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波蘭、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于洋 青木 ●本報記者 倪浩 ●任重 柳玉鵬
美國將向波蘭增兵,在目前輪換部署4500人的基礎上增加大約1000人,這是兩國3日達成的《增強防衛合作協議》的主要內容。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表示,這份協議“將增強對俄羅斯的威懾力,強化北約的力量”。對于希望借美軍存在加強“安全感”的部分波蘭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而對于另外一些人而言,這是一碗“甜蜜的苦藥”,因為無法預知美波關系是否會隨著華盛頓政治形勢的變化而降溫。更何況,此舉勢必引發莫斯科的不滿,波蘭已經頻繁以“美國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的頭銜出現在俄媒報道中。不過中國國際問題專家
崔洪建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這次增加的美軍是輪換部署,此舉更多是象征性的。然而,據美國合眾國際社報道,波蘭防長布拉什恰克3日稱,雙方將“很快簽署關于美軍在波蘭常駐的最終協議”。
美方:這是重要里程碑
當地時間3日,埃斯珀發表聲明說,與波蘭的《增強防衛合作協議》談判已經結束。根據協議,美軍向波蘭增派的人員將為陸軍第五軍司令部的前沿單位效力,以及從事情報、監控、偵察等工作。美方還要部署設施,以維持一支旅級裝甲戰斗部隊和一支航空旅部隊的運作。
埃斯珀形容,這是美波關系和跨大西洋安全的“重要里程碑”。合眾國際社援引美國歐洲司令部伙伴關系、安全合作和導彈防御部副主任邁耶蘭3日的表態稱,“一個更深入、更協調的美波安全伙伴關系對于應對當前安全威脅和挑戰至關重要”。
據英國《金融時報》4日報道,波蘭國防部表示,協議將為“波蘭乃至整個地區引入一種新質量的美國軍事存在”。美軍將在波蘭波茲南、波維茲、盧布利涅茨和扎甘等多個地點增派駐軍。美國“THEDRIVE”網站3日稱,五角大樓已經在波維茲以南建立了一個較大的指揮和控制基地,現在它將被一個完整的師級指揮部取代。
近年來,波蘭一直推動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道,兩年前,當波蘭總統杜達向特朗普提議在波蘭建立永久軍事基地時說,要將這一設施命名為“特朗普堡”。今年6月,在波蘭大選前4天,尋求連任的杜達再次訪問美國,要求對方加強在波蘭的軍事部署。而美方一直積極向波蘭出售軍備,包括F-35戰機和“愛國者”導彈系統。
此次兩國公布的協議內容是之前已經披露過的調駐方案,波蘭希望的永久駐軍、興建軍事基地等不在其中。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兩國官員此前就永久駐軍的經費、地點、法律地位等問題談不攏,比如波蘭希望駐扎在鄰近白俄羅斯的東部邊境地區,美國則想選擇在其境內更西邊的位置。
“甜蜜的苦藥”
“甜蜜的苦藥”,波蘭《共和國報》3日這樣形容該協議。報道稱,美軍撤出德國并不意味著柏林的失敗,受損的是整個歐洲的安全。波蘭追隨美國的政策過多地建立在討好特朗普個人身上,華盛頓目前不穩定的國內政治形勢很有可能對兩國未來的關系產生影響。在波蘭社交媒體上,對于這項協議的評價呈兩極化,有人認為這將為波蘭帶來更多安全保障,也有聲音表示,此舉將激怒俄羅斯,引起德國不滿。不到一周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從德國撤軍的具體計劃,共撤出1.19萬名士兵,其中約6400人返回美國,另外5400人調往歐洲其他地方。
俄新社4日援引俄議員普什科夫的話說,有反俄情結的波蘭精英們會為這份協議感到高興。他猜測,核武器說不定也會像美國駐波蘭大使莫斯巴赫此前說的那樣從德國轉移至波蘭。盡管華沙否認該計劃,但美國人所言未必不是事態發展的藍本。普什科夫認為,成為美國在東歐最重要的橋頭堡對波蘭而言未必有多大益處——這不利于它的國家安全。
據俄羅斯《觀點報》報道,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什維特金3日分析稱,美國在波蘭增兵或將導致俄羅斯增強這一方向的軍力。“美軍在歐洲人數越多,后者的安全性就越差。”他說,華盛頓此舉是為了向波蘭提供政治支持,令他們感到“老大哥”在乎自己。俄國防部國際條約管理局前局長布任斯基則強調,美波的最新舉措不會對俄羅斯構成重大威脅,其重要性不應被夸大。
“此事的意義有多大,取決于增加的1000軍力是常駐還是輪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根據北約與俄羅斯1997年簽署的一項協議,前者不能在新成員國永久部署重要作戰部隊,而波蘭是1999年加入北約的。若美軍常駐波蘭,不僅破壞上述協議,同時也對俄構成實質性壓力。波蘭的地理位置更靠近俄羅斯領土“本體”,在德國的駐軍則更接近俄加里寧格勒這塊“飛地”。崔洪建說,美波達成的最新協議顯示,新增兵力是輪替的,“這在更大程度上是象征性舉措,因此現在若形容波蘭是美俄對抗的橋頭堡也不是很準確”。
波蘭做了很多
崔洪建認為,波蘭在所謂“調動大國關系”方面更進了一步。基于國內政治以及提升在歐洲地位的考慮,波蘭正實行一種“邊緣政策”,即一方面盡量全方位接近美國,獲得好處,另一方面加大向俄羅斯要價的本錢。
最近一段時間,波蘭針對俄羅斯的動作不斷。該國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局3日宣布,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處以5700萬美元罰款,因為它未配合針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相關調查。俄羅斯《消息報》4日援引學者的話說,這項決定出于政治動機,波蘭要以此表達對美國的忠誠。波蘭總理莫拉維奇4日表示,華沙沒有強烈的反俄情結,但不喜歡“北溪-2”以及類似項目,歐洲為其提供的資金等于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上周,波蘭、烏克蘭和立陶宛外交部長宣布,建立新機制“盧布林三角”,以加強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合作,并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援引政治學家邦達連科的解讀稱,這是一個反俄“美國附庸國組織”,其主要任務是為了美國利益而阻礙“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實施,并且防止俄與其他歐洲國家和解。
“波蘭正成為美國在北約的關鍵盟友。”美國防務新聞網稱,冷戰結束30年后,許多問題需要重新調整。增派的美軍要部署在哪里?可以指望哪些盟友提高防御水平?北約如何才能最好地保護好其毗鄰俄羅斯的東翼?這些問題的答案越來越多地指向波蘭,在改善其防御姿態和支持美軍重返歐洲方面,“沒有哪個北約盟國比波蘭做得更多”。特朗普曾在6月杜達訪美時特別提到,波蘭是為數不多軍費開支達標的北約成員國,即國防預算占GDP的2%。
美國不斷推動與歐洲盟國在軍事領域加強合作,以遏制俄羅斯。然而,特朗普本人對俄的態度一直在其國內飽受爭議。在此背景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3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特朗普致力于保衛美國,俄羅斯心知肚明”的文章,列舉了一系列美政府實施制裁,在中東局勢、網絡安全等問題上與莫斯科對抗的事例,聲稱華盛頓已對莫斯科展現出“決心”,以求“嚇阻俄羅斯的侵略行徑,捍衛我們的北約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