2015(30):27-28.
[2]王甘霖.淺談室內設計的趨勢[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1(1):193-194.
[3]梁瀟.淺議主題餐廳室內設計與河南本土文化的結合[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5):70-72.
[4]龔江偉.以科學發展觀帶動建筑工程管理實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77-78.
[5]王迪,楊鑫.現代餐飲空間智能化設計策略[J].藝術科技,2017(1):318,361.
作者單位:
廣東白云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