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徐美
摘要:如今,資本市場競爭極其激烈,上市公司或多或少會面臨財務風險,出現虧損的狀況。一般情況下,當企業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有兩種選擇,其一是直接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其二則是和債權人協商,力求在維護雙方利益的前提下以債務重組的方式走出財務困境。而后者已經日益成為公司解決債務危機的首選手段。
本文通過研究債務重組的相關理論,分析超日公司債務重組的誘因,探討超日公司債務重組的方案,觀察對比重整前后企業的績效變化,總結債務重組在該案例中所起作用,最后得出若干啟示,從而為我國的企業重組提供借鑒,對于我國同行業其他企業來說,也可以預防類似問題發生,對提高企業重組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上市公司? 債務重組? 財務分析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遭遇債務困難的上市公司屢見不鮮,難以持續經營下去的企業更是層出不窮。相對破產清算,債務重組作為企業走出財務困境,實現扭虧為盈的基本戰略選擇,正日益備受瀕臨退市絕境企業的青睞。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債務重組有益于盤活資產。如果企業的現金流量不足,會無法維持經營資金的正常周轉,最終致使公司陷入現金缺乏,生產經營變差,現金再度缺乏的惡性循環。其二,債務重組有助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從本質上幫助公司解決沉重的財務困難,收獲可觀利潤,實現公司重新發展,公司能力重塑的終極目標。
本文通過研究債務重組的相關理論,分析超日公司債務重組的背景,比對公司重整前后的績效情況,分析破產重整在該案例中所起作用,最終總結得到啟示,從而為我國上市公司的企業重組提供借鑒,有助于提高企業重組質量。
二、文獻綜述
宋淑琴,臧紫薇(2014)提出,債務重組不僅能夠顯著提高重組當年公司的財務業績,還能夠顯著提高重組后一年后的短期財務績效以及三年后的長期財務績效。劉姍姍(2016)研究了債務重組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指出債務重組對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均產生積極影響。邱麗梅(2018)驗證了兩個假設:一個是債務重組可以調整企業財務杠桿比率,另一個是債務重組確實可以顯著影響企業短期和長期的企業績效。龔 馳,張博異,雷 佳(2019)對我國上市公司債務重組財務效應進行了研究,從短期看,其償債能力得到了加強而其他能力卻在減弱。從長期看,償債、盈利和發展能力都有較大提高,但資產負債率居高,在運營方面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解決成本費用過大的問題。
三、上市公司債務重組的意義和現存挑戰
(一)上市公司債務重組意義
針對債務人,債務重組能夠優化調整債務企業的債務結構、經營結構以及對債務企業進行戰略性整改。針對債權人,債務重組能夠有效促進債權企業的運行和發展,為債權人止損回血,在已經不利環境下盡可能的獲利。
通過債務重組的幾種形式:以資產清償債務、將債務轉為資本、修改其他債務條件或是三者結合,債權人和債務人協商一致,共同更改債務事項,有助于穩定社會局勢,優化各自企業結構,實現社會經濟價值。債務重組也能夠提高雙方企業的運營質量,降低市場風險,促進市場的創新與發展。
(二)現存挑戰
在債務重組過程中,相關會計人員要對企業資產狀況進行嚴格審核與校對,杜絕企業隱匿資產的可能,同時,必須核查企業相關債務情況,確保資產情況透明化,便于有效開展和落實重組會計工作。
明確劃分債務也是債務重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一方面有利于重組會計又快又好的完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證企業的平穩過渡。
四、上市公司債務重組案例分析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匯聚眾多太陽能科技領域高級人才,研究、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的高科技民營企業,核心業務長期以太陽能材料、設備的生產、銷售和安裝為主,是我國光伏行業的代表企業之一。
步入2011年,受到大環境局勢影響,超日公司經營狀況急轉直下。加上自身盲目擴張,應收賬款數目龐大,流動資金瀕臨枯竭。2012年經營狀況持續惡化,連續兩年虧損導致股票退市警告。2013年5月其發行的債券“ 11 超日債”停牌。2014年3月由于公司無力付息,“ 11 超日債”正式違約。超日公司自2014年6月正式進入債務重組,該年12月重整計劃執行完畢。2015 年2月公司董事會宣布已完成有關工商登記信息的變更工作,公司名稱改為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協鑫集成”,法人代表改由協鑫集團副董事長舒樺先生擔任。該年8月“協鑫集成”重返A股,漲勢喜人。
綜合2013年—2016年間,上海超日公司自2014年下半年債務重組之后,各個方面的能力的確都有了顯著提升,接下來從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兩大方面著手闡述。
(一)經營業績
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超日公司整體的經營業績呈現明顯的改觀。重整前的2013年不僅營業收入情況不佳,凈利潤水平下降到-49.32億元,處于嚴重的虧損狀態。在2014下半年經過重整之后,超日公司創造了營業收入26.99億元,比上年增長足足361.28%,全年更是獲得凈利潤為26.82億元,扭轉了虧損局面。201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68億元,超過2014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2015年全年獲得營業收入62.84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32.8%。2016 年全球光伏行業快速發展,超日公司抓住機遇,以“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定位,迅速進行了規模、品牌、渠道、技術等全方位的布局和升級。該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27億元,同比增長 91.39%,自恢復上市以來,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
同時觀察超日公司2013—2016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情況,我們可以明確看到,超日公司2016年下半年經營似乎出現波折,凈利潤為-0.27億元,同上年度的6.38億元形成鮮明對比。這其實是有原因的,2015年末國家光伏電價調整方案出臺,2016 年以前獲批光伏項目如果能在 2016 年6月30日以前投產,則仍能享受當前電價。受此政策影響,光伏行業在 2016 年上半年掀起了“搶裝潮”,同時也給光伏行業整個2016年度帶來了巨大的波動及反差。在這樣的經營壓力下,公司全體員工在董事會的科學決策及管理層的正確方針領導下,奮力突破困境,主動開展新業務,發展新模式,主要做了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品質,發展分布式業務等工作,在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8,380.36萬元,實現凈利潤3,133.25萬元,成功扭虧為盈。這正好可以證明上文闡述,債務重組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使企業暫時渡過難關,更重要的是優化企業結構,幫助企業由內而外煥然一新,達到長久而又健康的發展下去,超日公司如今的活力狀態說明其債務重組的確實很成功。
(二)財務狀況
超日公司2013年12月底的資產負債率高達284.09%,到了2014年6月底情況并沒有好轉,凈資產為-28.87億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180.54%。經過破產重整,超日公司償付了以“11超日債”為代表的多筆違約債務,負債規模大幅下降,負債總額由2014年6月的64.72億元降至27.84億元,降幅達56.98%,資產負債率也降至89.58%,扭轉了資不抵債的局面。從2014年12月到2016的12月三年間超日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都在穩步下降,在2016年底已經恢復到79.42%的較為正常水平。
隨著破產重組的完成,超日公司不僅資產負債率恢復到可接受的范圍,資產流動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觀察超日公司2013—2016年資產流動性情況,我們能夠發現,重組之前超日公司的應收賬款占比一度超過50%,2013上半年甚至達到了70%以上,流動資金一度處于枯竭狀態,一直到2014年重組之后才慢慢穩定下降,最終回落到36.77%的正常水平。再看流動資產總額,明顯重組之后的2014年到2016年一直在不斷升高,在這三年間提高了近170億元。資金鏈終于開始循環良性的不斷運轉,這是維系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運轉所需要的必要條件。
五、結論與啟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上海超日公司能夠起死回生,債務重組功不可沒。通過債務重組,超日公司對沉重的現有債務進行了有效調整,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債務人和債權人雙方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的目的。有效地盤活了資產,激活了現金流,并利用債務重組機會,征得債權人企業在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從根本上優化了企業的經營結構,使得公司得以長久、持續、高效而穩固的發展,至此重獲新生。
參考文獻:
[1]李孟霖.企業債務重組會計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6).
[2]宋淑琴,臧紫薇.財務狀況、債務重組與公司績效——基于債務重組“輸血”抑或“造血”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4(11).
[3]劉珊珊.債務重組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分析—以上市公司昆藥集團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7).
[4]邱麗梅.債務重組、資本結構與企業績效[A].北京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5]龔 馳,張博異,雷 佳.我國上市公司債務重組財務效應研究——以Z集團為例[J].北方經貿,2019(75).
[6]鄧小洋.高級財務會計學[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3.
[7]王興海.我國債務重組準則應用問題探討—由某化工債務重組案例引發的思考[J].中國國際財經,2017(02).
[8]楊莜燕,張大鵬.超日債事件回顧與啟示[J].CHINABOND,2013(02).
[9]楊忠華.“11超日債”違約及發行方案破產重整案例分析[A].廣東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10]張濤.論剛性兌付的打破——基于“11 超日債”違約的案例分析[J].國際商務財會,2014(06).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