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防反彈的同時,外防輸入的阻擊戰也在進行。作為中俄經貿大省黑龍江最大的口岸,綏芬河承載著中俄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使命。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風險增加,這個常住人口僅7萬的中俄邊陲小城成了抗“疫”前線。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半場”已經悄然開始。令人沒想到的是,靠近俄羅斯的黑龍江突然成為主戰場。一場“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在打響。
哈爾濱出現跨省傳播
因為出現“聚集性疫情反彈”,哈爾濱近期受到關注。時間回溯到4月9日。1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打破了哈爾濱自2月23日起保持的本土“零新增”紀錄。截至4月21日,哈爾濱本土累計確診病例54例,無癥狀感染者23例。
哈爾濱這一波本土疫情始于4月9日。3月19日,22歲的女子韓某從美國回到哈爾濱后居家隔離。在3月31日、4月3日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解除居家隔離。而在4月10日、4月11日的兩次抗體檢測中,IgM為陰性,IgG為陽性。
《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提到,IgM抗體陽性表示近期感染,IgG抗體陽性表示感染時間較長或既往感染,因此韓某被確定為“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據媒體報道,之后,韓某可能是通過共用被污染環境,傳染給曹某,病毒經過了幾輪傳播,最后通過曾在哈爾濱市二院和哈醫大一院住院的87歲老人陳某君,直接或間接傳染了40多人,包括病友、陪護者,其中包括6名護士和1名醫生,而且病毒還在蔓延。
哈爾濱這一波疫情在4月16日首次出現跨省病例,遼寧撫順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張某華(女,46歲),證實與哈爾濱確診病例有交集,交集點是在哈醫大一院。
據遼寧衛健委4月17日通報,張某華4月1日與弟弟駕車到哈爾濱看望父親陳某君。4月2日,她和弟弟陪父親在哈爾濱醫大一院就診。4月12日,他們由哈爾濱返回撫順。
令人揪心的是,這起感染還有極大風險引發下一宗聚集性感染。遼寧衛健委通報,4月10日,張某華在父親病愈出院后,曾在家中與母親姚某琴、姑姑徐某鳳、姨夫張某龍等一起吃晚飯。而在哈爾濱4月21日新增確診病例中,有4例是陳某君住院期間同樓層同病區的住院患者、有3例為同期間住院患者陪護。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例,為陳某君住院期間同樓層同病區的患者陪護。
如今,跨省病例出現在內蒙古。疑似病例劉某也是哈爾濱在流調中排查出來的,并通過省里向內蒙古方面發出協查函。4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新增本土疑似病例1例,即劉某。4月19日,劉某被轉為確診病例。對此,黑龍江對哈爾濱采取了諸多措施,對哈爾濱市政府進行約談,提出嚴厲批評;第二次成立防控指導組,靠前“督戰”;啟動問責追責機制,對包括副市長、新上任的衛健委主任在內的18名相關責任人進行集中處理。
綏芬河成了抗疫前線
內防反彈的同時,外防輸入的阻擊戰也在進行。
4月10日,一趟從俄羅斯飛抵上海的SU208航班,累計確診感染60例。4月12日,全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98例。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增境外輸入病例單日最高。其中,至少有93例來自俄羅斯。截至4月13日中午,來自俄羅斯的輸入性確診病例至少409例。這三組數據顯示,俄羅斯成為當前中國最大的境外病例輸入地。俄傳染病專家表示,俄羅斯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迎來疫情高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風險增加,被稱為“要用放大鏡才能在地圖上找到”的中俄邊陲小城綏芬河成為了焦點。作為中俄經貿大省黑龍江最大的口岸,綏芬河承載著中俄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使命。
截至4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綏芬河口岸輸入確診病例375例(含1例治愈), 現有綏芬河口岸報告輸入無癥狀感染者26例(含1例治愈)。一時間,常住人口僅7萬的小城成了抗“疫”前線。
根據流調結果顯示,綏芬河口岸境外輸入病例的感染來源,有一部分是境外生活工作環境,且多數是在莫斯科的柳布利諾和薩達沃市場中感染。另外,入境人員在長途旅行中,長時間共處一個封閉環境,又經過幾次乘車、倒車,期間需要進食、飲水,人員之間密切接觸,增加了感染機會。
為了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擴散,綏芬河所有小區進行了封閉管理,實行了“九嚴一保”管控措施。另外,綏芬河邊境線實施24小時巡邏。
4月13日,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正式向各市(地)指揮部下發通知,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檢舉揭發相關問題線索。
根據通知,此次舉報范圍是通過陸路、水路非法偷越國(邊)境進入黑龍江省的人員。對非法越境犯罪線索一經查實,將給予舉報人人民幣3000元獎勵。如邊民自行抓獲并交由有關部門處置的,一次性獎勵人民幣5000元。
該如何守住防線
在俄羅斯之外,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半場”,會不會同時面臨來自其他方向的壓力?
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表示,境外輸入病例帶給我們的壓力會長期存在。但是,接下來具體會是哪個國家,這不是我們能夠預料到的。
曾光表示,目前關鍵要提高發現和檢測的能力。“現在看來,航空交通都已經中斷了,應該加強重點陸路口岸檢疫。另外,就廣州最近發生的事件來看,也需要關注一下在華外國留學生的問題,采取更加嚴格、有效的檢疫、防控手段。”
另外一名國內知名疾控專家表示,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增長、廣泛傳播,我國面臨外防輸入的壓力將在未來一個時期持續存在并不斷加大。我國已經采取了包括暫停外國人入境、減少入境航班、加強陸地口岸管控等一系列措施。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如何有效保持防控措施力度,是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點。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的過程中,有些國家經歷得早,有些國家疫情暴發得晚。未來要防范的重點地區,要根據華人在不同國家、地區的數量和規模以及這些國家疫情發展的情況來綜合考慮。
總之,要密切關注不同國家和地區疫情發展態勢,根據各國疫情形勢、防控能力、華人數量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新華網、《北京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