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張明就是這樣一個為企業發展而敢于創新的人,將機器人運動精度控制在0.2mm以內、僅用10天就解決一系列機器人點焊技術難題、帶領團隊成功推動鋁材焊接技術發展和汽車輕量化進程……2003年,張明進入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十幾年如一日扎根一線,出色完成了一項又一項極具挑戰的任務,先后被授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愛企業好職工”“北京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他用自己的青春閱歷著中國智能制造的誕生和發展,譜寫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華麗篇章。
從職場小白到專業人才的轉變,張明僅用了短短幾個月,這離不開他的刻苦學習和努力鉆研。2003年底,張明就開始帶領團隊承擔一個又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組裝調試任務。其中,機器人激光視覺涂膠自動裝配系統,占據國內首次在風擋玻璃的安裝過程中應用機器人激光視覺檢測技術和首次采用機器人搬運、涂膠、裝配一次性完成的生產工藝。兩個“首次”意義重大,同時也增加了機器人調試技術的難度。

機器人系統安裝調試工作,是機器人產品交付用戶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公司機器人應用水平的最終體現,張明半點也不敢馬虎。為解決最關鍵的激光定位問題,他帶領團隊反復測試,通過對機器人的精度校準、修正,最終將機器人運動精度控制在0.2mm以內,滿足了安裝的高精度要求,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該項目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機器人應用的技術水平,為公司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并榮獲當年首鋼總公司年度最佳操作法三等獎。
2009年,廣汽本田汽車公司為推進汽車零部件國產化率,決定將汽車四門兩蓋環節轉為國內生產,需要采用機器人間接點焊技術。安川首鋼取得項目后,將這一項堪稱“國內首次”的任務交給了張明。在通過調整機器人技術參數、焊接電流、伺服點焊鉗壓力和焊接參數,僅用10天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完成了調試任務。該項目的成功,不僅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拓展了機器人新的應用市場,也極大地提高了汽車的國產化率。
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在全球智能化大潮的推動下,日益發展壯大。2011年7月,上海分公司成立。作為公司全能型的技術骨干,公司派張明前往上海進行技術支援。“張明科長,從來話不多說,但是活兒干得專業又漂亮!在傳授技能和經驗時特別認真,也毫不吝嗇。”這是張明在徒弟心目中的“師傅”形象。短短半年時間,他就培養出一批能獨立自主工作的員工,為分公司步入正軌奠定了基礎。
從事機器人應用系統生產制造近20年,在上下求索、與時俱進的路上千錘百煉,張明成長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大拿”,用勞動鋪滿青春年華,用汗水鑄就榮譽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