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露 馬立立 胡闊成
一、居家體育鍛煉熱身活動
可聽著音樂進行熱身活動:1.從標準站立位開始直腿體前屈,雙手觸地;2.雙手慢慢向前爬行至俯臥撐位置,始終保持膝關節伸直;3.左腳向前跨出至左手外側;4.左手伸直向上旋轉至最大幅度,再向下旋轉至最大幅度;5.左肘向下壓盡量觸地;6.腿向上瞪起,雙手不要離開地面,兩腿盡量蹬直;7.兩手直臂向上伸起,重心下壓成弓步伸展;8.交換至另一側重復同樣的動作。熱身活動可提升機體的運動狀態,激活身體練習功能,預防運動損傷。
二、居家體育鍛煉學練方法
1.雙人擺臂
目的:發展學生上肢力量,掌握正確的擺臂方法,激發興趣,愉悅身心,培養合作意識。
方法:跟隨節奏漸快的音樂,兩人同向前后站立,后者雙臂前平舉,可適當調整雙臂高度,前者做擺臂練習;或兩人左(右)腳靠攏,弓箭步站立,上體稍前傾,做同側臂一人前擺、另一人后擺的擺臂練習(30″~1′,40~60次/組×3~5組),間歇時間為20″。
要求:前者向前擺臂與視線平行,向后擺臂時肘關節要觸到后者雙手,跟隨音樂節奏加快擺臂頻率。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三的學生。
2.一比高下
目的:發展學生上肢力量、核心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正確對待輸贏的意識。
方法:兩人逆向俯撐一手撥圓物給對方后,迅速用撥物手支撐,另外一只手去觸及自己的異側肩關節處,兩手交替做,看誰做的次數多,輸者做收腹跳5個(20~30″/組×3~5組),間歇時間為30″。
要求:俯撐時控制身體盡量直。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五的學生。
3.“空中打擊”
目的:發展學生反應能力、上肢肌力和腳步靈活性,培養規則意識。
方法:兩人相距1.5~2m,一人手持氣球開始,將氣球拍給同伴,兩人互拍擊氣球。
要求:拍擊速度快,球不低于腰部(30~50″/組×4~6組),間歇時間為30″。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三的學生。
4.投準練習
目的:發展學生上肢力量,提高投擲準確度,激發學生興趣。
方法:在2~3m處放置儲物桶,手持小球(或沙包、紙團)投入儲物桶內,兩手交換練習。也可兩人配合,一人投球,另一人手持儲物桶在移動中接球(或沙包、紙團)(15~20次/組×4~6組),間歇時間為20″。
要求:不越線,快而準。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三的學生。
5.躲閃跳躍
目的:發展學生下肢力量,鍛煉學生靈活應變和協調能力,激發鍛煉的斗志。
方法:兩人合作,一人蹲著持桿從練習者腳下擺過,練習者雙腳跳過桿;跳躍者也可繞圓圈慢跑,持桿者適當轉體跟進,跳躍者在一小圈中跳躍桿2~3次(20~30″,20~30次/組×3~5組),間歇時間為30″。
要求:根據學情桿可高可低、可快可慢,可左可右繞過,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學生。
6.十字跳
目的: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和節奏感,培養家人間的合作能力。
方法:自己或與家人手拉手踏著音樂節拍進行雙腳十字跳,可標注ABCD依次練習,也可一個點上10次循環(20″,30次/組×4~5組),間歇時間為20″。
要求:腳下有彈性,落地輕,踏著音樂節拍。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學生。
7.“不倒翁”
目的:提高學生反應能力和專注力。
方法:兩人相距1.5~2m處,左手持拖把面對錯身站立,拖把在一條橫軸上,一人喊“1——2——跑”兩人交換位置,拖把倒下為失敗,互換角色,也可3人以上圍成圓(順、逆時針)練習(10~15次/組×3~5組),間歇時間為20″。
要求:手持拖把要與地面垂直,喊數可快可慢,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學生。
8.“騎車郊游”
目的:發展學生腰腹和腿部力量,促進親子感情。
方法:自己或與家人坐在凳上手挽手,踏著音樂節拍進行蹬車步練習(20~30″,30~50次/組×4~5組),間歇時間為20″。
要求:選擇節奏感強的音樂,節拍可快可慢,蹬車時兩腿伸直中途不落下。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五的學生。
9.螃蟹搬家
目的:發展學生上肢、腰腹力量和平衡能力,培養學生堅毅的品質。
方法:自己或與家人,用“螃蟹爬”把眼前物品運到2~3m的“家”,再螃蟹爬返回(3~5個/組×4~6組),間歇時間為20″。
要求:練習時控制好身體的平衡,維持穩定。
對象:水平一至水平四的學生。
三、居家體育鍛煉結束放松
聽著舒緩的音樂,根據鍛煉內容選擇適合的放松拉伸,使機體從緊張狀態逐漸過渡到平穩狀態。如在鍛煉“騎車郊游”后的放松練習,可以采用弓式瑜伽拉伸,避免腹部痙攣。
居家趣味體育鍛煉的九種方法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練習的強度和密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調整。在鍛煉過程中加強科學監測,出現胸悶、頭暈、呼吸困難等現象應立即停止鍛煉。女生在生理期要適當鍛煉,腰腹肌類練習盡量不做。練習后要注意拉伸放松。要持之以恒,每天鍛煉時間不少于1h。居家身體練習的方法種類繁多,學生在居家鍛煉時要科學把握好時間、次數、組數,控制好量與強度,在鍛煉過程中以游戲為載體,科學學練,才能真正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御疾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