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森
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將基層協商列入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制度體系,要求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為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各類職能性組織引領和踐行基層協商民主、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要發揮好基層協商民主的治理優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突破。
要營造真協商的氛圍。想不想協商、愿不愿協商、敢不敢協商,考驗著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基層各類組織的政治勇氣。協商民主在基層的貫徹落實,首先要看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各類職能性基層組織的政治自覺。一是要有主動協商的意識。引領基層協商民主是新時代基層黨組織的責任和使命,也是基層黨組織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各類職能性組織要真正把協商民主作為自身的政治職能與政治責任,作為密切黨群聯系的重要途徑,作為基層社會治理有效的載體,主動伸出協商之手,做到決策協商制定、矛盾協商解決,真正做基層事務民主協商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二是要有勇于公開的魄力。公開是協商民主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公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協商民主。基層各類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要依法、依規開展黨務、政務、財務的公開,要讓基層社會各界及時了解基層組織的錢是怎么花的、事是怎么干的、人是怎么用的、未來是怎么想的,讓基層社會各界在信息公開中感受基層組織民主協商的誠意。三是要有敢于協商的勇氣。協商民主的實質就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各類職能性組織要敢于對基層群眾有質疑的決策開展民主協商,在協商中打消群眾對決策的疑惑,在協商中查找決策的不足和改進的辦法;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各類職能性組織要敢于邀請有反對意見的群眾參加協商,認真傾聽他們反對的原因,然后決定決策是否需要做出修改或調整。
要掌握會協商的本領。會不會協商,決定著基層協商民主的質量。基層協商民主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效果,關鍵看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各類職能性組織推進協商民主的能力。一是善于主導式協商。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基層自治組織在基層協商民主中的政治優勢,對于日常性的基層決策和基層社會矛盾的解決,基層黨組織和各類行政性職能性組織可以靈活采取上門協商、當面協商、會議協商等辦法。主導式協商應該本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法的原則,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給出保證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解決方案。二是善于委托式協商。要發揮行業性組織在基層協商民主中的職能優勢,對于基層行業性矛盾和行業性問題,可以委托相關的行業性組織進行協商解決,如出租車行業的矛盾糾紛可以委托駕協進行協商,企業職工的勞資矛盾可以委托企業工會進行協商解決。基層黨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與委托協商的個人和組織要保持經常性溝通,依法依規支持委托個人或組織合理解決行業性矛盾和糾紛。三是善于邀請式協商。要發揮專業人才在基層協商民主中的專業優勢,對于基層黨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很難獨立解決的專業性矛盾和糾紛,就應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參與基層協商,如賠償性問題可以邀請法官或律師參加,生態改造糾紛可以邀請生態環保專家現場解答。需要指出的是,邀請的專家應該是業內公認的、群眾認可的、政治過硬的。四是善于網絡式協商。要發揮好網絡媒體快速、便捷的技術優勢,對于公共性決策的制定和公共性矛盾的解決,要善于走網絡群眾路線,采取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聽取基層社會各界對基層決策和公共事業的意見建議,根據公眾的普遍意愿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決策,不斷提升基層公共服務的質量。
要健全能協商的平臺。有沒有協商的平臺,決定協商民主能否常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基層各類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平臺,健全基層民主協商的陣地。一是建強基層協商民主推進的指揮平臺。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將推進協商民主作為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基層矛盾共處、基層發展共商、基層資源共享的指揮中心。基層黨組織要根據基層社會發展的實際,引領基層做到小事內部協商解決、難事協調共商解決,真正做基層協商民主的組織者、引領者、示范者。二是完善基層協商民主運行的操作平臺。通過制度法規的形式將協商民主列為基層組織決策議事的基本原則,把基層自治組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打造為基層協商民主落實的重要陣地。將村委會、居委會打造成轄區內矛盾協商解決、決策協商制定、藍圖協商規劃的規范化陣地;將基層群團組織打造成職工利益維護、婦女權益保護、青年發展引領的重要舞臺;將基層各類社會組織建成行業內問題內部協商解決、行業性問題整體協商解決的平臺。三是健全基層協商民主運行的技術平臺。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強基層組織、部門的網絡化建設,健全基層群眾有問題能反映、有疑惑能解答、有合理化建議能采納的網絡化平臺。要利用好自媒體便捷快速的優勢,合理建立基層組織、部門的公眾號、微信群,及時做好信息公開、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發揮好網絡協商在基層矛盾化解、基層決策制定中的積極作用。
(本文系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增強我省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8DJD280)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
責任編輯/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