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平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及時轉變自己的角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班級教育管理的成功與失敗。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生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認識到,在日常教育管理活動中應適時進行角色轉換,是做好管理工作與教學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班級工作;思想教育;良好情緒;言傳身教;凝聚情感
一、把良好情緒帶到課堂上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很難把班主任的角色和授課教師的角色絕對分離,有時難免把教學中的情緒帶到班級管理中去。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它既不利于自己的教學,也不利于自己的管理。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大都不愿意班主任在其授課時間內處理班級管理中的事務。他們認為這不僅耽誤了他們的學習時間,更重要的是破壞了他們的學習情緒。所以,有的學生對班主任在授課時間內處理班級管理的事物表現得愛理不理。學生更不能忍受班主任在授課時流露出在班級管理中產生的不良情緒。如果自己的班上發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事,班主任的心情肯定不好。在授課時,絕對不能帶著那份不愉快。因為教學內容與你的不愉快毫不相關,應注意此時自己授課教師的角色,全心全意把課上好。如果自己的課堂上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作為教師應盡快把它處理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全心全意地上課,讓精彩的課程內容來感染學生,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班主任應充分的認識自己授課教師的角色和任務,并適時進行角色轉換,才能得到學生廣泛的尊重和愛戴。
二、平等對待每個學生
任何班級中,都有一些思想上進、學業優秀、處事乖巧的學生,他們能在自己擅長的某些方面為班級增光,他們能領會老師的意圖,并遵照執行,還能為老師的教學和管理提出良好的建議,為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獻計獻策,并身體力行,所以我們對這部分學生寵愛有加。也應該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可是,我們在寵愛哪些優秀學生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對另一部分學生的關系和愛護。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一個班級中總有一部分學生游離在離老師較遠的地方,他們很少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認為老師心目中只有那一部分優秀的學生而沒有他們,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對同學產生嫉妒心理,就容易犯錯誤,有時他們還故意搗亂來引起老師的注意。這時老師如果不理解他們,不對他們進行耐心的、友善幫助,而是橫加指責,他們就會產生越來越濃厚的反感情緒。隨著反感情緒的加劇,他們就會在課堂上、在班級中故意搗亂,增加我們教學和管理的難度。所以,我們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在寵愛一部分學生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對另一部分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公平第對待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是老師人格力量的最好體現。
三、校紀班規與言傳身教相結合
每個學校都有校紀,更有班級規定。我們根據相關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對學生教育管理,要求他們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是天經地義的,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我們的要求之一。在對學生的管理中,我們最常用的方式是說服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明白他的責任和義務,讓他明白他的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的要求,是否符合做人的基本準則,讓他明白他的思想和行為會受到人們的贊賞或是鄙棄,讓他明白做一個誠信、善良、勇敢上進的人會給他的未來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老師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先做到,要求學生遵守紀律,老師就率先垂范;要求學生衣冠整潔,老師就不能不修邊幅;要求學生不用不文明語言,老師就要做到語言文明;要求學生不吸煙、酗酒,老師就不能吸煙、酗酒。這樣,久而久之,老師的思想、行為、語言就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從自發模仿到自覺學習,從而使學生健康成長。
四、用信任凝聚學生情感
老師信任學生,是得到學生信任的前提。我們安排下去的工作和作業,的確應該放心讓學生自己去做,應該相信他們有能力把工作和作業完成好。但是學生終究學生,能否很好地堅持下去,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些效果能否讓人滿意,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都不應盲目樂觀,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信任學生的同時,我們不應放松對他們的督促與檢查。如果老師只是安排下去,不注意隨時去督促檢查,而要求學生任何時候都要把事情做好,往往是很困難的。就拿班級衛生來說,學生在剛進校時,往往都是很聽話的,該讓他們做的衛生一般都令人滿意。但如果班主任長期不到場監督,難免有些學生會偷奸耍滑,甚至逃避不做。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多次,那些肯干的學生會覺得是吃了虧而去效仿偷奸耍滑的學生,最終導致班級衛生臟亂的現象。時間長了,同樣會讓一部分學生不服氣,產生抵觸情緒,最終造成混亂的結果。
讓全體學生思想一致,才能事半功倍地把班級工作做到最好。由此看來,信任學生把班級工作交給他們去完成,班主任再適時加以督查指導,提供有效的指導方法,這樣既能把班級工作做好,又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負擔,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五、對學生的教育要因人而異
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要關心學生的身心監看尤其是心理健康。所以,在工作中應注意觀察學生,通過觀察我們可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優點、缺點和心理健康狀況。當我們發現了學生的優點時,應該大力表揚和鼓勵。這樣做不僅能在班級內形成健康向上的風氣,還有利于老師的教學和管理,而且也能讓學生逐漸養成健康的心理,對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的養成會在悄然無聲中產生巨大的力量。面對表揚,幾乎每個人都能接受,因為人都喜歡聽好話。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心平氣和地接受說服教育的。所以,對學生的說服教育應持慎重的態度,不要簡單、粗暴,要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
在說服教育之后還應該關心他、重視他、鼓勵他,分析學生造成不良因素及思想根源與具體錯誤行為的關系,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昌海,張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從班級抓起[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2)
[2]張春曉.班級管理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學園,2016,0(7)
[3]劉春苗,徐東昊,崔征.發揮班主任管理者作用 創建優良班集體[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