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 超
(河北省廊坊市農業農村局)
乳房炎是影響奶牛生產的重要疾病之一,會導致奶牛場出現規模性傳染,產奶量下降,造成經濟損失[1]。乳房炎的發病原因:一是奶牛在生產中,機體內進行高效的營養代謝,自身免疫系統應答能力減弱,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下降,導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生乳房炎[2];二是不規范的生產方式也是乳房炎的誘因,如擠奶方式不規范、飼養環境控制不當、疫苗接種不規范等;三是一些不可控因素,如氣候變化、激素調節能力、基因遺傳等也容易造成奶牛乳房炎發生。針對以上情況,規范的奶牛養殖企業,一般都采取注射抗生素的方式進行治療,但處于產奶期的奶牛,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影響整個產奶期的乳品質[3]。因此,如何防控和治療乳房炎,成為了困擾奶牛行業的難題。為了研究奶牛產奶期乳房炎的控制方法,選擇安全藥物人參皂甙對奶牛進行治療試驗,研究其對奶牛乳房炎防治的可行性[4]。
試驗牛群選自某奶牛養殖企業,通過對奶牛進行乳房炎的病情調查,共篩選出78 頭,160 個乳區患有乳房炎的奶牛,進行乳房炎治療試驗。
本實驗室通過熬制的方法從人參中提取人參皂甙,皂甙干燥后磨成80 目的粉末備用。
將78 頭奶牛,160 個患病乳區進行細菌檢查,確定患病乳區的感染細菌種類3 個,按照乳區病菌感染的病癥嚴重情況共選擇了108 個乳區,將癥狀差異不顯著的同一細菌感染乳區分為一組,其中鏈球菌數差異不顯著的36 個乳區,隨機分成4 組;大腸桿菌差異不顯著的36 個乳區分為4 組;葡萄糖桿菌差異不顯著36 個的乳區分成4 組。
每天2 次擠奶后分別用濃度為A(5%)、B(10%)、C(15%)、D(20%)的人參皂甙液灌注奶牛的患病乳區
病原菌的分離鑒定:采集的牛奶樣品,接種到相應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利用菌落分析儀進行鑒定和統計;體細胞數量通過體細胞分析儀進行測定。

表1 奶牛日糧配方

表2 人參皂甙對細菌數的影響
參試奶牛飼料營養配方見表1。
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使用人參皂甙灌注后,乳區的細菌數都有減少,鏈球菌抑制試驗組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試驗組2、試驗組3、試驗組4較試驗組1抑制數量分別高129.18%、137.00%、193.86%(P<0.05);試驗組4較試驗組2、試驗組3分別高28.24%、23.92%(P<0.05);對大腸桿菌的抑制試驗中,試驗組3、試驗組4分別較試驗組1高109.23%、155.57%(P<0.05);對葡萄糖球菌的抑制試驗中,試驗組2、試驗組3、試驗組4較試驗組1分別高26.22%、40.25%、66.34%(P<0.05),試驗組4較試驗組2、試驗組3分別高24.11%、15.68%(P<0.05)。說明人參皂甙注射患病乳區能有效抑制鏈球菌、大腸桿菌、葡萄糖球菌的繁殖。
從表3可以看出,使用人參皂苷治療乳房炎的各組試驗中,體細胞數量出現了明顯下降,隨著灌注的人參皂甙濃度的增加,各組的體細胞數變化量逐漸增大。試驗組4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

表3 人參皂甙對牛奶中體細胞數的影響

表4 人參皂苷治愈率情況
在治愈率的比較中可以看出(表4),試驗組4的治愈率最高,分別較其他各組高163.12%、24.61%、14.48%(P<0.05),試驗組3、試驗組2也顯著高于試驗組1(P<0.05); 4 個組都能有效地治療乳房炎,其中試驗組4效果最好,有效率達到61.34%,分別較試驗組1、試驗組2、試驗組3高74.21%、44.80%、17.26%(P<0.05)。
人參皂甙能夠治療乳房炎的主要活性成分是Rg1和Rg3,其中Rg1可結合到細菌的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上,進而抑制細菌內毒素的分泌,同時Rg1還能夠刺激巨噬細胞吞噬細菌,進而增強免疫應答能力,Rg1還具有阻斷細菌對單核細胞炎癥反應和氧化能力,從而降低細菌感染能力,減輕乳房炎癥狀。而Rg3能夠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殖、遷移,抑制細菌蛋白信號的傳導途徑,降低細菌對上皮細胞的侵害,對奶牛乳房上皮細胞起到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