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偉552

公元647年的盛夏,一位身穿青色粗褂的老漢正在終南山的草蘆里看書,不時撥弄一下身邊的草藥。忽然,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沖進門,一句話不說,架起他就往外走。老漢掙扎著質問:“你們到底要干什么?我這里只有醫書和草藥。”為首的軍官尷尬一笑,拱手道:“孫真人您好,圣人有請!”
孫思邈愣了一下,嘆了口氣,轉身背起藥箱,默默跟著他們往山下走,堅決不肯上轎。因為剛下過暴雨,道路坑坑洼洼,但空氣干凈,遠眺長安可以清楚看見巍峨的宮殿。
是的,終南山離長安太近。孫思邈一直不愿接近那個權力中心,他知道其中的歌舞升平只是表面繁榮,笑容也可能是虛假、短暫的,藏在背后的危險又有幾個人看得清?
很多人認為他適合從政,獨孤信曾高度評價少年時代的他——圣童。但他只對道家和老莊感興趣,在40歲生日那天立志一輩子不入官場,從此躲進深山老林享受孤獨。
如此不入俗流,反而讓他聲名大噪,他不知拒絕過多少offer,西魏的、北周的、隋朝的。唐朝建國才三十多年,皇帝通過各種途徑請他出山已達68次。
不知不覺,他已在山里住了60年,但也了解天下興衰、百姓疾苦。因為很多人沒錢治病,就給他講山下的事作為報答。
以前戰亂頻繁,來看病的人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或嚴重燒傷。最近來看病的人,笑容多了起來,因為長安出了個好皇帝——李世民。
從本質上講,好皇帝和好醫生都是在為蒼生造福。他沒想下山湊熱鬧,但李世民登基后馬上找他去聊天。當時他已七十多歲,背不駝,腰不彎,走路帶風。李世民急迫地想要讓他領銜太醫院,連任命狀都寫好了,他卻當場拒絕。那時李世民還不到30歲,年富力強,這樣的神醫即使留在身邊也很容易成為擺設,于是欣然讓他走了。
確實,很長一段時間里,宮里的人沒來騷擾孫思邈。李世民精心打造盛唐帝國,而孫思邈依然過著苦行僧的生活,認真看病且從不要錢。當然,他用時最多的還是不斷完善醫學專著《千金要方》。
但在公元647年后,來自皇宮的召喚忽然變多了,因為李世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征討四方,還要平衡朝堂、后宮各種關系,皇子們也沒那么省心,他徹底累垮了。
孫思邈認真研究過李世民的病,但覺得無能為力。首先,李世民很固執;其次,晚年的他變得很矛盾,他曾對佛道嗤之以鼻,現在卻頻繁光顧宗教場所。
最危險的是,李世民為擺脫病痛、延年益壽而大肆服用國產或進口丹藥,孫思邈多次勸阻未果。“如果圣人能聽我的建議,也不至于只活了52歲!”在李世民的葬禮上,孫思邈直言不諱。但生死很多時候是自己的選擇,他人實在做不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