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春
(黑龍江省通河縣烏鴉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 通河 150900)
白龍江橙子溝水電站位于甘肅省武都市境內,樞紐主要效益為發電,兼具防洪灌溉,工程規模為三等中型工程,大壩正常蓄水位891.50m,壩頂高程895.50m,最大壩高19m,電站設計水頭50.3m,電站總裝機容量115MW,多年平均發電量1.4億度[1]。
引水隧洞位于白龍江右岸,隧洞全長約17.2km,為有壓引水隧洞,縱坡降為1/515。引水隧洞為圓形斷面,洞徑10.5m,Ⅲ、Ⅳ類圍巖襯砌形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Ⅱ類圍巖襯砌為底部素混凝土及頂部噴射混凝土,洞內流速分別為3.01、2.21m/s。
混凝土及巖體破壞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準則[2]:
(1)
式中I1為第一應力不變量,J2為應力偏量第二不變量。
混凝土和巖石的開裂判斷采用最大拉應力準則:
σ1>σt開裂
σ1≤σt不開裂
(2)
式中:σ1為最大拉應力;σt為材料的抗拉強度。
滑移屈服采用Mohr-Coulomb準則,層間巖體的開裂破壞采用最大拉應力準則。
轉變Kp的迭代公式:
(3)
(4)

(5)
(6)

(7)

(8)

隧洞選取斷面設計參數見表1,圍巖分類及物理參數[4]見表2。

表1 計算斷面及參數

表2 圍巖分類及巖體力學參數值
襯砌單元網格圖見圖1,計算范圍上部取至地面,左右和下部各取70m,由于無實測地應力資料,豎直方向取自重應力,水平向構造應力為側壓力系數模擬,取值0.8和1.0。

圖1 襯砌圍巖網格圖
工況荷載組成:內水壓力(靜水壓力+水擊壓力)+外水壓力+圍巖壓力+襯砌自重+彈性抗力。
軟巖圍巖變形的時間效應較為明顯,本工況按極端情況考慮,即所有圍巖變形的壓力荷載都施加在支護系統上。圖示結果為當側壓力系數在1.0時,襯砌結構的應力變形結果見圖2至圖6。不同側壓力系數的圍巖應變統計表見表3。
根據計算結果分析,雖側壓力系數不同,襯砌應力最值在設計規范允許值內。鋼支撐應力平均在57MPa左右,遠小于普通鋼的容許應力,該設計方案中鋼支撐體現作用不大。本極端情況分析表明,外壓作用時支護系統強度可以保證洞室穩定。

表3 不同側壓力系數的圍巖應變統計表

圖2 圍巖襯砌內軸力

圖3 圍巖襯砌內彎矩

圖4 圍巖襯砌內側環向應力

圖5 圍巖襯砌外側環向應力

圖6 襯砌鋼支撐應力
圍巖段的二襯鋼筋混凝土襯砌厚度,原設計根據內壓的大小采用30cm和50cm兩種方案[5]?,F再取45cm和40cm進行計算分析,討論合理的襯砌厚度。計算時取最大的內壓和外壓進行分析。
此工況僅考慮外壓和自重,模擬施工和檢修情況。不同襯砌厚度的圍巖應變結果見表4。

表4 圍巖襯砌應變結果表
計算表明,在128m外壓作用下,襯砌厚度減至40cm時,襯砌中的最大壓應力為5.26MPa,在混凝土允許抗壓強度內。因襯砌全斷面受壓,可按最小配筋率進行配筋。襯砌厚度的設計不受外壓影響。
計算時僅考慮內壓,內壓取最大值84.5m,此情況模擬無外水壓力的情況。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圍巖襯砌應變結果表
計算表明,在最大內壓作用下,襯砌最大拉應力已超出混凝土的設計抗拉強度??梢娨r砌厚度的設計受內壓控制。
實際襯砌有很大可能受外水壓作用。下面取兩種外壓(128m,60m)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見表6。

表6 圍巖襯砌應變結果表
計算表明,在內壓84.5m,外壓128m作用下,襯砌基本受壓;當外壓降至60m時,襯砌已全部受拉,襯砌厚度為40cm時的最大拉應力為0.616MPa,在混凝土設計抗拉強度內。故認為外壓超過60m的洞室圍巖,襯砌厚度可降至40cm。在內壓84.5m,外壓128m作用下,襯砌全斷面受壓,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即可;外壓減至60m時,襯砌逐漸受拉。
計算結果見表7。

表7 各量的最大值
計算表明,灌漿區彈模提高10%,襯砌壓應力降低,拉應力增加,變化幅度較小在5%左右,和外壓相比,襯砌拉應力降低的效果要小。故灌漿可作為設計襯砌的后續方案。初步結論:對Ⅲ類圍巖,二襯襯砌厚度的設計受內壓控制。對外壓60m以上的洞室圍巖,襯砌厚度可降低至40cm,減小工程量,降低工程造價。
基于非線性原理和材料屈服破壞原則,結合實際水工隧洞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計算隧洞在一、二襯聯合受力下的洞室應力應變,提出襯砌結構的設計優化方案,綜合認為,鋼支撐設計應結合地質條件決定,在外水壓不高的地段,開挖后施加系統錨桿,可提升圍巖局部穩定性,掛網素噴混凝土中設置排水孔,可確保一襯和圍巖的整體穩定,達到工程建設的安全穩定和經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