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的研究表明,圖式理論在高中閱讀與寫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其在初中英語學習方面的應用和研究較少。本文以初中閱讀課文為例,探究形式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闡述建構形式圖式對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 形式圖式;初中閱讀
【作者簡介】孫妍,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
隨著近兩年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能力成為老師們上課的教學目標,而其中最側重的部分是學生思維品質,其中包括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在外語的學習中,主要通過閱讀對學生進行思維鍛煉。可是初中英語閱讀現在難度提升,學生卻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沒有什么英語基礎的學生要達到初中的五級閱讀目標是很困難的。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合適的策略指導學生有效進行語篇閱讀。
圖式理論是認知心理學家用以解釋理解心理過程的一種理論,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康德(Kant)于1781年提出的。現代心理學研究中,英國心理學家Bartlett 最早應用圖式概念。現在圖式理論主要分為三類:形式圖式,語言圖式和內容圖式。語言圖式是指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詞匯、句法、語法等。形式圖式是指文章體裁的知識。內容圖式是與文章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內容即文章的主題,它可能涵蓋各個領域的背景知識。這幾種圖式與文章的語言、內容和表現形式相互協調、交互作用,最終實現對語篇的理解。
形式圖式理論對初中的英語教學具有指導作用,不同內容的文章的體裁形式,有不同的組織結構和框架,特定的內容往往需要特定的表達形式才能實現。如果閱讀者熟悉文章體裁結構,文體風格,一般可以很順利地進行閱讀,如相反,則閱讀很難進行。讀者頭腦中形成了各種形式圖式,熟悉了各種類型的文章體裁及其結構特點,會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增強對材料的理解。
下面以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5 Topic2 SectionC閱讀教學案例展示形式圖式理論在閱讀中的實際應用。本課標題是Qian Xuesen——the Father of Chinas Missiles。文本講述的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生平以及他對祖國的貢獻。課文閱讀整體分為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節。在實施教學活動環節之前,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喚起學生的原有圖式,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做好閱讀的知識和心理準備,激發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強烈欲望。如果沒有很好地喚起學生已有圖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疲勞、厭倦、懈怠等負面情緒,直接降低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Step1 Pre-reading
Pre-reading 中布置學生提前通過各種途徑獲取關于錢學森的事跡,了解其相關信息,在上課時,播放關于錢學森離開美國回歸祖國的視頻,并提出問題:
1.Who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2.What happened in the video?
喚起學生的已有圖式,讓他們從大腦中提取關于錢學森的信息,為下面建構新的圖式做好鋪墊。
在pre-reading 中,我們還及時地為學生建構新的語言圖式和內容圖式,通過圖片介紹一些有關錢學森的背景知識,以及本課會出現的一些新詞、新句,為學生掃除閱讀的障礙。例如新詞有devotion to, be honored as, in charge of, from then on;新詞有My career is in China, my success is in China and my destination is in China!等等。
Step2 While-reading
在閱讀過程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建構新的圖式,但是根據文本的差異性,建構的圖式側重點也不同。有的文本側重學生的內容圖式建構或者語言圖式建構,本文側重的應該是形式圖式的建構。所以在While-reading部分設計的教學活動應該是為建構形式圖式服務。
Activity1,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回答錢學森這篇課文是屬于什么問題的文章,學生很快地能夠回答出這是一篇記敘文文體,在原有的形式圖式中抽取學生本身熟知的內容,鞏固原有的圖式。
Activity2,read 1a and write down what happened to Qian Xuesen in the following tasks based on the timeline.
19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敘文的關鍵要素是時間、地點、事件,除了幫助學生建構內容圖式,也可以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記敘文文本特征,完善原有的形式圖式,從而對后續寫作有所幫助。
Activity3,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happened after Qian Xuesen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Why did Qian Xuesen come back to his motherland from the USA?
What contributions does Qian Xuesen mak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erospace in China?
Step3 Post-reading
Activity1,Thinking & Answering:
Can you use a word to summarize each paragraph?
Para.1 Introduction
Para.2 Contributions
Para.3 Opinions
What influence does Qian have on you?
Activity2, choose one famous person who has influenced you a lot and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him.
根據上文總結歸納本文的文本結構,并仿寫一篇作文。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已經通過圖式理論建構起新的形式圖式,深入學習和了解了文本結構以及體裁特點,最后寫作活動有利于其鞏固新的圖式。
由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圖式分為幾類,在閱讀中,主要經歷幾個步驟:喚起圖式,建構圖式和鞏固圖式。建構形式圖式即需要讓學生學習新的文本體裁,了解文本結構,使其轉化成為學生的已有圖式,再閱讀相似文本時,能夠激發此類圖式。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形式圖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已有圖式,從而實現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Carrell, P.L. and Eisterhold, J.C. Schema Theory andESL Reading Pedagogy[J]. TESOL Quarterly, 1983(7).
[2]張伊娜.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2013(5).
[3]曹暢.以形式圖式理論為支撐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9).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胡春洞,王才人.英語閱讀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