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奪取脫貧攻堅戰決勝年,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義。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經濟上行壓力加大,全國物價總水平高位運行,對價格宏觀調控進而對價格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論文對穩定物價、推進價格改革、深化價格形成機制、價格信息的發布手段等進行論述,對價格監測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分析。
【Abstract】The year 2020 is the end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China, and also a decisive year in battling against poverty. It is of special an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basic stability of price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epidemic situation, the world economy is in serious recession, the upward pressure of domestic economy is increasing, and the overall prices level of the whole country is running at a high level, which imposes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prices macro-control and thus prices monitoring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ces stabilization, the promotion of prices reform, the deepening of prices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release means of prices information, etc., and actively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prices monitoring work.
【關鍵詞】經濟;價格;監測;形勢
【Keywords】economy; prices; monitoring; situation
【中圖分類號】F726.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6-0156-02
1 穩定物價任務更加艱巨對價格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是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這不僅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也始終是包括價格監測工作在內所有價格工作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面臨的國際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也依然較多,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的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做好價格調控、守住民生底線、深化價格機制改革工作將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任務。
1.1 世界經濟發展充滿變數帶來的不確定性
各國經濟的存量博弈不斷爆發貿易摩擦和貿易沖突,加之需求不振,全球經濟面臨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問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顯著加大了全球經濟上行的壓力,據世界銀行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在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依然較高的同時,主要農產品進口數量迅速增長,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態且呈現明顯擴大態勢。這種建立在國內糧食產量實現近年連續增產背景下的進口增加,也就意味著導致價格上漲的供給瓶頸制約已由國內轉向國外,國內需求往往拉動國際價格,國際價格又對國內價格形成持續影響。
1.2 農產品供需格局新變化帶來的不穩定性
隨著人口總量的增長、居民膳食結構的改善、現代食品工業的振興和飼料工業規模的擴大,我國農產品總需求量將繼續呈現剛性增加。在需求持續旺盛的同時,我國的糧食、蔬菜、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供給格局也相應地發生了調整變革。
第一,糧食供給由“南糧北調”轉向“北糧南運”。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糧食主產區為遼寧、河北、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西、湖南、四川、河南、湖北、江蘇、安徽、黑龍江共13個省份。近年來,全國76.2%的糧食產量、80%以上的商品糧、95%以上的調出量均來自上述13個糧食主產省。其中,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的小麥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已高達62%;吉林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玉米生產、儲備和商品供給省份;黑龍江則為全國最大的粳稻、大豆生產和商品供給省份。我國糧食生產地域重心北移且日益集中,主銷區需求缺口不斷擴大的格局早已形成。
第二,蔬菜供給由“近郊為主”逐漸轉向“優勢產區”。蔬菜具有生產的專業性、集中性和消費的普遍性、均衡性特點。隨著蔬菜消費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我國蔬菜生產正在由傳統方式向適應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季節、不同熟性的現代生產方式加速轉型,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生產布局不斷優化,優勢產區逐步形成,呈現栽培品種互補、上市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徹底改變了固有的“近郊為主、遠郊為輔、農區補充”的產銷方式。
第三,我國是世界豬肉消費第一大國,2010-2018年,每年消費豬肉均超過5000萬t,豬肉是我國居民肉食的主要來源,在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業的整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總體仍處于數量增長為主、集約化程度較低的狀況,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使得生豬養殖業的盈利水平呈現周期性波動,對行業發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我國農業生產基礎比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主要農產品的供求關系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抵御農產品價格周期性波動的機制也處于逐步建立完善的階段,糧食生產在高基數上保持穩定發展的難度上升,耕地減少、淡水資源緊張的約束,干旱、低溫、洪澇、疫病等災害呈現多發頻發重發態勢,這些都可能引起一定時期、一定范圍的價格波動。
1.3 生產要素成本上漲推動帶來的不可逆性
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我國已經進入長期性價格上漲壓力的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導致的人口紅利逐步喪失,勞動力、土地、資源、環境等要素價格上漲推動的社會產品生產成本上升,將是物價進入上升通道不可逆的主要推手。隨著農業勞動力價格的不斷上漲,其對農產品價格及CPI的傳導作用正在累積并逐漸增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的傳導靈敏性在逐漸上升。
面對上述形勢,為了加強價格調控,價格監測工作必須增強針對性、前瞻性、有效性。既要對重要商品價格進行常規監測,又要做好緊急情況下的應急監測工作;既要及時捕捉價格異常波動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的情況,還要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進行跟蹤監測,特別是一定要做好價格預警工作,及時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為宏觀調控穩定物價贏得時間、占得先機。
2 推進價格改革更加艱難對價格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推進和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性選擇,而價格改革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方面。四十年來,我國改革發展所取得的突出成績之一,是確立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初步建立了能夠較好反映資源要素供求關系、利于配置效率提升的價格體系。
應當清醒地看到,在市場已經成為資源配置基本方式并起決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價格改革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隨著社會各方利益訴求的不斷多元化,價格改革的時間和空間約束將進一步增強,將面臨更為嚴苛的審視、承載更為厚重的期盼、觸及更為深層的利益,為政府出臺價格改革政策的時機、方式、路徑、力度和相應的配套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對價格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 價格形成機制更加復雜對價格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已經由傳統的成本、需求等具體供求關系擴大到貨幣供應、資本市場、投機炒作、心理預期、地緣政治、自然災害、疫病傳播以及媒體報道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織,使得國內價格變動的全球性特征、結構性特征、短期性特征、突發性特征、金融性特征更趨顯著,使得政府宏觀調控和價格監管面臨新的困難、新的挑戰。“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因此,作為政府宏觀調控和價格監管重要手段和基礎工作的價格監測,就要把挑戰和困難估計得更充分、更艱巨一些,把應對措施和政策準備得更周全、更完善一些,進一步增強做好價格監測工作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做到一葉知秋、防患于未然,保持高度警覺,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4 價格信息傳播更加開放對價格監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價格監測工作需要積極應對價格信息發布主體多元化、信息傳播媒介網絡化、信息競爭全球化等挑戰。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強調價格監測信息也是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用于調控和引導市場價格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更要強調價格主管部門一定要把價格政策的制定和信息引導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會商協商,形成合力努力占領價格信息制高點,掌握價格信息的“話語權”和“主動權”,要在繼續利用好政府網站、電臺、電視臺、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也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傳播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價格監測情況和重要商品價格分析預測信息,并積極探索編制、發布蔬菜、生豬等重要商品價格指數,這不僅對加強通脹預期管理和輸入型通脹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創新價格管理方式、更好地調控好已經放開的商品價格、保障我國公平參與國際競爭也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簡介】趙永金(1975-),女,甘肅金昌人,經濟師,從事價格宏觀調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