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陳依超,鄭 潔,彭燕燕,王少洪
(1.汕頭市中心醫院病理科,廣東 汕頭515041;2.汕頭市中心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東 汕頭 515041;3.汕頭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廣東 汕頭 515041)
據2018年全球癌癥數據統計顯示,子宮頸癌發病率占惡性腫瘤發病率的6.6%,死亡率居第4位[1]。根據我國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5年全國癌癥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惡性腫瘤中子宮頸癌新發病例數居第6位,占比6.04%,死亡率居第8位,占比3.61%[2]。眾所周知,持續性的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發生的首要和必要條件,HPV檢測及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篩查(thinlayer 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有助于發現早期病變[3-4]。本課題前期研究發現:在汕頭市宮頸病變篩查人群中,單一感染及多重感染最常見的亞型是HPV-52[5],但HPV-52感染在該地區的致病特點,目前尚未見文獻報道。本研究立足于汕頭市人群,分析HPV-52感染在宮頸鱗狀上皮病變中的發病風險,擬為研制針對這一特定人群HPV感染疫苗提供理論依據,并為該市HPV-52感染人群提供診斷、治療及預防的參考依據。
回顧性分析汕頭市中心醫院2015年1月1日—2018年7月31日期間門診、體檢及住院患者同時進行HPV檢查及LCT檢查者37 700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中去除LCT檢查不滿意標本,同時排除有宮頸鱗狀細胞和腺細胞異常4例及188例腺細胞異常標本,只針對子宮頸鱗狀細胞學異常進行相關統計?;颊邽樯穷^本市人群,按照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對其中3 924例進行了宮頸活檢。本研究經過汕頭市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同時行宮頸HPV檢測及LCT檢查?;颊哂诜窃陆浧谌?,取樣前3 d禁性生活,無陰道用藥,無盆浴,充分暴露宮頸,無菌棉球拭凈陰道及宮頸口分泌物,取材采用JUNO一次性使用宮頸細胞采樣刷(北京世紀眾諾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將刷毛緊貼宮頸口,毛刷基底面沿宮頸外口順指針旋轉5圈,取出采樣刷放入SafePath婦科細胞保存液(北京世紀眾諾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推動取樣刷桿的套裝,使刷頭落入保存液中,樣本貼條形碼。
HPV分型檢測采用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基因分型試劑盒(購自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含15種高危HPV,即HPV-16、-18、-31、-33、-35、-39、-45、-5l、-52、-53、-56、-58、-59、-66和-68;6種低危型HPV DNA,即HPV-6、-11、-42、-43、-44、CP8304。HPV標本放入裝有細胞保存液的樣本管中,振蕩器上振蕩20 s,加入SafePath樣本密度分離液,1 080 r/min,離心2 min 15 s,再吸取樣本0.5 mL至離心管中,14 000 r/min離心1 min,棄上清,加入400 μL溶液Ⅰ,振蕩,在沸水或者干浴鍋上加熱15 min。再加入400 μL溶液Ⅱ,蓋上蓋子,振蕩數秒,使溶液Ⅱ充分混勻;室溫下放置2 min,14 000 r/min離心5 min,去上清。14 000 r/min離心1 min,把剩余的殘液吸干凈,然后在室溫下自然晾干3~5 min后,加入60 μL的溶液Ⅲ溶解DNA,在振蕩器上振蕩10 s左右。取上清液進行PCR反應。采用上海生工公司合成的HPV通用PCR引物MY(5′-CGTCCMARRGGAWACTGATC-3′,5′-GCMC AGGZGWCATAAYAATGG-3′,其中 R=A+G,W=A+T,Y=C+T,產物長度為452 bp)。PCR擴增體系為PCR混合液23.25 μL,DNA聚合酶0.75 μL,1 μL模板構成,通過博日PCR擴增儀進行。反向點雜交(HHM-2型醫用核酸分子快速雜交儀)檢測擴增產物與包被有型特異性探針膜雜交結果,采用堿性磷酸酶系統定性檢測從而對21種HPV基因型進行分型檢測。擴增時將反應管放入PCR擴增儀,按照凱普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的人乳頭狀瘤病毒分型檢測試劑盒(PCR+膜雜交法)說明書進行擴增。20℃、10 min;95℃、9 min;95 ℃、20 s,55 ℃、30 s,72 ℃、30 s,72℃、5 min,4℃ HOLD進行擴增,40個循環。雜交結果陽性判讀為雜交條膜上的Biotin對照顯色,同時HPV雜交點也顯色。檢測結果陽性點為清晰可見的藍紫色圓點。如果有一個或一個以上HPV分型點為陽性表示該類型HPV檢測陽性。結果可為單一或混合HPV感染。
LCT采樣同上,離心棄上清液后常溫下用PsP50518制片染色一體機(TRiPath公司,美國)制片。細胞學檢查結果由兩位病理醫師按照伯塞斯達系統(the Bethesda system,TBS)分級標準(2014版)分為:未見上皮內病變或惡性病變(negative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36 442例(96.66%,36 442/37 700)、非典型鱗狀細胞,意義不明確(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714例(1.89%,714/37 700)、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LSIL)147例(0.39%,147/37 700)、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SIL,ASC-H)151例(0.40%,151/37 700)、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01例(0.53%,201/37 700)和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45例(0.12%,45/37 700)。
共3 924位患者進行了子宮頸活檢,病理診斷按照婦科腫瘤病理診斷標準進行分類,由2位婦科腫瘤專業的病理醫師進行閱片。其中診斷為慢性炎癥者1 882例、宮頸LSIL者1 326例、宮頸HSIL者510例、SCC者203例、陰道鱗癌1例、鱗癌合并腺癌2例。以病理活檢結果作為診斷金標準,其中陰道鱗癌1例及鱗癌合并腺癌2例不納入本次統計,本文只統計發生在宮頸部位的單一的鱗狀細胞病變。
使用SPSS 19.0軟件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頻數分布進行統計,構成比和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風險評估采用卡方檢驗2×2列表。
在37 700位患者中HPV-52的感染率為3.55%(1 338/37 700),其中HPV-52單一感染率為65.92%(882/1 338),HPV-52多重(指兩種及以上HPV亞型)感染率為34.08%(456/1 338)。HPV-52多重感染456例中包含兩重感染313例,三重及以上感染143例,兩重感染中排在前3位的亞型依次是HPV-58/52(12.46%,39/313)、HPV-53/52(11.18%,35/313)和 HPV-16/52(11.18%,35/313),見圖1和圖2。HPV-52多重感染者LCT篩查出ASC-US及以上病變患者中,最多見HPV-16/52型,宮頸細胞學HSIL患者中最多見HPV-16/52型。

圖1 HPV-52兩重感染頻數分布

圖2 HPV-52兩重感染細胞學篩查異常分布
宮頸組織活檢結果發現:與HPV-52單一感染比較,HPV-52/16多重感染患HSIL或者SCC風險增加(P<0.01,OR=8.27),并且增加從HSIL發展為SCC的風險(P=0.01,OR=12.65),而包含HPV-52但不包含HPV-16的多重感染與HPV-52單一感染比較,患HSIL/SCC風險(P=0.51)和從HSIL發展為SCC的風險(P=0.41)均未明顯增加。與包含HPV-52但不包含HPV-16多重感染比較,HPV-52/16多重感染患HSIL/SCC的風險(P<0.01,OR=3.36)和從HSIL發展到SCC的風險(P=0.03,OR=1.29)均顯著增加。與HPV-52單一感染比較,HPV-16單一感染患HSIL/SCC的風險(P<0.01,OR=6.93)和從HSIL發展到SCC的風險(P<0.01,OR=41.86)均顯著增加,見表1及表2。

表1 HPV-52多重感染發生HSIL/SCC風險分析
HPV是球形DNA病毒,具有嗜上皮性,基因型眾多,其中40種可以感染女性生殖道,并且存在地域性及種族差異。中國整體人群感染前5位的亞型分別為16、52、58、53和18[6-7]。HPV-52、-58、-16是韓國和我國華南地區宮頸上皮內病變最常見的感染亞型[8-9]。汕頭市與廈門、漳州同屬于東南沿海,地理位置鄰近,具有相同的感染亞型HPV-58、-16、-18[10-11]。同時汕頭又具有本市人群中特有的最常見感染亞型HPV-52。本研究發現HPV-52多重感染常見的亞型分別是HPV-58/52(12.46%,39/313)、HPV-53/52(11.18%,35/313)、HPV-16/52(11.18%,35/313)。從細胞學篩查結果中發現,含有HPV-52的多重感染中,細胞學異?;颊?,尤其是HSIL患者中最多見的是HPV-16/52感染。宮頸活檢結果進一步證實,只要含有HPV-16亞型的感染,無論是與HPV-16單一感染還是包含HPV-52的多重感染,與HPV-52單一感染比較,均增加患HSIL或者SCC風險(P均<0.01),并且增加HSIL癌變風險(P均<0.01)。Bruni等[12]Meta分析顯示 HPV-16、HPV-18是全世界最常見的HPV致癌亞型。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地區HPV感染致癌亞型主要是HPV-16。HPV-52單一感染活檢結果為慢性炎癥或者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者248例,診斷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者43例,只有1例診斷為鱗狀細胞癌。HPV-52多重感染不含HPV-16的患者活檢中為慢性炎癥或者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者135例,診斷為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者29例,無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本研究結果表明無論HPV-52的單一感染與合并不包含HPV-16的多重感染比較主要發生慢性炎癥或者LSIL、HSIL病變,并且不增加患HSIL或者SCC風險,也不增加癌變風險。So等[13]的研究結果中也證實HPV-52引起宮頸上皮內瘤變(CINII及CINI)。
總之,本研究發現HPV-52是汕頭市HPV感染最常見亞型,該亞型主要引起宮頸LSIL或者HSIL病變,當HPV-52合并HPV-16感染時癌變風險增加,應重視HPV-52合并HPV-16患者的癌變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