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2020年第10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飽含真情的講話,我們依然深受教育、大受鼓舞。它深刻闡釋了一個真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黨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不斷創造歷史偉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一、人民至上的理論溯源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歷史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相對立,唯物史觀第一次提出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作為一種科學的歷史觀,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破解“人類歷史之謎”,科學地解答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動力、歷史的創造者等一系列歷史觀問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唯物史觀的一個重要原理,是其在人類社會歷史領域的一個重要發現。恩格斯指出,社會發展不取決于人們的思想動機,而取決于隱蔽于人們思想動機背后的歷史必然性,這就是使整個民族、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行動起來的根本動因。并且它不是短暫爆發的火花,而是持久地、引起偉大歷史變遷的行動。由此可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推動社會的發展,就必須研究人民群眾的最大愿望并滿足他們的最大利益要求。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不但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而且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偉大的精神財富,在社會歷史的變革中,人民才是決定力量?;赝腥A民族5000年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敝袊嗣竦奶刭|、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人民的特質和稟賦概括為四種精神,即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奮斗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偉大的夢想精神?!坝羞@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這是對人民是社會歷史創造者原理的理論創新,也是對中國人民偉大貢獻的充分肯定。沒有人民,就沒有歷史,更不會有人類的今天。如果世間真有偉大的英雄,能夠改天換地,創造人間奇跡,那一定是人民群眾。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隨著歷史虛無主義、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精致利己主義、庸俗主義等消極思潮的傳播和蔓延,英雄概念逐漸模糊。有一些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做出一些成就,就感覺自己很了不起,開始飄飄然,放松了對黨性錘煉,全然不顧對人民的責任。這些都是沒有正確樹立群眾史觀,忘記了誰才是歷史的主體和真正的創造者、真正的英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服務用的,只能用于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只有讓自己扎根于人民,投身于人民創造歷史的事業之中,才能真正實現自身價值。只有處處把人民擺在前面,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處,才能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依靠人民再創歷史偉業
依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取得一切勝利的重要法寶。從革命時期的發動群眾、深入群眾和依靠群眾,到群眾路線的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人民的擁護與支持下,一步步地從弱到強、從革命黨到今天的執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依靠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堅持一切依靠人民群眾,緊緊和人民站在一起,是我們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的最根本保證。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相繼打響,在重大疫情面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行動迅速、決策英明、領導有力,在全國范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筑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皬V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斗爭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礎性力量?!币咔榈玫接行Э刂疲鎻凸彤a復學有序展開??箵粜鹿诜窝滓咔槭且粓鰝ゴ蟮娜嗣駪馉帲覀凕h正是緊緊依靠群眾,采取群防群控,發動人民,動員一切力量取得勝利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p>
造福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動力。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雖然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但是必須如期完成,這是我們黨向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使命在肩,唯有夙夜在公,星夜兼程,方能不負使命,贏得民心。當前,我們要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抓住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進而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我們要適應國家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根植人民,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質要求。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厥h的百年歷程,既是根植人民、依靠人民、艱苦創業的一百年,也是人民至上、造福人民、做出歷史貢獻的一百年。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是為了自己,沒有任何私利,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了這一目標,無數的共產黨員拋頭顱灑熱血,始終初心不改、信念彌堅。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國家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掃除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必須始終根植人民,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
責任編輯/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