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BIM技術能夠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建模技術等進行有效結合,具有可視化、可出圖以及虛擬化等特征,有利于提高造價管理水平。對此,本文首先對BIM技術進行介紹,然后對BIM技術功能進行分析,并結合實例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BIM技術;功能;造價管理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設管理中,在BIM技術的應用中,要求創(chuàng)建建筑工程虛擬化模型,并將建筑項目實際信息存儲至模型中,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施工和運維管理,是一種可視化項目建設管理方式。在大數據時代,二維圖紙指導施工以及管理方式已逐漸被BIM技術取代,因此,亟需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深入研究。
2 ?BIM技術概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通過應用BIM技術創(chuàng)建建筑信息模型,可被推廣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各項活動中,在具體應用中,需廣泛收集工程項目建設的所有信息數據,然后據此創(chuàng)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通過利用數字信息仿真模擬方式,即可全面掌握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類信息,同時還能夠結合施工要求對模型信息數據進行優(yōu)化調整,確保建筑工程能夠高質量、低成本的施工建成。BIM技術的特征包括可視化、模擬化、協調化、完備性以及一致性等,可創(chuàng)建建筑工程集成化管理環(huán)境,對項目建設中的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控制。在BIM技術的實際應用中,能夠對項目建設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和分享,進而為建設管理提供可靠依據,各部門可通力合作,及時處理各類問題,提高項目建設的高效性。
3 ?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功能
3.1 ?數據庫支持
在BIM技術的應用中,數據庫為核心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造價管理中,要求在明確建筑施工特點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BIM系統(tǒng),并設定相關數據,同時還可對各類基礎工程數據進行快速處理,根據根據建筑市場變化形式、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為施工建設提供參考。
3.2 ?計劃功能支持
不同建筑工程的建設特點不同,在不同時間段對于工程造價管理的要求也有一定區(qū)別。對此,在造價管理中,可利用BIM數據模型對工程量進行分解,對分項工程施工時間進行合理預測,同時還能夠對BIM系統(tǒng)中與建筑工程施工相關的人工價格、材料價格、機械設備價格等進行分析,為項目建設制定造價管理計劃方案。
3.3 ?決策功能支持
創(chuàng)建BIM模型,利用系統(tǒng)模擬施工以及可視化等功能,將類似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造價數據作為參考依據,進而對施工過程中的人工費、施工材料造價、機械設備使用維護費用等進行分析,對施工項目造價進行計算分析。在BIM系統(tǒng)的應用中,在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階段,造價信息有一定區(qū)別,對此,可采用分布分項輸出方式,在建筑工程設計階段,遵循限額設計原則,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另外,通過應用BIM技術,還能夠對施工圖紙進行會審,并完成設計交底。在圖紙審查中,通過利用BIM模型,不同單位能夠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包括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以及設計單位等,采用BIM技術進行碰撞檢測,及時處理設計錯誤。
4 ?項目概況
本文以某大型廣場建設項目作為研究對象,該項目總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該工程項目為主體工程為綜合辦公樓,地上結構30層,地下結構3層;另外,裙房功能包括辦公和商業(yè),地上結構9層。該建筑工程建設規(guī)模較大,造價管理方式復雜,采用BIM技術進行造價管理。
5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5.1 ?投資決策階段
投資方在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制定投資決策方案時,可充分利用BIM模型中的財務分析工具,并以項目整體建設方案為依據,對相關參數進行調整,詳細了解基于不同方案的收益指標,進而保證決策階段造價預測的合理性,為投資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在本工程施工中,該綜合辦公樓底商結構中的1層~9層與裙房之間連接,另外,地上結構中的10層~30層均為標準層,同時在該建筑工程頂層設置機房。在該工程項目投資決策中,對于整個建筑工程,可分為兩個部分,并分別創(chuàng)建BIM模型,通過利用計價軟件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估算分析,要求將造價估算結果偏差控制在10%以內。
5.2 ?設計階段
(1)設計概算。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對于造價的影響較大,在工程項目設計概算中,要求對整個項目進行初步設計,將投資估算作為限額提出建設費用,在總概算計算中,要求嚴格依據相關程序,在獲得機關部門批準后,將其作為建筑工程投資額控制的依據,不可隨意更改。在設計概算中利用BIM技術,可在建筑模型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并將修改完成的模型導入至軟件中,制定工程量文件,最后確定概算書。
(2)施工圖預算。在該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采用分布式模型,首先進行施工圖設計,再將圖紙導入至軟件中,進而創(chuàng)建造價模型,通過模型分析套取清單定額,在軟件應用中,能夠自動化形成造價文件。在軟件中可導入文件,提高項目造價的準確性,節(jié)約造價計算成本。
5.3 ?招投標階段
(1)確定標底。在招標前,首先需確定招標期望價格,據此判斷投標報價的合理性。在將BIM技術應用于造價管理時,可根據建筑工程模型獲取工程量信息,同時獲取與市場最接近的價格。
(2)編制招標文件。根據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不同專業(yè)分別開展投標報價,在投標書制作中,需多個工作人員協調配合,而通過利用BIM軟件,可對不同專業(yè)標書進行合并處理,然后指定綜合性標書。通過利用BIM技術,能夠對招標、投標文件進行檢查分析。
5.4 ?施工階段
(1)工程結算。在工程結算中,要求以合同為依據,為業(yè)主辦理已完成清算程序文件,進而補償施工過程中的物資消耗和資金。通過利用BIM軟件,即可形成造價文件,并實現框圖出價,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任意部分的工程量和造價。
(2)變更與索賠。施工變更造價管理難度較大,通過應用BIM技術,工作人員只需操作軟件即可完成復雜的變更工作。另外,在工程變更中,甲方以及乙方可使用同一模型,并對模型輸入成本信息、時間進度、不同施工階段的費用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BIM模型支付進度款確定款項信息,盡量減少索賠。
5.5 ?竣工結算
在建筑工程竣工結算中,如果施工資料缺失,則會造成雙方扯皮現象。通過應用BIM技術進行竣工結算,對于幾何信息、物理信息,均可存儲至BIM模型中,在項目建設中對各類信息數據進行更新。雙方可采用同一模型實施管理,在竣工階段將所有信息數據匯總至模型數據庫中。在對雙方結算進行比較時,也可利用計算機技術仔細核對工程量,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
6 ?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結合實例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了詳細探究。與傳統(tǒng)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方式相比,基于BIM技術的造價管理方式具有模擬化、可視化等特征,可創(chuàng)建建筑工程模型,在工程項目建設的不同階段均可利用BIM技術和建筑模型進行造價分析和管理,提高造價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盧舸.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J].建設科技,2018(1):92.
[2] 張娜.BIM技術在民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領域中的應用分析[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9(5):333.
[3] 郭麗麗.談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9(6):220~221+258.
作者簡介:
賀水萍 (1979—)大專 ,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造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