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
2019 年,綏化市從嚴治黨,查處教師違規違紀案件 39 起,處理教師 43 人,追究責任領導 12 人。完善了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開展中心組學習 6 次;局黨組書記做專題黨課 2 次,組織 546 名市直教育系統黨員開展“學習強國”線上學習活動專項巡察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干部作風明顯轉變。持續推進“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設,向省教育廳推薦德育典型經驗 5 個,獲國家宋慶齡獎學金 7 人。創建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 46 所,省級足球特色學校 33 所。全市申報勞動教育省級示范縣 1 所,示范校 41 所,組建了 31 人的全市家庭教育專家團隊,申報家庭教育試點校 20 所,申報國家級心理健康特色學校 4 所,省級心理健康特色學校 4 所。積極推進研學旅行實踐教育活動,創建試點縣 3 個,試點校 20 所,國家級研學基地 1 個,省級研學基地 4 個。新建公辦園 8 所,公辦園增加至 161 所,普惠性幼兒園525 所,在園幼兒總數達到 4.34 萬人,占總在園人數的 63.4%,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上升到 83.5%。
出臺了《綏化市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全市交流校長 118 人、教師 1630 人。深入實施普通高中探索高考綜合改革實踐路徑項目,省級項目 8 個、市級項目 17 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其中有 26 項實現了“一次也不用跑”,利用學籍管理網絡平臺聯網,學生轉學實現了“不見面辦理”;大學生助學貸款實現了手機APP 辦理。
強化骨干教師培養,打造名優教師梯隊,向省里推薦“十百千”名師培養人選 171 名。參加“國培計劃”和“省里培計劃”教師 1000 多人次。市政府出資 20 萬元表彰獎勵全市優秀教師、校長標兵 100 人。加大教師補充力度,全市補充特崗教師 821 人,公開招聘教師 544 人。全市累計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資金 4.33億元,新改擴建學校 16 所,采購教育教學設備 13.4 萬臺套。投入信息化建設資金 1467 萬元,新接入互聯網學校 157 所,新建多媒體教室 357 間。全市資助貧困學生 46858 人次,發放資助資金 3443.87 萬元。駐村工作隊積極研究推進產業扶貧項目,籌資建設純凈水廠,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在電商平臺銷售貧困戶農畜產品,每戶實現增收1000多元。建立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共同加大校園周邊環境治亂力度,切實維護了校園周邊環境秩序。全年處理信訪舉報案件 100 余件,妥善解決市長熱線咨詢投訴類問題 12 個,確保了教育系統安全穩定。
2020 年重點工作安排: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領導。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切實強化“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不斷加大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力度,強化學校黨組織建設,注重抓好民辦學校黨組織建設。強化黨內監督,嚴格紀律審查,嚴肅查辦各類違規違紀案件。
努力辦好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繼續踐行“四零承諾”,推行“陽光分校”“陽光分班”,進一步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入學政策,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權利。 落實控輟保學責任目標,繼續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程。強化教學管理檢查,抓好各學段質量均衡發展。有序增加普通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市直普通高中學校實施擴招。深化教學改革,做好高考綜合改革前期工作。切實減輕學生課外負擔,開展學校課后服務,化解“三 點半難題”,實現減負與提質“雙贏”。
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教育評價機制,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建立科學的評價導向,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合理規劃建設城鄉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完善就學保學機制;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培養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宣傳、教育、考核、監督、獎懲五位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全面實施名校長領航工程和名 師培養“十百千”工程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進一步健全教師補充機制,積極推進“縣管校聘”管理 改革,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
大力提高教育發展保障水平。嚴格執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全面落實“兩免一補”等扶貧助學政策。推進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和應用。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配齊配強人防、物防設施設備, 加強師生安全教育,提高防護能力,確保平安校園水平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