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俊
摘 要:文章以風景油畫意境美感為核心,分析風景油畫意境美感的組成元素,對風景油畫意境美感進行深入解讀,總結風景油畫意境美感的主要特征,促進風景油畫的持續(xù)性發(fā)展。
關鍵詞:風景油畫;意境美感;解讀
基金項目:本文系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校級課題研究(Ycszkt201911)成果。
風景油畫作為一種技術性極強的繪畫方式,將寫意和寫實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并具有較高要求的觀察力。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一種融合過程,創(chuàng)作者的繪畫技巧和個人能力是在長期鍛煉中形成的,無須過多理論知識,也不需要框架知識體系,僅僅依賴于人、意境和價值美感。為了更好地理解風景油畫,要深入分析風景油畫中的意境美,對其意境美進行深入解讀,進而加強對風景油畫的認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下,探究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分析與解讀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風景油畫意境美感的組成元素
(一)藝術家自身元素
藝術家是風景油畫的創(chuàng)造者,而在風景油畫作品中可以直接反映出藝術家的主觀認識、思想情感、審美取向、價值觀念、高尚品格等,風景油畫作品作為橋梁,促進藝術家和欣賞者之間進行情感與觀念的交流,進而為欣賞者帶來美的享受或是心靈的沖擊和洗禮。一幅充滿著意境美感的風景油畫,會提高藝術家和欣賞者間的交流質量,更容易向欣賞者傳達出風景油畫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進而給觀賞者帶來美的享受,更可以促進欣賞者心靈的升華。由此可見,藝術家自身因素匯集成為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藝術家通過風景油畫來表達個人修養(yǎng)與做人品格,這也是藝術家展現(xiàn)自我的一種方式。
(二)民族題材
在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選擇怎樣的題材直接會影響到主題表達與意境詮釋,而我國風景油畫一般都含有民族意味,這種民族意味題材,本身就是一種意境,例如,崇山峻嶺上的松樹、寒風中的梅花以及遼闊草原。很多藝術家偏愛民族意味與民族色彩的題材,這種風景油畫可以讓欣賞者陷入沉思中,進而形成各種主題的意境,塑造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
(三)造型語言
在西方風景油畫中多以點、線、面為造型語言,而中國風景油畫主要以線造型為主,畫線中略帶有書法意味。在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可以將西方油畫的造型語言和中國油畫的造型語言進行結合,形成以線造型為主、以書入畫的風景油畫造型特征,帶來一種中西結合的造型特點,使得風景油畫凸顯東方神韻。
(四)色彩搭配
在色彩搭配上,西方風景油畫主要依靠于色彩學與光譜學基礎,更加傾向于光源色、環(huán)境色對物體本身固有色的影響,注重塑造風景油畫中色彩冷暖和明暗間的關系。而中國風景油畫在色彩運用中,主要依托于主觀色彩,藝術家一般會通過色彩來表達自身情感,在色彩使用中延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運用主觀色彩,進而服務于意境美的表達和詮釋。
(五)透視肌理
西方風景畫創(chuàng)作中的透視具有極強的科學性,而中國風景油畫主要以散點透視為主,這一透視方式有利于表達全景。藝術家可以促進二者的結合,加強畫面空間關系的塑造和表達,又可以表達出全景意境,而筆墨中的干、濕、濃、淡、點、染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朦朦朧朧、又虛又實的意境美感。
二、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的深入分析
在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形成的意境美感絕不是單一元素凸顯的,而是多個意境美感的元素合理利用而形成的,具體可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一)情感與風景的融合
風景油畫意境美感的表達中,藝術家往往會通過所描繪的風景來表達個人情感,將個人情感和風景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得大自然景觀包含著真實情感,個人情感滲透進描繪的風景,以實現(xiàn)情景交融的效果。與此同時,藝術家會對所描繪的風景含有真摯的情感,體會到此情此景的真諦,進而有效烘托出風景油畫中的意境美感,創(chuàng)造出具有深刻意境的風景畫作品。例如,在崔國強《黃土農家》的風景油畫作品中,可以看到,通過對黃土農家的描寫和刻畫,可以表達出藝術家對黃土農家以及黃土山川的喜愛之情,表達出藝術家對大自然的贊美與追求。
(二)空間安排的合理性
在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除了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景觀中,還利用平面空間的合理分割進行情景交融表達意境。在畫面中要對選擇的風景和景物進行合理的取舍,通過對各個景物的合理布局安排,對入畫的風景進行平面分割,保證空間布局的合理,積極分配整個畫面面積,進而達到畫面風格和風景意境的營造。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將主要景物放置在畫面的核心位置中,使得觀賞者可以一眼看到這個景物。各個景物位置要強調主次,要合理安排畫面中的近景和遠景,層次分明,進而保證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的關系和諧。例如,吳冠中先生的風景油畫作品《雙燕》以白墻為主要景物,以門窗、倒影為次要景物,通過次要景物來凸顯主要景物,合理安排畫面空間布局,進而有效表達出帶有東方風情的畫面意境美感。
(三)造型與色彩的搭配
在風景油畫整體布局中,以點、線、面為主要造型語言,很多中國藝術家將線造型融入到風景油畫中,以凸顯景物空間體積感,使得整體風景油畫作品呈現(xiàn)出中國文化特有的氣韻美。例如,在蘇天賜先生《春的韻律》風景油畫作品中,通過對線造型來描繪描繪春天的竹子,可以表達出春天竹子特有的蒼潤與遒勁,通過神似書法的線條來營造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意境,形成充滿韻味的意境美感。除此之外,中國風景油畫強調造型的意向性,難得可貴的是這種意向性存在于似與不似之間,主要是表達作品的意境。將這種造型方式應用在風景油畫中,不僅可以表達出風景油畫的意境,還有利于強調藝術家的思想情感,便于欣賞者理解藝術家的意圖,提高風景油畫意境美感的強烈性。
(四)虛實關系的協(xié)調
在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中國藝術家更加側重于虛實關系的協(xié)調和處理,通過虛景和實景間的對比,形成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意境美,促進虛向實的轉換、實向虛的滲透,而形成幽遠而深邃的意境美感。從本質上看,風景油畫中的意境美感表達主要依賴于這種虛實關系的處理,這主要是因為虛和實本身就帶有一種辯證性關系,二者間無明確界限,可以凸顯出風景油畫中很多的對比關系,包括有與無、濃與淡、多和少,通過虛實的結合,可以表達出風景油畫中無窮無盡、豐富多變的意境,頗帶有祥和與幽深的意境美感。例如,吳冠中先生在《魯迅故鄉(xiāng)》這一作品中,通過對近處的實景和遠處的虛景進行合理安排,使虛景和實景形成明顯的對比,包括明暗的對比、有無的對比、濃淡的對比,進而凸顯出江南水鄉(xiāng)祥和、寧靜而悠遠的意境美感。
三、基于藝術家的視角解讀風景油畫作品中
表達的意境美感
(一)中西結合的藝術理念
就目前而言,很多藝術家在進行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都會以中西結合為藝術起點,以呈現(xiàn)出豐富多樣的藝術作品,包括林風眠、吳冠中、蘇天賜等藝術家。最早倡導中西藝術融合的要追溯到蔡元培,他對中國近代美術的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他曾說過,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入手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畫最早源自于臨摹,而西方畫最早來自于寫實,西方藝術家比較側重于自然科學,這就使得美術作品大多都是描寫實物,在東西文化融合的時代下,我們要吸收別人的長處。這一融合理念對林風眠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在《東西藝術之前途》中明確表示西方藝術在形式構成中更強調客觀性,反而造成整體作品由于形式發(fā)達而欠缺情緒表達,而東方藝術在形式構成中更加注重主觀性,反而造成整體作品由于形式不發(fā)達而無法呈現(xiàn)出情緒上的表達。通過中西方的結合,彌補由于形式過于發(fā)達而缺少情緒,或是由于形式不發(fā)達而無法表現(xiàn)內部情緒的現(xiàn)狀,這一理念對中國藝術的復興產生很大的積極作用。受到林風眠調和中西理論的影響,蘇天賜一生都在堅持中國本土文化的結合,以構建帶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油畫風格。
(二)別具一格的造型方式
造型是風景油畫藝術作品的基礎,我國古典繪畫主要從“形”和“神”的辯證發(fā)展中形成了造型意識。北宋蘇軾“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而明陸師道在《跋畫》中說:“寫生者貴得其神,不求形似。”徐渭說:“不求形似求生韻。”他們共同表達出追求傳神而又不脫離物象基礎的繪畫方式,通過“形”的不確定性來凸顯“神”。通過對中國古代畫論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畫不注重形似而更多傾向于“形”外的“神”的刻畫。這一造型思維就注定中國風景油畫強調感受而非方法,而西方風景油畫在造型理念中繼承了理性分析,以科學態(tài)度為核心,更加側重于對形的闡釋。在風景油畫的意象塑造中,將中國繪畫造型規(guī)律和形神辯證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不似之似”“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繪畫思維方式。
(三)凝練的寫意語言
中國風景油畫中強調筆墨的運用,具有筆法的書寫性,風景油畫意象塑造中,受到西方印象派和表現(xiàn)主義的影響,將表達情感的筆觸和中國書畫韻味有效融合,營造出風景油畫的寫意性和表現(xiàn)性。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畫和書法中都含有表現(xiàn)力極強的線條,通過合理的用筆和用線,依托于中西結合的藝術理念,以筆法運用和筆下線條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情感,形成凝練且簡約的寫意語言。例如,在蘇天賜的風景油畫中,樹干與樹枝轉折變化多端,疏密分布有序,寫意筆觸凝練。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的分析與解讀,總結出情感是意境的基礎,情景交融便于情感的抒發(fā),使得景物帶有極強的情感色彩。在風景油畫意境塑造中,要促進情感與風景的融合,保證空間安排的合理性,做好造型與色彩的搭配,處理好畫面中虛實的協(xié)調關系,進而塑造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
參考文獻:
[1]陳炘嫣.談風景油畫的創(chuàng)作[J].大眾文藝,2019(16).
[2]盧建云.論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J].藝術評鑒,2019(5).
[3]李艷萍.論中國風景油畫意境美的構成元素與表現(xiàn)方式[J].內江科技,2018(9).
[4]張璐.中國意象風景油畫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8.
[5]張鋒.論風景油畫的意境美感[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8(4).
[6]易志敏.對當代中國風景油畫中寫意精神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
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