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位置是無可取代的。父愛也是男人剛柔相濟中不可缺少的一面。
翻閱辭章典籍,在古書里徜徉的時候,會有一個驚人發現,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歌頌母愛的詩詞文章比比皆是,而歌頌父愛的詩詞文章卻是少之又少。這大約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也和男性的性格有關。
男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多半隱忍、含蓄、深沉,不像女人表達情感時那般感性、直接、熱烈。所以,父愛內斂,母愛奔放。但不管父愛還是母愛,不管何種表達方式,都一樣真摯,一樣感人。
漢代劉安在《淮南子·繆稱訓》中說:“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每一位父親愛護、教育自己的孩子,除了天性之外,也是不可推托的責任和義務。
宋代大詩人陸游寫過《五更讀書示子》《冬夜讀書示子聿》,良苦用心、殷切之情躍然紙上,詩人除了是詩人之外,也是一位父親,言傳身教遠勝于說教。西漢隱士東方朔,寫過著名的《誡子詩》,希望兒子能像自己一樣,出入世間、灑脫不羈。為此,他傾囊相授。
在古書里兜兜轉轉,發現父愛和母愛不大一樣,很有些意思。母愛大多是在衣食冷暖的細節間,而父愛則是在心靈方向的導航上,這是感性與理性的差異。《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信,厚厚的一摞,竟然結成一本書。這哪里是一本書,分明就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赤誠之心、殷殷之情、深切之意,是父愛的具體呈現。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一個男人給予孩子的父愛是不會變的,也不會比母愛少,而且同樣偉大,這是人類得以延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