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嫻 代邦國 黃江濤 杜偉偉 何環山 曲赫選 史懷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奶山羊產業目前在我國被認為是朝陽產業,發展趨勢良好[1]。隨著奶山羊產業的快速發展,養殖場數量和奶山羊存欄數大幅度提升,生產方式逐漸轉向規模化、集約化,糞污排放量隨之逐年增加。據2017年統計,我國山羊和綿羊總存欄量達到2.99 億只,全年排糞量約1.64 億噸,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僅為50%~60%[2]。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對羊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還傳播疾病,影響人體健康,而且將嚴重限制畜牧業發展,給我國農業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3]。因此,羊糞污及時、高效地無害化處理已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陜西省是奶山羊養殖大省,其存欄數、產奶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4],調研陜西省奶山羊養殖場糞污處理情況,提出陜西省奶山羊養殖場糞污處理的若干建議,以期為奶山羊養殖場的糞污無害化處理和進一步資源化利用提供一定參考,希望對陜西省乃至全國奶山羊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調研時間為2019年8—10月。
陜西省關中地區奶山羊養殖場,涉及5 個市縣,分別是寶雞市千陽縣、寶雞市隴縣、渭南市富平縣、咸陽市、西安市。
首先向當地畜牧部門咨詢奶山羊養殖現狀、飼養管理等基本信息,然后實地走訪奶山羊養殖場,“問卷作答式”詢問奶山羊養殖戶糞污處理情況等,并嚴格記錄相關數據信息。
2.1.1 養殖規模
陜西省境內調研的奶山羊養殖場有寶雞市千陽縣的奶山羊養殖場5 個,寶雞市隴縣的奶山羊養殖場7個,渭南市的奶山羊養殖場9 個,咸陽市的奶山羊養殖場6 個,西安市的奶山羊養殖場3 個。渭南市富平縣、咸陽市和西安市飼養的奶山羊品種主要為關中奶山羊,寶雞市千陽縣和隴縣飼養的奶山羊品種主要為薩能奶山羊,個別場飼養阿爾卑奶山羊和其他雜交品種的奶山羊。統計發現,最大的奶山羊養殖場存欄3 040 只奶山羊;根據奶山羊數量(羊只數500 只以下為小型養殖場,500~1 000 只為中型養殖場,1 000 只以上為大型養殖場)劃分,73%的奶山羊養殖場屬于小型養殖場(表1)。

表1 奶山羊養殖場數量及奶山羊存欄量

圖1 奶山羊養殖場羊床材質

圖2 清糞的普通設備和機械設備狀況
2.1.2 羊舍羊床
奶山羊喜干燥,低凹潮濕環境不利于奶山羊的生長,因此養殖場(戶)常稱之為“旱羊”。羊舍羊床是糞污清理的基礎設施,適宜的羊舍羊床能形成局部干燥的小環境,有利于奶山羊的生長發育和提高產奶性能。奶山羊養殖場(戶)根據實地狀況和經濟條件,采用水泥、黏土、磚、木板、竹板、塑料等材質制作羊床(圖1)。調研發現,奶山羊養殖場羊舍羊床多采用漏糞羊床,占比達到60%(表2)。漏糞羊床能減少羊只和糞尿的接觸,使羊體保持干凈,同時便于糞尿的清除,提高勞動效率[5]。地面羊床的材質以水泥居多,水泥羊床的數量占總數的1/3,這種羊床平滑,易清洗、打掃,不易滋生細菌。
2.1.3 清糞設備
羊場機械設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糞污處理的效率和產奶性能。調研發現,與糞污收集和處理有關的設施及機械設備有清糞斜面、自動清糞機、糞污機械傳送設備和固液(糞尿)分離機等。17%的奶山羊養殖場建設清糞斜面,43%的有自動清糞機,17%的有自動清糞后的配備機械傳送設備,13%的有糞尿分離機(圖2)。常見的自動清糞機品牌有上海華電清糞機、恒潤清糞機和富民樂自動清糞機等。自動清糞設備在新建羊場和大型羊場中使用率較高,而小型羊場和老舊羊場自動清糞設備利用率低。
2.2.1 糞污清理方式和頻率
調研發現,糞污清理方式有人工清理、自動清理和人工結合機械化清理。其中人工清理方式居多,占比達到50%;人工結合機械化清理方式居于次位,占比達到40%;采取自動清理方式的養殖場僅占10%。糞污清理常常采用一天2 次,占比為40%(表3)。而不同羊場受到自身設備和人員問題的影響,其清糞次數不同。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使用自動清糞機的羊舍每天早晚各1 次的糞污清理頻率,可以有效保障羊舍的衛生狀況,而沒有配備自動清糞機的羊場在糞污清理方面存在糞污堆積、清理不夠干凈等嚴重問題。

表2 奶山羊養殖場羊床類型

表3 奶山羊養殖場糞污清理頻率
2.2.2 糞污處理方式
羊每年產生的糞便可達750~1 000 千克/只[6]。羊糞便中存在口蹄疫病毒、沙門氏菌等多種微生物,同時也含有大量寄生蟲[7];羊糞中可利用性的營養素N、P、K釋放緩慢,不利于充分發揮肥料作用,不宜直接用于還田[8],若處理不當,其中寄生蟲、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會通過空氣、水體等媒介,污染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在注重環境安全的同時兼顧經濟效益是處理羊場糞污首要考慮的問題。調研發現,羊場中糞污的收集方式主要有自然堆肥和袋裝存儲,奶山羊養殖場多采用的是直接運往堆肥場進行自然堆肥,占比達到73%(圖3)。其中在地上建立堆肥場的養殖場比較多,達到90%,原因可能是堆肥場建立在地上造價低、易處理。糞污清理出羊舍后,半數奶山羊養殖場進行糞尿分離。糞污收集后的處理方式主要有鮮糞售賣、自然堆肥腐熟后再還田、直接還田、微生物菌劑發酵后售賣和自然堆積發酵后售賣等5 種情況(表4)。同時選擇“鮮糞售賣和自然堆積發酵”的奶山羊養殖場居多,占比達到27%。單獨選擇“鮮糞售賣”和“自然堆積發酵”的奶山羊養殖場比例次之,占比均達到17%。
羊糞的質地細密而干燥,富含有機碳化合物,是很好的有機肥料[9]。動物糞便與無機肥的結合使用可以增強土壤有機碳隔離,從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10,11]。適當的處理不僅能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產生經濟效益。鮮糞售賣不需要成本,養殖場(戶)可方便并盡可能地快速處理掉羊舍中清理出的糞污,減小羊場的環境壓力,但不足之處是收益較低,平均每袋(重50 kg)價格在10~30 元?!白匀欢逊e發酵”的糞污處理方式對羊場而言投入少、易執行,已經成為奶山羊養殖場糞污處理的主要選擇方式。堆肥溫度升高至50~70 ℃,可減少臭味,并殺死絕大多數的病原微生物、蟲卵以及雜草種子[12],但是多數養殖場(戶)缺乏科學的堆肥方法,沒有及時翻動而導致溫度過高,堆肥過度,使得有機質碳化進而影響糞肥品質。

表4 奶山羊養殖場糞污處理方式

圖3 堆肥場建立、糞尿分離和糞污收集方式
2.2.3 羊糞經濟效益
羊糞的經濟價值往往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較小,小型養殖場常常在堆肥之后直接自用還田,經濟價值不明顯。羊糞的售價受羊糞質量與市場需求的影響較大,價格不穩定,在5~30 元/50 千克波動。調研發現,根據奶山羊養殖場規模大小,計算羊糞污年收入最低的養殖場(戶)為0.6 萬~0.7 萬元,最高的為8 萬元,存在很大差異。同時發現,有的養殖場(戶)利用當地生活或工業副產品,如中草藥殘渣結合羊糞制作有機肥料,提高羊糞的經濟價值,效益斐然。因此可以推斷,羊糞污的經濟價值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羊糞污及尸體是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生存的載體,特別是羊尸體直接關系到羊場羊只的健康。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影響奶山羊養殖場自身的養殖安全,更容易破壞周圍環境安全,甚至影響場區附近居民的生活[13]。調研發現,奶山羊養殖場對羊尸體處理有3 種方式,即無害化處理、焚燒、深埋。羊尸體深埋在奶山羊養殖場中的情況居多,占比達到90%(表5)。調研的奶山羊養殖場均沒有專門暫存動物尸體的冷凍設施,對于病死動物的收集、暫存、裝運、無害化處理等環節有臺帳記錄的奶山羊養殖場占比達到67%,員工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相應的動物防疫知識的奶山羊養殖場占比為97%,73%的奶山羊養殖場具備對重大疫情發生時的應急方案,具有專車運輸奶山羊尸體的奶山羊養殖場占比為13%(圖4)。養殖場(戶)對常規的傳染病防控都有一個基本認識,但有些養殖場(戶)對病死羊的管理重視不足,數據記錄不全,需要在今后的養殖中加以重視。

表5 奶山羊養殖場死尸處理方式
較小規模和老舊的養殖場機械化率普遍較低,人工清理方式所占比重較大。很多奶山羊養殖場在建設時未能進行合理規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于此類養殖場應考慮改造成本,建議盡早地淘汰或者另外重新選址建設。中等以上規模的奶山羊養殖場基本配備了漏糞羊床和自動清糞機,常常采用自動清糞和人工打掃相結合的策略,一天早晚共2 次即可保證羊舍良好的環境衛生狀況。
由于產業發展的限制,絕大多數養殖場(戶)依然延續傳統的糞污處理方式,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同時選擇鮮糞售賣和自然堆積發酵”,使得糞污處理效率較低,售賣和堆肥只是解決了羊場的污染問題,但經濟價值較低。
養殖場(戶)對羊糞污開發程度不高的原因,一是缺乏意識,認為羊糞價值低,沒有利用價值,往往棄之不顧;二是缺乏開發的科學技術,不能有效地加工處理。但是在調研中,有養殖場(戶)利用羊糞加工有機肥,通過與當地中草藥產業結合,利用中藥殘渣、秸稈等農作物副產品進行適當比例混合,制成有機肥料,并申請有機肥品牌,比常規直接售賣收益更加可觀。同時,自產的有機肥也可以施用于當地果園等,促進當地種植業發展,在解決羊場衛生環境問題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羊糞污的價值,給養殖場(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這種高效益利用羊糞污的方式值得廣泛推廣。
奶山羊養殖場對病死羊基本采用深埋的處理方式,掩埋地點不固定,掩埋深度不確定。這種處理方式極易造成掩埋地水源污染,病死羊尤其是死因不明的羊只存在極大的疾病風險,若是隨意處理,死尸攜帶的病原微生物會增加傳染病的流行[14]。由于病死羊專業化處理需要專業設備和技術人員,一般養殖場(戶)和中等規模羊場沒有技術能力,需要當地畜牧行政部門介入,抽調技術力量親臨現場指導,做好對病死羊的集中處理工作。
當前羊只保險已經在大多數奶山羊養殖場中施行,應當由保險公司在確認理賠后,統一由專車收集處理病死羊尸體,這樣可減少環境污染和流行病傳播。在確定羊只死亡后,若不能立即處理則應放入專門的冷凍設備中,使用后的冷凍設備應及時清理、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污染。把死尸從羊舍運往處理場地時要專車專道運輸,對經過的羊場道路進行嚴格消毒,專車運輸后要及時進行清理、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以免其危害羊只和工作人員的健康。
調研發現,33%的奶山羊養殖場沒有病死動物的收集、暫存、裝運、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的臺帳記錄。這種情況不利于流行病的防控,應當加強宣傳和引導,做好羊尸體處理的各項記錄。對于重大疫情發生時的應急預案也需特別重視,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如布魯氏桿菌病等。
陜西省奶山羊養殖以小型場為主,規?;B殖水平有待加強。羊糞污清理方式較為落后,機械化程度不高;羊糞污處理多采用堆肥、裝袋售賣等方式,收益低;羊尸體處理以深埋為主,需要科學引導進行無害化處理。新建以及大型奶山羊養殖場的機械化程度較高,運營良好,意味著這是奶山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總之,羊糞污高效、及時、無害化的處理,是奶山羊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環境保障,奶山羊養殖場(戶)和當地畜牧行政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并聯結種植企業、有機肥加工企業等開發羊糞污資源,做好奶山羊養殖環境保障的同時,加強羊糞污的高效利用,使得羊場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協調統一,實現奶山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