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遼寧澤峰水利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沈陽 110004)
南小河黑臭水體治理方案依據《沈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6-2020年)》,結合運河水系綜合治理經驗,通過對沈陽南小河現狀進行綜合調查,發現沿線垃圾堆積、水體黑臭、植被群落缺失、部分河道無穩定水源、行洪能力不足等問題,不僅影響整體水環境及景觀效果,同時也影響兩岸居民生活。
根據現狀及存在問題,本著“遠近結合、正本清源”的原則,以“城市修補、生態修復”為首要任務,結合區域實際需求與遠期發展,避免大量征拆,降低對周邊群眾影響,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治方案,打造水體周邊生態系統,提升區域營商環境,構建市民親水休閑娛樂場地。
南小河根據水域功能的標準分類應為Ⅴ類,即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根據南小河的底泥、地表水的檢測報告,判定南小河為“黑臭水體”,其形成原因是沈北新區內道義經濟區、虎石臺經濟區、歐盟經濟區等區域現狀內有部分合流制排水系統,隨著城區的發展,污水量的不斷增長,使現狀截流式雨污合流排水管道的截流倍數逐年降低,已無法滿足排水截流要求,雨季時大量混合污水溢流至南小河,旱季個別溢流口也有污水溢流排入河道,造成內河水體污染;南小河上游水源補給不足,河水流速過緩,河道水體封閉,富營養化及河底淤積現象嚴重;沿河存在河岸垃圾堆積、水體黑臭、植被群落缺失、行洪能力不足、個別點位污水直接排放河體等。近些年來,南小河的水質情況逐年惡化,污染指數超標,不僅影響水域、水體功能的發揮,同時也影響整體水環境和兩岸居民生活。
該工程主要包括截污工程、點源臨時治理工程、污泥處理工程、生態治理及慢行系統等建設內容。
生態調蓄水閘壩是生態治理的主要內容,是改善城市河流區段生態多樣性、提高人文親水性的重要手段。通過合理設置生態調蓄閘壩,可以提高城市河流區段生態物質信息交流,為多樣水生物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間;同時在兼顧洪水調蓄的作用下增強人文親水性,達到人文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1]。故本次黑臭水體中綜合治理在截污管網及點源污染治理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凈化水質,在河道沿岸種植菖蒲進行生態修復。由于河道無穩定水源,污水全部截流后,需增加5座生態調蓄水閘,保證河道內水位及水量。
結合我國北方地區閘壩實際工程經驗,中小型河道攔蓄閘壩壩型選擇多為傳統型閘壩、水力自控型閘壩及新型的液壓驅動型閘壩[2]、橡膠壩、氣盾壩等,各種壩型方案優缺點如下:
優點:傳統閘壩相關技術成熟,實施及日常管理較為簡單。
缺點:傳統閘壩影響河道過流,不易調節。使用年限較低,維修養護頻繁。

圖1 傳統擋水閘壩示意圖
水力自控翻板閘是利用水壓力和閘門自重平衡的原理,在一定水位條件下,隨流量自動起閉的閘門[3]。
優點:施工簡單,造價合理;水力自控無動力需求;門板為混凝土材料防腐性較好。
缺點:完全依靠水力控制,無法實現按計劃蓄水。易被上游卵石泥沙淤塞和漂浮物卡阻,不能自動翻板,造成上游淹沒,影響防洪安全。

圖2 水利自控翻板壩示意圖
利用三絞點支撐原理,在閘門背后設置兩個液壓缸,進行閘門的啟閉機操作。門葉可使用鋼制或混凝土材料。
優點:不阻水、不怕泥砂淤積;開合容易不影響過流。
缺點:接電,需設置管理系統。

圖3 液壓壩方案示意圖
氣盾壩是橡膠壩與鋼壩閘合二為一的新型水工建筑物,由一組鋼制盾板、一組氣囊、一排基礎錨固螺栓和一套氣動充排系統組成。其中,鋼盾板提供正面擋水;具有充漲功能的氣囊提供對擋水盾板的支撐[4]。
優點:具更強的清污、排淤能力,自潔功能強;使用壽命超長,綜合效益高;溢流時會形成更為壯美的瀑布景觀。
缺點:需要充氣、充水等介質驅動啟閉,驅動設施相對復雜,氣囊需要按照設計定期更換。
4種方案優缺點比較見表1。

圖4 氣盾壩方案事宜圖

表1 方案初選優缺點對比表
考慮項目區位于城鄉結合部,冬季嚴寒,且過流斷面相對較窄,未來水域周邊有很大開發空間,對閘壩的耐久性及運行管護難易程度提出了較高要求,綜合比較,結合管護難以程度、運行條件及項目區地理條件等因素推薦壩型選用氣盾閘。
根據河道現狀條件,沈北路以南氣盾閘及藍灣街(孝信街以西) 氣盾閘,需修建寬18m氣盾閘,閘高2m;沈北大道以北氣盾閘、小橋子村氣盾閘、學子街以西氣盾閘,需修建寬22m氣盾閘,閘高2m。
氣盾閘由鋪蓋、閘室、消力池、海漫構成,鋪蓋采用鋼筋混凝土,長5m,閘室長10.7m,消力池長10m,海漫采用漿砌塊石材質。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該場地地形較平坦,本區標準凍深為1.2m,地質狀況一般,地下水水位高、變化幅度大,要做好施工降水及使用過程中的抗浮工作。
為了盡量減少施工侵占綠地,該工程在地下開挖過程中,采用大開挖與支護相結合的施工方式進行地下工程的施工。基坑開挖前,用井點降水,將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以下500mm。
主要建構筑物結構型式:地下結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1)結構抗震:本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按7度計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設計嚴格執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2)抗凍脹要求:所有建(構)筑物的基礎均坐于凍土層以下.氣盾閘外壁表面與土接觸部分刷冷底子油一道,瀝青橫豎各一道.池外凍深范圍內的回填土采用砂或爐渣等松散材料。
3)抗浮要求:地下構筑物按最高地下水位進行抗浮驗算。
4)閘體防滲:主要靠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地下側墻除滿足結構強度設計要求外,還應同時滿足混凝土構件最大裂縫開展寬度<0.2mm。混凝土抗滲標號P6。
5)閘體防腐:與水接觸的側墻和底板混凝土強度等級均不小于C30,抗滲標號不低于P6。池內壁表面均抹防水砂漿;與水接觸的池側墻和底板內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50mm;地下閘體外壁刷冷底子油和瀝青。
6)閘體抗裂措施:為防止側墻裂縫,在側墻和底板混凝土中可摻加外加劑,增加混凝土的密實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外加劑的使用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的要求。
氣盾壩結合了橡膠壩和鋼板閘長處于一體,并克服了兩者薄弱的環節,在洪水期塌壩、立壩速度快,運行維修方便,造型美觀,生態環保,具有更廣泛的應用領域。該工程氣盾壩的應用,可以更好的保障水體水量,為南小河黑臭水體消除黑臭、治理與水質長效改善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