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學生的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教育是不能完全實現的,家長對學生的教育也是非常關鍵的環節,針對這一問題,學校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但家校合作制度還不夠完善,所以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方式來加強家校聯系。本文就淺談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解決策略進行探究與分析,以供學校管理者參考與評價。
關鍵詞: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
學生的教育問題是我國當今社會中最主要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學生實行教育,家長與學校進行家校合作配合來教育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作為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人物,在教育的過程中家庭與學校的有效互動,對學生的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目前還沒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管理方式,所以應該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家校的合作教學管理方式,確保學生能夠進行良性發展。
一、針對家校合作意識低的問題要明確雙方各自的教育責任
在我國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創新與改革,家長們對學生的教育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視,家校合作作為一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配合下的學生教育活動,被廣泛地應用到學生的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目標是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即使家校合作的目標是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但是其中家校合作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家長的首要任務是能夠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教育好學生,并且能夠積極地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輔助教師能夠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任務,而現如今我國的家庭與學校的邊界往往很不清晰,具有很強的模糊性,許多教師通常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交給家長完成,而且會干預學生的家庭或者是隨意指使家長并且給家長安排許多任務,不利于家校合作的發展。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要提高家校的合作意識,明確雙方的各自教育責任,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愉快地進行教育學習,首先,教師應改變主導的作用,不能總使用為了學生好的借口隨意地指使家長,教師應該尊重家長,并且與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共同來教育學生,消除那些由于教育的不統一而導致的不良影響;其次,教師應該把家校合作規劃到自己的工作目標中,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對學生的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并積極地與家長取得聯系,參考家長的意見與建議,并且能夠開展合理有效的工作,對學生制定出更好的教理念與教育方法;最后,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家校合作理念,引導家長對家校合作的認識,并且使家長明白參加家校合作的優勢,促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校也可以開展并組織一些關于家校合作的活動,使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并給予一定的支持,學習更多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且家長也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由于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學生具有模仿性,對家長的言談舉止也有所模仿,所以家長應注重自身的修養,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
二、針對家校合作關系不融洽的問題要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合作關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當前學校教育的權利正在逐漸地下降,并且家長的素質教育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家校的合作中必須要轉變觀念,學校要與家長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合作關系。教師與家長在進行家校合作的教育活動中要對彼此相互信任,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也要制定一套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的教學計劃,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能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確保學生的良性發展。在通常情況下,家長與教師之間在教育上具有許多的矛盾,這些矛盾會影響到家校合作的效率,所以要在平等互融的合作關系上,彼此之間要進行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合作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案,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營造健康的教育氛圍。教師也要積極地調動家長的情緒,讓家長能夠熱情地參與到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利用家長的身邊資源,通過經驗的傳授與管理,使家長在活動中對于學生的教育進行探討,借鑒好的地方形成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師也要把家長當作是合作伙伴,要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生活環境等因素,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措施,并要學會換位思考,了解彼此的難處,也要有效地了解家長對學生教育的期望,為孩子的發展創造出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
三、針對制度不健全的問題要完善制度健全組織機構
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是保證家校合作的重要前提,其實許多學校建立了家長組織機構,但是由于家長的代表人數少,導致所實施的目的也不夠明顯,大多數班級只采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及家長進行家長委員會的實施,忽略了大部分學習成績較為普通的家長,所以學校要完善制度,健全家長委員組織機構,將家長的合作納入學校的工作目標考核中,采用選舉的方式來選取家長代表,而不是由班級單方面地來指定,使家長組織機構能夠進行良性的循環,確保學生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四、針對家校合作活動少的問題要開展多樣的家校合作活動
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家長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學校應科學合理地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并且讓家長對學校的改革做到理解與支持,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相互合作,促進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師可以采用開辦家長會的形式,將家長集中起來,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家長如何積極地配合,來進行探討與分析,促進了家校之間的聯系,加強了家校之間的合作,并且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與指導,潛移默化地加深了家長對家校理念的認同,使家長能夠采用更好的方法對學生的教育做到管教適度,為學生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并且可以以家校為主要場所,將每家每戶的父母都集中起來,科學地傳授家長們兒童觀以及教育觀,幫助家長從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上認識到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家庭對學生教育的作用。
五、結語
總的來說,家校合作教學的施行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通過舉辦一些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其中,使家長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以及生活活動,促進了教師與家長能夠更好地交流合作,讓家長也走入了校園中,豐富了學生的教育生活,為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很大的基礎,家長也可以在教師的視角下對教師的工作有所理解,也能使教師為家長提供更好的意見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祁潔瓊.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2).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