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大連市水務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大連 116001)
東風水庫工程位于瓦房店市太陽鄉王店村,是以集鎮供水、農村人畜飲水及灌溉為主要任務的一項綜合性水利工程。東風水庫是復州河中游的一個大型水庫。2018年10月掛網進行瓦房店市東風水庫維修改造加固工程的招投標,對其進行維修加固。
東風水庫工程位于瓦房店市太陽鄉王店村,周邊環境質量優良。項目周邊土地現狀為傳統農耕地、森林地等。工程流域內無水資源規劃區,項目施工范圍內沒有國家法律保護動植物分布,但涉及生態環境旅游等敏感區域。
1)本水庫工程修建主要目的是解決附近的人口和牲畜的飲水問題。東風水庫工程維修加固的目的即是從根本上提高水庫的安全性,減少水土流失,同時解決人畜飲水困難,提高灌溉農田的糧食產量。對于適當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和發展地方經濟都具有積極作用。
2)工程維修加固施工期,將提供一定量的就業機會,對于解決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是有利的,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
2.2.1 施工期環境影響
1)施工污、廢水影響
施工生產廢水排放約10m3/d。生產廢水屬無毒廢水,呈弱堿性,懸浮物含量一般為1500-10000mg/l。生產廢水直接排放將對壩下游河道水環境可能造成河流污染,必須采取措施處理后回用或達標排放。
工程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主要為洗菜、洗碗、以及日常衛生用水,主要污染物為SS、BOD5、COD等,直接排放將污染河道水環境。
2)施工生態環境影響
工程建設范圍不涉及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敏感區域,工程建設范圍內無珍稀動植物及洄游魚類分布。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施工占地、擾動地表、破壞植被,以及可能帶來的水土流失。不存在對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影響,其影響在環境承受能力范圍內。
3)施工環境空氣影響
施工現場場地平整、開挖、回填、材料裝運、土方運輸、臨時堆料等是造成施工環境空氣的主要因素。建筑施工揚塵影響范圍主要為其下風向150m之內;運輸車輛的二次揚塵影響程度將因施工期間場地內道路破壞、泥土裸露而加重,對道路沿線居民點將產生一定影響;工程施工環境空氣影響對象主要是施工人員,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小。
4)施工噪聲影響
施工現場噪聲源來自各種施工機械。在土石方開挖、材料運輸等施工過程,均會產生噪聲污染。主要分為機械噪聲、爆破噪聲和交通運輸噪聲。施工機械主要有挖掘機、推土機、拌和機等,機械噪聲疊加后,白天影響距離20m左右,夜間影響距離200m左右。根據有關水利工程流動噪聲(交通噪聲)分析,當車流量<30輛/h, 車速<30km/h時,交通噪聲影響距離在50m以內。開挖爆破噪聲強度一般可達到130-140dB,其音頻高,傳播距離遠,但爆破聲源為瞬間間隙聲源,避免夜間爆破可以減緩其影響。
噪聲主要影響施工人員,對周圍聲環境影響較小。
5)施工臨時占地社會經濟影響分析
臨時占地影響僅限于工程維修加固施工期。根據受影響戶意愿,將對受影響戶進行補償,施工結束后進行土地恢復。
6)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工程施工期,人員相對集中,居住環境惡劣,各人免疫能力相差較大,部分工人不注意衛生都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和疾病的肆虐。甚至產生交叉感染和流行蔓延,將對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項目建設期就必須應引起足夠重視,加強個人及集體的衛生建設。此外,施工期還要認真識別各類危險源,切實做好各類機械傷害、溺水傷害等防護措施,避免出現人員的傷亡。
2.2.2 運行期環境影響
1)工程運行期間,考慮了下放環境水量4.13萬m3/a,對下游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大的不利影響。工程運行期,生產及管理人員較少,生活污水經收集后用于耕地灌溉,對河流水環境影響較小。項目運行后,為耕地提供灌溉供水的同時將帶來灌溉回歸水排放的問題,將對下游受納水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合理施肥和科學使用農藥的情況下,不會造成地表水環境的惡化。項目供水后,供水范圍污水量將有所增加,若直接排放,將對下游受納水體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2)工程征占地對環境的影響
工程維修加固建設征地將造成農村集體土地損失,從而對征地涉及戶產生影響,但影響量較小,采取合理的安置措施后,這些影響將得到減緩。
3.1.1 施工廢水處理
施工廢水較為集中,且產生量較小,采取簡易沉淀處理后回用或用于場地灑水抑塵。沉砂池有效水深1m,池長2m,寬1m,沉淀池有效水深1m,池長3m,寬3m。
處理流程如下圖1:

圖1 施工廢水處理流程圖
基坑廢水懸浮物含量約1000-2000mg/l,pH值達11-12,采用靜置2h后加絮凝劑的處理方法,廢水中懸浮物含量將低于70mg/l[3]。
3.1.2 施工生活污水及糞便處理
施工區設置帶化糞池的旱廁所。生活污水和經過簡易隔油池處理的廚房廢水進入化糞池,并經消毒處理后用于灌溉工程區周圍的耕地。處理流程見圖2。

圖2 生活污水處理流程圖
3.1.3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盡量優化工程占地,盡量減少土地占用及植被破壞。禁止破壞施工規劃范圍外的土地和植被。棄渣轉運至渣場堆放,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施工占地土地整治、林草恢復。
合理調度交通運輸線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環境破壞;加強施工道路的養護,減少水土流失。
3.1.4 大氣環境保護
1)爆破粉塵控制措施
施工工藝措施:施工期依據施工組織設計參照國家相關環境標準,選用符合生態環境的運輸工具和施工機械;基礎施工過程中倡導采用濕作業法,降低粉塵量[4]。
降塵措施:爆破后及時曬水降塵或覆蓋土工織物。
2)拌和粉塵控制措施
施工工藝:砂石骨料采用封閉式進行運輸,盡量減少揚塵。
降塵措施:采用新工藝、新方法對砂石骨料拌和過程進行精細控制,避免骨料裸露時間過長。
3)燃油廢氣控制措施
汽車、挖土機、鉆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尾氣應達標排放,對排煙量較大的施工機械,安裝消煙裝置和尾氣凈化器;執行《在用汽車報廢標準》,推行強制更新報廢制度,實施《汽車排污監管辦法》和《汽車排放尾氣監測制度》,并制定施工區運輸車輛排氣監測方法和整套的管理辦法[5]。
4)交通粉塵控制措施
工程運輸車輛進出水庫施工現場必須進行苫布遮蓋或者采用密閉車斗,不能過載以防物料遺撒。車斗用苫布遮蓋,應當嚴實密閉,保證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工地出口設置清洗槽,車輛進出均需清洗車輛。道路安排專人進行清掃,嚴防交通粉塵擴散。
3.1.5 聲環境保護
1)選用降噪設備:依據國家規范選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從聲源開始進行控制,車輛要選低噪型運載車確保在行駛過程中的噪聲值比其它車輛降低6-9dB(A)。此外,經常檢測車輛狀況,消減噪聲來源。大型設備按照規范放平、放穩降低噪聲。
2)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選用白天施工,避免夜間施工。依據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時間,盡可能避免大量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對噪聲較的工程如爆破等盡量選擇白天休息時進行,并提前通知附近居民;
3)減少施工交通噪聲:通過標示標牌提示車輛行進過程中控制噪聲,并在路牌上標明禁止施工車輛大聲鳴笛。
3.1.6 施工期人群健康保護
施工期間,工區場地狹窄,衛生設施較差,人口密集容易爆發傳染性疾病。因此在工人進入施工場地前就必須做好疾病監控措施,提高個人和集體衛生水平及衛生意識,定期對高危人群進行衛生檢查。
1)水庫蓄水前進行嚴格的庫底清理。
2)加強庫區植被建設及保護,避免在庫區及其上游興建污染企業或其他可能造成水庫水環境污染的項目。建立東風水庫水源地保護區。
3)管理人員生活污水經旱廁收集處理后用于耕地灌溉。
4)科學、合理、高效的施用農藥及化肥,減少灌溉回歸水中污染物的含量,減少灌溉回歸水對水環境的影響。
文章以東風水庫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為例,分別從有利影響、不利影響;施工期影響、運營期影響進行了研究分析。施工期的主要影響是廢水、廢渣、噪聲污染等;運營期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較小。因此,在水庫建設后就應要制定好環境保護措施,針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粉塵、噪聲等影響周邊生態環境的因素做好解決措施,針對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在確保東風水庫能夠安全、有效的發揮供水作用,積極保護周邊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