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績效理念融入當前的預算編制中,實現預算管理與績效管理的有效結合,進一步強化政府預算為民服務的理念。論文對政府會計改革進行闡述,分析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意義,針對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發展途徑提出合理化建議。
【Abstract】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urrent budget preparation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budget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budget serving the peo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overnment accounting reform,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reform.
【關鍵詞】政府會計;預算績效;發展
【Keywords】government accounting; budget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810.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6-0080-02
1 引言
隨著我國預算管理改革與財政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財政預算管理將越來越重視支出有效性。當前,預算管理所面臨的問題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手段進行解決,滿足預算管理與財政發展的要求,對于財政支出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 政府會計改革
政府會計主要用于對政府、事業單位、政黨組織、社會團體等資產狀況及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確認。政府會計制度屬于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結合體,以政府會計制度為基礎的財務報告能夠反映出收付實現制的預算執行進度,同時,又能夠反映權責發生制的財政資金盈余。政府會計的實施會改變行政單位人員的工作思路,對預算執行概念進行淡化,強化成本費用概念。
3 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意義
3.1 促進公共財政體制的完善
有效的預算績效管理能夠對公共財政體制的完善起到促進作用,可以將預算決策作為財政分配的有利依據,從而建立起公共財政框架。預算績效管理會以公共產品供給范圍及財政資金的使用作為著手點,對財政的分配與使用進行強化,確保財政支出范圍的合理性,為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提供保障,進一步實現以效益性作為公共財政的核心,提高財政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另外,預算績效管理針對公共財產的管理具有嚴格的示范意義,通過預算績效管理能夠樹立起財政部門的公共服務與產出意識,提升支出績效。
3.2 提高財政管理的水平
近年來,隨著預算績效管理改革,預算績效財政體制得到完善,制度框架不斷健全,提高了財政管理的合理性與規范性。預算績效管理是效率觀念的進一步拓展與提升,通過客觀的科學指標對績效進行評判,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預算資金運用的有效性,從而提升財政管理的整體水平。
3.3 為績效預算模式的轉變奠定基礎
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出了預算績效管理的階段性任務。通過預算績效管理能夠不斷總結多年來的預算績效管理經驗,逐步形成預算績效管理框架,對管理內容、管理方式等進行豐富,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實用性與指導性。
3.4 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
預算績效管理能夠體現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體現政府工作的方向與范圍,是影響政府組織行為的有力工具。在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下,能夠增強財政部門支出責任意識,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堅持公民為本的服務理念,提升公共服務質量,促進政府個性工作的準確落實,為政府職能履行打下物質基礎,維護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
4 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發展瓶頸
4.1 與預算績效管理相適應的政府會計制度需要完善
新修訂的《預算法》對著政府績效預算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起,雖然將預算績效管理理念逐步融入財政管理中,但是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沒有同步跟進。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政府債務出現快速膨脹,行政成本無法被準確核算。
4.2 缺少專業技術支撐
任何一項改革都需要專業技術作為支撐,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與完善,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及有效的財務信息系統作為支撐。目前,這兩方面的推進仍存在不足。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業務人員必須能夠了解財務專業知識以及會計原理,但是許多會計人員僅憑臨時培訓便開展工作,缺乏有效的專業支撐,導致預算各個環節質量不高。
5 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著手點
首先,從管理理念入手,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在政府的合理引導下,明確劃分部門職能,全面樹立績效理念,由關注投入向關注產出轉變,實現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轉變;其次,從方法上切入,注重結果與產出,完善預算管理方式,通過績效評價提高資金效益,實現成本與效益之間的最優配比。
6 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完善途徑
6.1 構建權責發生制核算制度
在許多發達國家,政府會計改革與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大多是同時進行的,而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與政府角色不斷轉變的背景下,公共領域發生的變革對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預算會計改革的實施。近年來所頒布的財務規則、會計準則、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等都能夠體現出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6.2 科學強化預算編制
在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需要推翻以往的思維方式,以企業的財務管理思維進行預算編制,依據政府治理目標對預算編制模式進行完善,督促企業全員、全過程參與,實現編制、執行、調整、考核等有效結合,以預算編制為起點,提高企業發展戰略水平,做到承接戰略、編制上報、審查平衡的連貫實施,對工作重點進行明確,構建行為約束制度,實現通過預算績效管理促進政府部門的履行能力提升,通過工作成效提升預算編制水平,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6.3 加強對政府財務報告的應用
權責發生制會計制度的實施為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奠定基礎,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會提供全面、整體、系統的信息。利用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可以進行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由于不同單位的財政報告成本績效分析指標存在一定差異,所以要結合各個行業的職能與特點進行設置。成本績效分析指標體系要充分考慮政府運行成本、資產負債率、信息透明度等指標。
6.4 推進財務制度改革
在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要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改革,明確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定位,建立單位預算會計制度,形成以決算報告為核心的政府預算會計體系,實現財務制度與政府財務會計準則的有效銜接。
6.5 加強新時期會計人才的培養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分析,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推進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息息相關。一直以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核算方式過于單一。在政府會計轉型階段,對預算績效管理人員的職業判斷力、業務處理能力、財務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對現有預算績效管理人員要加大培訓力度,培養高端會計人才,促使會計管理人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預算績效管理的精髓,將預算績效管理理念融入現實工作中。
7 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發展趨勢
績效預算已經成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政府職能轉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將績效預算擴展到政府活動的綜合評價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預算績效將會成為政府審計的重要監督手段,及時發現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績效監督報告制度進行全面完善,提高政府工作的嚴謹性。
8 結語
在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全面落實政府預算績效管理是我國政府治理完善的重要途徑。為了全面落實這一舉措,一定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地方經濟發展特點為基礎,從戰略層面對相關配套制度進行制定,實現制度科學合理化、政策落實有效化、資金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楊玲,李定清.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預算績效管理的瓶頸及路徑選擇[J].商業會計,2020(3):16-20.
【2】劉國永,蒙圓圓.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技術標準體系建設路徑探究[J].中國財政,2018(11):6-9.
【3】楊志安,邱國慶,郭矜.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的實踐考察、國外經驗及實現路徑[J].財政監督,2019(09):48-53.
【基金項目】基于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優化研究,編號:19JC036。
【作者簡介】潘燕晶(1987-),女,甘肅定西人,講師,從事會計核算及財務報表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