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理論上講,獻血抽掉了一部分血,在短期內血脂可能會略微下降。但實際上,我們的機體有自我調節能力,當血脂含量下降后,機體會很快產生血脂。因此即使獻血后血脂在短期內略有下降,也很快會調整回原來的水平。
愛生活、愛健康,就要買“無添加食品”
流言:? 含有食品添加劑的東西都是不好的,“天然無添加,絕不含防腐劑”才是優質食品的代名詞。
真相:? 本質上來講,大部分商家宣稱的“無添加”幾乎都屬于文字游戲,除了誤導消費者,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一瓶水,商家可以宣稱“本產品零碳水、零卡路里、零糖、零咖啡因、無色素、無香精、無添加、無麩質、無轉基因”。其實,它還可以再加一些臺詞,無增稠劑、無乳化劑、無酸度調節劑、無凝固劑、無抗氧化劑等,因為水中根本不需要添加這些物質。
再比如“純天然、無高果糖漿、無阿斯巴甜、無三氯蔗糖、無甜葉菊、無明膠、無人工色素、無防腐劑、無麩質”的酸奶,其配料里可以添加花蜜、果膠,所以不需要加高果糖漿、明膠等。同時因為是白色的酸奶,里面沒加谷物,當然不需要加色素,也無麩質。
想買到好食品,關鍵還是去正規渠道,并且要學會看配料表(主要是前幾個配料)和營養成分表。凡是標榜“無添加”的,商業噱頭往往大于實際效果。只要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足夠高,合規使用就沒有問題。
刮風下雨對新冠病毒傳播有加速作用
流言:? 刮風會把病毒吹得到處都是,下雨會讓病毒更快繁殖,都會加速新冠病毒傳播。
真相:? 狂風不但不會加速新冠病毒傳播,還會使傳播減慢。
大風的確會將病毒吹得到處都是,但不會將病毒都吹到同一個地方,只會將高濃度的病毒吹散。
日前,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病毒要附著在一些東西上來傳播,最突出的就是通過飛沫。狂風中病毒很快就被稀釋了,在空氣里達不到一定濃度,病毒自然不會傳播。
下雨也不會增加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在潮濕的環境中,細菌可能會更快繁殖,但病毒和細菌不同,只能寄生在宿主體內繁殖,所以潮濕不會增加病毒數量。另外,病毒以極小的飛沫形式飄浮在空中,下雨后,這些細微的飛沫會附著在雨水中降到地上被沖刷走,這樣就無法進入大家的口鼻導致感染。也就是說,下雨不僅不會加速新冠病毒傳播,還可以降低空氣中病毒的數量,降低感染風險。
夏天氣溫升高,新冠肺炎就會終結
流言:? 新冠病毒怕熱,隨著氣溫升高,新冠病毒傳播能力會變弱,可以不戴口罩了。
真相:?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戴口罩也變得更加令人難受,但這并不是不戴口罩、放松警惕的理由。高溫天氣的確可以降低新冠病毒傳播,但效果有限。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表示,他們通過統計研究發現,溫度每增加1℃,新冠病毒傳播率就大約能降低2%。但光靠高溫是不可能成功遏制病毒的,如處于夏季的南半球國家澳大利亞和地處熱帶、常年高溫多雨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目前疫情依然嚴重。
千萬不要因為天氣悶熱了就心存僥幸,隨意不戴口罩。
老年人獻血可以降血脂
流言:? 老年人時常獻一獻血,可以降血脂。
真相:? 按照相關專業機構指導,適當獻血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害,但不能把獻血作為降血脂的一個手段。
從理論上講,獻血抽掉了一部分血,在短期內血脂可能會略微下降。
但實際上,我們的機體有自我調節能力,當血脂含量下降后,機體會很快產生血脂。因此即使獻血后血脂在短期內略有下降,也很快會調整回原來的水平。
所以,把獻血作為降低血脂的一個手段,不值得提倡。事實上,降血脂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健康飲食和合理運動外,就是遵醫囑服用降血脂藥。
另外,我國《獻血法》規定,年齡在18至55周歲,男性體重在50公斤以上,女性體重在45公斤以上,身體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參加獻血。由于飲食或營養吸收等方面原因,不主張老年人獻血。
中國是唯一一個食鹽強制加碘的大國
流言:? 國外很少用碘鹽,并且是自由選擇而非強制,中國是唯一一個食鹽強制加碘的大國。
真相:? 碘缺乏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通過食物進行碘強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從1993年開始,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推行食鹽全面加碘,即人吃的食用鹽、動物飼料用鹽、食品工業用鹽都加碘。到2008年,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食鹽碘強化政策,其中34個國家和地區實行食鹽強制加碘,包括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印度。1993至2013年,缺碘的國家和地區從110個減少到31個。
“國外碘鹽少”“國外不強制加碘”只是表象。這是因為各國的飲食結構不同,用鹽習慣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碘強化策略。
例如,泰國和柬埔寨由于平時最常用的咸味調料并不是鹽而是魚露,因此選擇在魚露里面加碘,因此沒有碘鹽。西方國家消費者的食鹽攝入約75%來自加工食品,因此在加工食品特別是面包中進行碘強化是他們流行的做法。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決定了零售環節食鹽加碘是覆蓋面最大,也是最有效、最經濟的碘強化策略。
孩子小時候胖沒關系,長大了自然就瘦了
流言:? 孩子小時候胖沒關系,長大了自然就瘦了。
真相:?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兒童超重、肥胖的全球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顯示,在13年的隨訪過程中,80%的肥胖兒童會發展為成人肥胖。因此,阻止兒童肥胖患病率增長是我國公共衛生及臨床醫生共同面對的重要問題。
事實上,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兒童肥胖息息相關,如不吃早餐,零食及含糖飲料的頻繁攝入和進食過快等。
如果孩子屬于超重、肥胖的范疇,需要盡早到醫院進行評估是否存在其他肥胖合并癥的情況,同時制定有效的飲食及運動策略,防止肥胖進一步發展。
(《工人日報》20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