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燕
由于人員限制,公司在人才培養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為此,陽泉公司打破陳規,改變以前大學生一入職就分配的培養機制,以新員工入職培訓為切入點,制定了新員工入職第一年崗位輪訓制度,使大學生更好了解公司生產運營整體架構和流程,以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人才梯隊建設奠定基礎,同時為其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和后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1.1新入職大學生輪崗培訓的決策與實施背景
近幾年基層調研和大學生座談會反映出一些客觀問題:一方面大學生從事單一工種,知識面窄,不利于人才發展的現象;另一方面在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中人員流動性差,不利于復培養合型人才。
1.1.1社會背景
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新員工入職通常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到真正了解、融入企業則需要一年到兩年的時間。企業方面急于用人,而大學生卻遲遲難以進入角色。公司與新入職大學生同樣面臨諸多困惑。
組織的困惑:
1、新人與周圍同事難以融合;
2、對企業文化難以認同與理解
3、新人缺乏主動性、責任心
4、難以擺脫外來者的心態。
5、缺乏行動力
新人的困惑:
1、陌生的環境,感到無法融入。
2、很多時候不知該做什么
3、有任務的時候缺乏足夠的指導,感到壓力和焦慮
4、現實情況與期望不相符。
5、難以融入團隊,并出現落差感。
1.1.2企業背景
近幾年的基層調研和大學生座談會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從事單一工種,知識面窄,不利于人才發展。大學生畢業分配到崗后一直從事技能工作,由于智力優勢難以發揮,體力不能與一線工人相提并論,在班組工作中缺乏優勢,逐漸失去了工作興趣?;鶎庸芾韻徫挥邢蓿氯藛T缺乏管理才能鍛煉機會,當企業需要管理人才時才開始學習,浪費了入職后學習的黃金時期,降低了員工培養效率。
另一方面,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中人員流動性差,從基層走上管理崗位的大學生對組織整體框架及運營流程的不熟悉直接制約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隨著三集五大的發展,以及狀態檢修,越來越需要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而當前大學生的工作視野及工作能力無法滿足新的要求。
1.2大學生輪崗培訓實施內涵和主要做法
1.2.1內涵:
新入職大學生輪崗培訓方案是為使大學生進入公司后的人才價值翻番,陽泉公司設置全方位、分階段、科學嚴密的培訓。先將校園的書生轉化成優秀士兵,培養出一批符合公司要求的優秀員工,再從中選拔培養出復合型人才,實現每年一批大學生“今日書生,明日棟梁”的轉變。
大學生輪崗是公司對入職新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中重點培養的創新做法。公司制定統一規范,按照定計劃—動員會—入企教育—基層輪崗—大學生座談—階段性鑒定的培訓流程,安排大學生進行半年到一年的輪崗培訓。培訓過程遵循“點、線、面”方式,以“生產運營整體架構和流程”為主線,從理論類、操作類、綜合類三方面入手,依次完成“安規知識、工作流程、理論基礎、基地實訓,分專業現場跟班”為“若干點”的一系列實踐項目學習。
1.2.2培訓實施方案:
大學生輪崗培訓在人資部的總體指導下,充分利用公司、工區、班組三級培訓資源,結合大學生所學專業,在生產和營銷各專業領域實習鍛煉。大學生一周年培訓期總體分成三個階段進行,分為入職期、成長期、提升期三個階段。
公司將17名大學生共分成四個小組先后到8個基層單位開展跟班實習,其中電專業3個小組,非電專業1個小組。電專業大學生輪崗培訓一年,非電專業輪崗培訓半年。
公司制定了大學生統一培訓規范,培訓內容分理論類、操作類、綜合類三部分。理論類以個人自學為主,集中輔導為輔;操作類以基層單位跟班實習,學習了解相關操作技能方式進行;綜合類以公司“周五課堂”形式集中講授。業務培訓方案包括一周安規知識培訓,一周工作流程、理論基礎知識培訓和基地實訓,兩到三周及以上分專業現場跟班實習。各單位在實習培訓流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培訓計劃內容進一步細化制定大學生培訓知識要點,使大學生了解應基本掌握哪些知識點,應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1.2.3培訓流程:
分公司制定輪崗計劃---召開動員會---公司層面入企教育---基層輪崗實習----每季度大學生座談會----分公司階段性實習鑒定。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學生實習座談會,讓學生機會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反饋培訓情況,不斷改進工作。每個單位輪訓后針對制定的知識要點,在單位培訓結束后,組織實習鑒定。由人資部統一出題考試,檢驗學習效果和培訓成果。對于鑒定低于80分的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同時大學生輪訓成績將作為學生正式走上工作崗位的依據
??? 1.2.4培訓規范設計
為了保證新入職大學生的輪崗實習質量,提高大學生盡快適應崗位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企業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依照國網公司“職業能力培訓要求(Ⅰ級)”,制定了《新入職大學生輪崗實習培訓規范》。
按照《國網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規范》使新人員在輪崗期間通過學習達到技能等級I級的水平。遵循“能力必備"原則,從工作領域根據工作要求分析入手,提煉出新員工必備的模塊化培訓課程體系,使培訓工作更具靈活性、針對性,為實現定制化配需提供依據。培訓規范按照能力分總表、**科目能力分析分解表,標準培訓科目及學時、標準培訓科目培訓內容及要點。分以下四個方面介紹。
1.2.4.1制定**專業新大學生能力分析總表
1.2.4.2制定**專業新大學生能力分析分解表
以變電運行專業為例,將變電運行專業新人員將要達到的標準細化,例如基本技能細化為了解變電站各種接線電氣運行方式與熟悉變電一次設備。實習單位變電運行工區按照本《規范》中操作類包括的培訓內容,制定具體的實踐培訓計劃并嚴格組織落實。
1.2.4.3**專業標準培訓科目及學時組成表
對各專業標準培訓科目進行分解,要求達到標準課時。
1.2.4.4**標準培訓科目培訓內容及要點
由專業部門和實習單位統一制定標準培訓科目培訓內容和要點,使培訓教師講課的內容涵蓋知識要點。
??? 1.2.5培訓要求
新大學生進入現場實習前,要按照本《規范》中理論類的培訓內容,以指定的參考書籍為輔助,通過自學的方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公司定期組織集中講解。一個專業輪訓結束后,人資部按照理論、操作、綜合三類培訓內容,組織培訓綜合鑒定考核。鑒定結果將作為正式上崗和月度績效獎金考核的依據。
1.3實施效果
大學生輪崗實習進行兩年,人資部每季度召開三次大學生輪崗實習座談會;并深入各基層單位檢查大學生培訓情況;每年定期對大學生組織閉卷考試,鑒定他們的學習情況。
通過座新員工在談會上的發言、考試試卷以及檢查情況分析,有四方面收獲:一是大學生對輪崗培訓工作積極性很高,對個人幫助很大,能通過學習對公司生產運營整體架構和流程有深刻認識,為其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和后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二是總體上大學生輪崗實習達到培訓基本要求,能基本掌握各專業工區、縣支公司工作職責、流程以及設備運行維護、檢修基本工藝;三是在單位實習時間長的大學生,如在保護所、運行工區輪訓的大學生,能夠正確使用一些安全工器具和作業工器具,進行簡單的運行操作以及保護試驗儀器校驗工作;四是大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但缺乏相關實踐經驗,有必要入職后進行多專業、多單位的輪崗實習,積累豐富的多崗位實踐經歷,為后期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奠定基礎。
通過培訓也體現出一些問題,大學生輪崗培訓效果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學習思路清晰,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聯系實際,掌握較多的設備運行維護職責和流程;有的學生則停留在“教什么、學什么”,不會相互聯系,主動性不強。
附件:
1、變電運行專業新大學生能力分析總表
2、變電運行專業新大學生能力分析分解表
3、變電運行專業標準培訓科目及學時組成表
4、變電運行專業標準培訓科目培訓內容及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