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剛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家喻戶曉,許多老年人更是以此為座右銘來激勵自己老有所學。這是因為學習能讓老年朋友的生活更充實。然而,部分老年朋友老有所學的積極性還有待提升。老有所學貴在堅持,要努力克服“老學不宜”的思想觀念、“老學無用”的消極心理、“老學吃力”的畏難情緒。
古人講“三十不學藝,四十不讀書”。于是,有的老年人覺得,自己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學習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短,這句話是告誡人們年輕時要努力學習,不然還沒學到本事就老了。這其中并沒有說人老了就不宜再學習的意思。所以,老年人應該轉變“老學不宜”的思想觀念,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把老有所學當作生活的樂趣,成為一生的追求。
有的老年朋友講:做學生的時候,整天手捧書本,學習很辛苦;工作之后,還要擠出時間學習,感覺很疲勞;現在不用上班了,該放松了。受“老學無用”觀念的影響,有些老年人退休后,整天以玩樂為主,由工作時的緊張狀態,變為徹底放松的狀態。久而久之,難免會引發一些心理問題,影響身體健康。其實,通過老有所學,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還能開發自身潛能,培養生活情趣,從而豐富老年人休閑生活的內涵。
有的老年人說,自己年輕時學習成績不太好,文化底子比較薄,工作時以體力勞動為主,到老了再想搞好學習已經晚了,什么也學不成了,對老有所學存在畏難情緒。俗話說,好學不怕根基淺,只要舉步就不晚。身邊有老同志在退休后才開始學習寫作方面的知識,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
老有所學,貴在持之以恒,其中的道理值得老年朋友品味踐行。
(《快樂老人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