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


新美洲星是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引進美國有機礦化技術生產的高科技產品,主要成分除KOM以外,還含有黃腐酸、甲殼素等生物刺激素和作物所需的全價大中微量元素。該產品既可作肥料,也可作殺菌劑,還可用作作物生長調節抗逆免疫劑,2016年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油菜上使用新美洲星具有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提早成熟等功效,還能顯著增強油菜抗旱、抗澇耐漬、抗凍、抗倒伏、抗早衰和解除因除草劑藥害等抗逆能力,并對油菜菌核病、黑脛病、根腐病、根腫病等病害具有一定的抗病防病效果,對油菜潛葉蠅有顯著驅避效果,對當前油菜生產意義重大。為了充分驗證新美洲星在不同區域油菜上的增產、增收效果及抗逆免疫作用,從而達到油菜綠色增產的效果,2019—2020年度在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鳳凰山農場開展相關試驗。現將試驗內容及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高油酸油菜品種浙油80,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農科糧油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為甘藍型油菜半冬性品種,全生育期233.8 d,屬中晚熟甘藍型油菜。使用藥劑為新美洲星抗逆免疫劑、新美洲星拌種劑,由安徽省神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
1.2 ?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鳳凰山農場。前茬作物為水稻,該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條件良好,施肥水平及田間管理一致。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新美洲星處理,每30 mL新美洲星原液不加水拌干種子750 g,現拌現種,在油菜移栽前(2019年11月6日)用新美洲星900 mL/hm2兌水500倍作為送嫁肥葉面噴施1次,在油菜抽薹期(2020年2月27日)和初花期(2020年3月14日)各用新美洲星900 mL/hm2兌水500倍葉面噴施1次,其他管理措施與對照相同,面積0.4 hm2;對照區按當地常規生產方式管理,面積0.27 hm2,不設重復。基肥、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大田管理措施試驗區和對照區按當地習慣進行。
1.4 ? ?調查統計
5月23日采用3點調查法,每點連續調查10株,計算每株角果數(有1粒以上飽滿或略欠飽滿種子的角果總數),從接近平均角果數的植株中隨機選擇100個角果,計算平均角粒數和千粒重,產量按8%含水量計算。5月24日收獲,按試驗區和對照區單獨收獲、脫粒稱重。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生育期進程
2019—2020年油菜浙油80在鳳凰山農場的生育期進程:播種期9月28日、出苗期10月5日、移栽期11月8日、抽薹期2月28日、初花期3月10日、終花期4月18日、成熟期5月18日、收獲期5月24日,全生育期233 d。
2.2 ? ?病蟲害防控效果
于終花期調查潛葉蠅發生率,成熟期調查菌核病和根腐病發病率。從表1可以看出,新美洲星處理區菌核病發病率10.12%,較對照區12.50%稍低,但差別不大;暫時未發現根腐病;潛葉蠅發病率試驗區5.66%,稍低于對照區7.55%,但是單株病害嚴重程度輕40%,說明新美洲星對潛葉蠅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2.3 ? ?測算
從表2可以看出,油菜噴施新美洲星在單株有效角果數和千粒重上與對照相比無顯著差異;但角粒數為21.92,較對照19.67高11.14%。籽粒產量實測為1 965 kg/hm2,較對照的1 755 kg/hm2高11.97%。噴施新美洲星可以顯著增加每角粒數,因而產量顯著增加。新美洲星處理區產值較對照區增加1 050元/hm2,成本增加了499.5元/hm2,純收益增加了550.5元/hm2,顯著高于對照區。
3 ?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油菜經新美洲星拌種劑及葉面肥處理后,對部分病蟲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產作用顯著,單位面積純收益明顯提高。因此,新美洲星適宜在三門縣油菜作物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