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臣 張博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有這樣一群人,面對國與家、公與私的抉擇,他們以國為先,向戰而行,時刻把人民的安危系掛在心頭,用軍人的奉獻犧牲護佑安居樂業的蒼生百姓。
李玉峰,就是這樣一名歷經精武淬火、戰場洗禮的赤膽忠誠反恐尖兵。入伍18年,他不忘初心,矢志強軍報國,面對生死考驗,他不畏艱險,不懼生死。先后隨隊圓滿完成赴西部駐訓維穩、“陸氏四兄弟”特大犯罪團伙抓捕、“大冬會”重大勤務安保等急難險重任務近60起,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先后被命名為“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第18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榮獲黑龍江省“五四”青年獎章。2017年光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赤膽忠誠:“特戰隊員必須有知險不避、向死而生的精神”
泰戈爾說過:“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無疑,李玉峰就是彈奏出絕唱的新時代軍人。
2014年8月,支隊接到上級命令,抽調一個特勤排赴西部駐訓。環境復雜、任務艱巨……李玉峰知道,這次的任務意味著隨時要面對危險,甚至犧牲。但他還是第一個遞交請戰書,帶領34名忠誠勇士奔赴駐訓前線。
一路向西部進發,隊員們開始接受精神、心理、體能三重考驗。高原時差、缺氧,干燥、流鼻血,僅利用2天時間調整適應后,隊員們就立即投入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深夜11點至凌晨2點,執行夜間挨家挨戶的武裝清查任務,1米寬的胡同,房子連著房子,非常危險。為了保證完成任務,同時保證安全,李玉峰帶領戰士們細心繪制方位坐標圖,反復叮囑要隨時觀察,及時變換警戒方向……34名戰士,是34個遠離家鄉的孩子,對外是堅強的集體,對內是最溫暖的親人兄弟,他恨不能給每一次出征的戰友都穿上兩件防彈衣,戴上兩個頭盔。一個接一個不眠的深夜,聽到返回來的戰友喊一聲“隊長”,緊張的心才放下來。
2014年11月28日,正在隨隊巡邏的李玉峰小組接到110指揮中心通報——市區美食街方向傳來密集的爆炸聲和呼救聲。爭分奪秒,不容遲疑,僅40秒鐘,警車穿越濃煙到達現場,李玉峰沉著組織隊員展開戰斗部署,迅速占據有利地形。為了能夠近距離狙擊避免傷及群眾,他采取“火力掩護、盾牌先行”的方式前行,30米、25米……“隊長,太近了,太危險了!”隊友們背靠背向前挺進。在距敵20米左右時,突然一名佯裝躺地的暴恐分子一躍而起,手舉著燃燒瓶企圖引爆液化氣罐。危急時刻,左后方的李玉峰用余光觀察到這一幕。他果斷處置制伏暴徒,消除險情?!?1·28”暴恐事件,他們打贏了第一場戰斗。
首戰告捷,再戰,越戰越勇,李玉峰和隊員們從不退縮。249天,零傷亡的戰績,零裝備器械損壞。他們以“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堅定信念,展示出龍江官兵不畏犧牲、敢于亮劍的血性,彰顯出龍江官兵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時代風采。在駐訓期間,當地已經連續3年沒有舉行廣場升旗儀式,李玉峰帶領隊員自覺以軍人名義捍衛國旗尊嚴,擔負警戒、升旗和儀仗隊任務。老百姓自發地向廣場聚集。李玉峰和他的戰友們升起的是五星紅旗,撐起的更是一片晴空!
精武強軍:“只有平時多練一分,戰時勝算才能多一分”
1984年出生的李玉峰,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像趙尚志將軍一樣的軍人。2002年他光榮入伍,2004年由于軍政素質優佳,被抽調到特勤中隊。特勤中隊是支隊的“拳頭”,走進營區,正前方高懸的“忠勇、精武、智勝、榮譽”8個大字映入眼簾,他把這8個字印在心底,不斷理解、深化、升華、延伸、擴展。
尖兵過硬的本領展現在戰場上的關鍵時刻!強軍、興軍,提高部隊的戰斗力,兵的素質是第一位的要求。特殊兵種特殊崗位的要求更高更嚴,而李玉鋒身體狀態并不具備特別優勢,但他勇猛干練,沉穩執著。為提高訓練成績,他以實戰狀態攻克一個又一個訓練項目。
“訓練就是練技術、練戰術、練體魄、練毅力?!比蔽溲b越野訓練5公里,李玉峰的成績是19分鐘,與普通中隊相比,19分鐘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但在特勤中隊就顯得太慢。他在心里對自己說:“一次跑得慢不丟人,一直跑得慢就丟人了?!睘榱四軌蛱嵘俣?,別人一天跑1個5公里,他跑2個、3個;別人徒手跑,他就背上2個沙包背心。一個月后,李玉峰的考核成績達到了17分鐘,名列前茅。
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李玉峰訓練一天舉槍5小時,射擊50發子彈,別人打人頭靶,他打雞蛋、打乒乓球。為了提高據槍的穩定性,他堅持不帶護肘,肘部破了又好、好了又破,在新傷蓋舊疤中形成了“獨有的槍支架”。在接觸到更貼近實戰的“空肺間隔瞬間擊發法”后,他選擇向自己“動刀”,主動放棄嫻熟的“瞬間呼吸靜止法”。在西部駐訓期間,發現兄弟單位在更換彈匣時始終把敵情觀念貫穿全程,而不是片面追求速度,他立即組織隊員“取經”,在每個0.1秒的提高中縮小差距,而正是這0.1秒,他們創造了“沒有悲壯的輝煌”。
棋局失敗可以重來,戰場失敗決定生死。李玉峰對這句話的警示有著深刻認識,他說:“我們研究技術,不是為了功利,為的是有充足的體力與敵人廝殺;為的是準確擊斃目標時0.1秒的穩定性;為的是在戰火轟鳴中尋找寧靜。訓練沒有捷徑,只有平時多練一分,戰時勝算才能多一分。”
銳意創新:“不主動思戰謀戰,戰場上靠什么打贏”
遇事動腦深思,凡事愛“琢磨”,是他從小養成的習慣。中隊駕駛員洗車器出了問題,他通宵達旦細心拆解安裝,終于排除故障;連隊里的碎紙機壞了,他反復檢查,發現導線與鐵板接觸造成短路,很快就恢復正常。遇事愛動腦的李玉峰在入伍18年里,總結戰法10余種,他常說:“不主動思戰謀戰,戰場上靠什么打贏?!?/p>
在訓練中,狙擊訓練都是在空曠的室外進行,而戰場上的環境復雜多變,尤其是反劫持任務中,狙擊手通常在室外透過窗戶對室內目標進行射擊,他針對東北地區城市以及氣候特點,研究不同溫度、濕度條件下,不同厚度、層數的玻璃對彈道的改變。為了獲得穿透不同物質的結構參數,獲得準確的室外入射狙擊穿透玻璃的距離數據,他和資深教官一起自費買來實驗玻璃,專門設計制作多層玻璃試驗器,通過子彈穿透不同厚度玻璃層后在靶板上的彈著點,測試物理結構、彈道規律。通過數據、結構等多種參數分析,最終得出正確的狙擊距離。
為出色完成涉邊涉穩、涉恐涉暴、現代處突、反恐的艱巨任務,李玉峰帶領戰士們刻苦訓練,落實訓練大綱,樓房反劫持、山地反襲擊等,不斷向高難度、高險度科目挑戰。面對專業多、難度大、涵蓋面廣的應戰訓練內容,他潛心研究現代處突、反恐理論,深入研究東北抗聯的歷史。結合教材和實戰,吸納國內外反恐案例,針對北方地域環境總結編寫出《特種戰術手冊》,為部隊實戰運用提供寶貴的依據。
“今日戰場非昨日,今日戰場今日新?!痹趶娷妼嵺`中,任何一個對實戰有利的細節,他都絕對不會放過。為有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切實加快部隊出動速度,李玉峰提出“以車代庫”的方法,根據狙擊槍存放箱的結構,自行研制出容量為每箱12把的手槍存放箱,出戰時,以小組為單位劃分車輛,每臺車輛配備一箱。他還研究每次戰斗部隊出動所用的時間,將營房大門的開合角度改為180度,拓展了部隊的出動空間。縮短部隊進出時間,更有利于訓練、實戰。
家國情懷:“守不好大的國,哪來小的家”
家與國,在李玉峰心里從來都不是一道選擇題。每一次面對任務,李玉峰的回答一定是:“保證完成任務!”
李玉峰是家中獨子,越到節日父母就越是思念兒子,老兩口掰著手指算日子。2006年,李玉峰第一次回家探親,發現父親走路艱難,詢問后才知道,原來是3年前父親在工地干活,不慎摔傷左腿留下的后遺癥。而為了讓兒子在部隊安心訓練,老兩口始終報喜不報憂。
入伍18年,14個春節李玉峰都沒有回過老家,家人盼到的是一個接一個的立功喜報、模范獎章!而每一項榮譽的背后,也都凝聚著家人們默默的支持。
李玉峰曾經連續兩年推遲婚期,未婚妻佟琳說:“咱倆別等什么良辰吉日了,先把結婚證領了吧,十指相扣、便是吉時!”帶隊赴西部駐訓出發當天,剛好是李玉峰和佟琳相識100天的紀念日。由于任務繁重,李玉峰一走就是249天。任務期間,李玉峰也曾給家中打過電話,每次他都很小心不用當地的號碼,怕遠在家中的親人擔心。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崩钣穹寤叵肫鹈看位丶遗c父母親人的別離,滿心不舍,卻不能流露半分,因為“我是一個兵”,必須面對槍林彈雨的生死考驗,“我是軍人”,必須負重前行,不辱軍人的使命。入伍18載,李玉峰始終把黨、國家和軍隊事業擺在首位,把心思和時間都集中在戰備訓練和遂行任務上,很少顧及其他,多年來他毫無怨言。而每當想起妻子和家人,李玉峰總是強忍著不流淚,并在心里默默地告訴自己:國家,國字為先!
家風隊風育初心,謀戰思訓造匠心,強軍奮斗守恒心,亮劍昆侖樹信心!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父母給了封面,自己書寫內容,而不同的經歷則是書的厚度。李玉峰的故事就如同一本書,一本在特殊的崗位上為黨和人民、為祖國書寫出當代軍人精彩的篇章,他用自己的行動展示出新一代“四有”軍人的風采。他和他的戰友們以純潔高尚的品質、淳樸謙遜的氣質、寬廣厚實的胸懷、堅韌剛強的意志,接續先輩的光榮傳統,熔鑄起鐵血軍魂!他說:“我是一個兵,我將竭盡所能不辱使命!保衛祖國的團結統一,守護人民生活的祥和安寧!”
責任編輯/王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