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城市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疫情之下更是“堵點”“痛點”頻現。面對疫情大考,七臺河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創新工作方法,變嚴管嚴查為柔性、人性化執法,既做平安城市的守護者、美麗城市的管理員,又成為廣大市民的貼心人,交出了黨和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答卷,有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回歸正軌。
疏“堵”去“痛”解難題
疫情發生初期,為嚴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七臺河市及時關閉了各大集貿市場及生禽屠宰廠的場外經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各市場載體逐步放開,如何“一手抓防疫,一手保復產”成了擺在城管部門面前的難題。
恢復市場主體運行,良好的經營環境是重中之重。疫情下的封閉管控措施,在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兩方面均積壓了一定的矛盾。面對正常發展受阻、綜合突發事件風險高的壓力,七臺河市城管局執法人員積極換位思考,變監管為服務,在對集貿市場進行定期全面消殺的基礎上,指導業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清理整治存在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的私搭亂建,對違法經營行為進行規勸,耐心疏導、靠前服務,全力幫助業主復工復產。
疏通“痛點”,才能更好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在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如此。七臺河市城管局持續發力不停歇、不松勁,為根治場外經營臟亂差“頑疾”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執法隊員加大對集貿市場的巡查力度,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消除市場正常運營的“攔路虎”。為減輕企業及經營業主的壓力,七臺河市城管局積極落實延時繳費免收滯納金政策,有效監管供水、供熱、供氣等行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水、熱、氣的供應及延時繳費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間產生的延時繳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滯納金。
助企紓困促發展
為進一步釋放經營場所資源潛力,七臺河市城管局在嚴格執法的基礎上,預留執法彈性空間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全力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增添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允許在規定區域內設置攤點,允許大型商場場外促銷,允許流動商販到指定地點規范經營,允許萬寶市場內經營業主到市場西側廣場免費經營,允許餐飲企業臨時占道經營、越門經營。
市場載體的放開,對疫情防控工作來說存在一定風險。為防止人群過度聚集,七臺河市城管局統籌考慮城鄉綜合管理需要和個體工商戶創業就業的現實需求,根據現有集貿市場分布情況,采取增設集市、增加市場載體的方式,有效分散經營主體和消費群體。其中,新增加的奮斗路市場在3月下旬建成,并配套安裝了供熱、上下水管線等設施,為經營者創造設施完備、環境舒適的經營空間。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還沒有取得最終勝利。餐飲行業,特別是提供大型餐飲聚會服務的餐飲企業復工復產道路走得異常艱難。七臺河市城管局推出的允許越店經營政策,為這類企業提供了應對企業發展危機的出路。龍江美食是七臺河市著名的餐飲企業。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企業在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前提下,將后廚搬到了店前,改堂食為外賣,現場加工、現場銷售,這一創新的經營方式既緩解了企業運營受阻的難題,又得到了市民的歡迎和認可,一時間刷爆了七臺河市民的朋友圈。
筑牢屏障展新貌
筑牢疫情防控衛生屏障,可以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堅實基礎。七臺河市城管局在全系統內掀起了愛國衛生運動和春風春綠專項行動熱潮,牽頭開展迎賓大道、鐵路沿線等區域專項整治工作,為城市梳妝換顏、增添亮色,對疫情防控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愛國衛生運動和春風春綠專項行動中,七臺河市城管戰線各分局、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擔責,以職責為陣地,拆違建、治亂象、清理“城市牛皮癬”和破損條幅、清洗公共設施、修剪清理綠籬和景觀樹……不但逐漸改變了市容環境衛生,也有效提高了疫情防控質量。
迎賓大道是城市過境公路,道路兩側100米視線范圍內有礙觀瞻的廢品收購站點、散煤堆、亂搭亂建、破舊民房等亂象,成為“煤城”變“美城”路上的“堵點”。整治行動中,七臺河市城管局全力推進整治工作,采取事先摸排、列出問題清單、實施掛圖作戰等方式治理亂象,使道路兩側路容路貌整體形象顯著提升,生態環境全面優化。
在鐵路沿線環境整治工作中,七臺河市城管局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協同七礦公司及七臺河市各區、各部門,拆除違法建筑、私搭亂建,清運各類垃圾和煤矸石,平整私自開墾土地、鎬頭荒,并根據地塊的地勢、坡度、土質等特點,選擇合適的樹木品種,做到能植盡植、應植盡植,保護好整治成果。
面對疫情大考,七臺河市城管局堅守戰“疫”一線,千方百計克服困難、積極履行崗位職責,用創新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執法方式,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讓城市更干凈、更整潔、更有序,用不畏艱難、勇于向前的真抓實干,踐行著“城市管理為人民”的初心使命。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七臺河市城管局在秉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將繼續大膽創新、精準施策、剛柔并濟,打好城管執法方式方法的“組合拳”,推動社會經濟生活有序恢復。
(作者系七臺河廣播電視臺記者)
責任編輯/杜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