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艷玲
摘 ? ?要: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住宅建筑,為確保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的質量,必須應加強對結構設計的重視,提高結構設計質量,為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導。文章主要對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設計;質量控制
1 ?引言
住宅建筑是人們生活、活動的重要場所,隨著經濟條件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如今人們對住宅建筑的建設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了諸多新技術、新設備,從而促進了建筑工程建設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推動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建筑來說,建筑施工前,開展有效的結構設計,是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
2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優勢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住宅建筑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原因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有著諸多優勢,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實現了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有效整合。傳統混凝土住宅建筑,雖然使用性能良好,但抗拉強度較低,往往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出現整體結構性能及質量的下降,從而產生嚴重的質量問題,降低建筑的使用壽命,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鋼筋材料雖然有著良好的抗拉性能,但其單一應用,也不能確保住宅建筑的施工質量。而鋼筋混凝土結構,將鋼筋、混凝土材料有機整合起來,可以確保住宅建筑的抗壓性能與使用性能。
其次,結構穩定性較好。對住宅建筑來說,穩定性是評估其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只有確保住宅建筑的穩定性,才能提高住宅建筑的使用壽命及安全性。鋼筋混凝土結構是一種有機結合鋼筋、混凝土的結構類型,穩定性、抗震性能優越。
最后,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較好。與傳統建筑結構相比,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比較簡單,只需要使用鋼筋、水泥、骨料等材料進行施工,施工效率、施工質量均比較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然有著上述諸多優勢,但其施工比較復雜,若是應用不合理,則會影響住宅建筑的施工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視,從而為施工提供有效指導。
3 ?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
3.1 ?地基設計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建筑物,地基穩定性均是影響其穩定性、安全性的關鍵因素。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地基設計的效果,對住宅建筑項目的基礎選型、建筑物的安全性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也關系到住宅建筑項目的建設成本,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基于此,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應高度重視地基設計。我國國土遼闊,不同地區地質條件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地基基礎設計必須有所不同。實際進行地基設計的時候,應模擬所在地區的地基復雜程度,同時充分考慮建筑物的規模大小、使用功能特點等因素,明確地基會給建筑物帶來的影響。此外,也要以地質勘察結果為根據,確定地基穩定性、變形程度、承載力等數據,并參考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抗力限值、作用效應方面的規定,合理地進行地基設計。
3.2 ?混凝土強度控制
對于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來說,混凝土材料的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建筑的整體建設質量。確保混凝土強度符合實際施工要求,才能更好地提高施工質量。基于此,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也要重視混凝土材料的相關設計問題。在對混凝土配比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根據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的實際要求,合理設計混凝土配比,并要開展試驗,對混凝土的性能、強度進行準確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合理調整混凝土配比方案,從而確保混凝土強度符合實際施工要求。
3.3 ?抗側力體系設計
隨著建筑行業蓬勃發展、建筑工程數量日益增多與用地資源面積逐漸縮減之間矛盾的尖銳化,當今建筑高度不斷增加、建筑結構越來越復雜化,高層建筑的數量越來越多。高層住宅建筑對對抗側力體系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因此,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也要重視抗側力體系結構設計。實際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高度,對抗側力體系進行合理、優化合計,以提升住宅建筑的承載力。可以采取組合性抗側力體系,便可以實現建筑結構性能的提高,預防結構失穩現象的發生。同時,通過合理設計抗側力體系,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的可靠性,還有利于減少施工材料的不必要耗損。此外,還可以將橫向墻體、縱向墻體有機結合起來,構成組合墻,以此來提升結構抗側力,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3.4 ?質量問題控制
收縮、蠕變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主要特征。混凝土澆筑后,在凝固過程中,由于受到水分流失的影響,容易發生收縮現象。為控制混凝土收縮,可采取添加膨脹劑、設置施工縫、配置抗裂鋼筋的措施。但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來說,混凝土凝固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收縮力,會對鋼筋結構產生影響,出現抗應力。同時,由于混凝土凝固,鋼筋、混凝土出現抗應力后,若是鋼筋強度不夠,則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發生裂縫問題,甚至影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面對這樣的情況,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抗應力因素,對鋼筋混凝土進行科學配置。對混凝土的物理特征來看,若是其溫度控制在-40[℃]~60[℃]的范圍內,不會干擾混凝土特性,也不會影響混凝土的使用。若是超出這一溫度范圍,則會影響混凝土使用,在設計時,也要針對這一點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
3.5 ?抗震設計
抗震設計也是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若是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達標,則會導致地震災害發生之后,住宅建筑出現坍塌事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基于此,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必須高度重視抗震設計。針對建筑主體進行抗震設計的時候,一方面,應當明確構件變形特點,確定結構變形參數,準確計算變形量,并適當修改原本的結構設計方案,避免結構變形問題的發生;另一方面,應對基礎設計方案進行優化,確保基礎的穩定性,保障建筑整體結構的穩定性。與此同時,重要節點設計過程中,也要展現主體結構的傳力途徑。如,復雜節點處鋼筋設計中,應準確計算鋼筋的承載力,確保鋼筋的可靠性。結構設計中,應根據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的抗震等級要求,做好抗震設計,以確保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中,應高度重視地基設計、混凝土強度控制、抗側力體系設計、質量問題控制以及抗震設計等要點問題,從細節入手,做好每一環節的把控,才能提高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筑結構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 彭少輝.關于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抗震性能的研究[J].四川建材,2019(8):102~103.
[2] 劉晶.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與應用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4):80.
[3] 周祥茵,朱茜,劉東衛,伍止超.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助推住宅產業化發展——解讀國標圖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建筑設計示例(剪力墻結構)》[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7(6):63~68.
[4] 孫德峰.民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探析[J].城市建筑,2020(8):121~122.
[5] 李曉社.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3):78~79.
[6] 李琦.探究民用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優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