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倚
摘要:目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不斷的發展與研究的過程中,逐漸實現了人們思想的解放。自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進程,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邏輯。并且在中國歷史進程和中國人民心理歷程上得以充分表現。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僅是學術的意義。更多的是關系著一個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導向,縱觀中國歷史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我國社會主義構建完成的體系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筆者首先說明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概述,然后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與擔當現實做以最后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命;擔當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當下人們研究科學建立世界觀和方法論參考的理論知識,在引導人們認識世界和對世界創新的重要理論體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淀,是人們思想的結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具有不同的應用價值,并且能夠與時俱進,在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概述
(一)創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性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長期受到蘇聯哲學的影響,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貌并沒有完整的體現出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當代中國的發展上,實現哲學創新理念義不容辭。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代表著時代,是無產階級的實現自身價值和全人類解放的真實寫照。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在不同的時代提出相關的理論體系[1]。通過多方面的辯證主義幫助人們的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人們解決現代中國和世界上的重要問題。
(二)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成果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有革命的主題逐漸向發展的主題轉變,自中國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社會的發展呈現一片和諧勢態。這一時期的產生使得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時段。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核心價值觀在我國的哲學界的以重新的審視,并且進行了細分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科學的實踐中,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曾經的說明較少的問題逐漸被重視起來,并且進行深入的剖析。中國的眾多哲學春雨過后,如同竹筍般的破土而來,例如:文化哲學、價值哲學、經濟哲學等,它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時代相關問題的闡述,同時推進了哲學的創新。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眾多哲學共同發展下,與此同時,也使得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得以豐富。在中國的眾多領導人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人們生活的根本點。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表現在實踐和理論的相互結合,在我國的發展和建設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與擔當現實
(一)推動文化整合,加強話語權
從目前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在發展中國文化的同時需要參考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文化的傳播。在中國歷史發展中,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有著濃厚的文化特色。在歷史的長河中挖掘符合當代環境的文化資源進行宣傳,讓全世界注意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進而穩固中國的世界地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與中國的文化、生活、科學方面更好的融合,加快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二)根據實踐思維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主題
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的期間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理論。在結合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提出的多快好省這一發展的理念,在我國現實的發展中還存在一定的困難[2]。在當今的時代,我國的發展呈現快速的發展的形勢,并且逐漸實現生活上的溫飽,逐漸擺脫貧窮的落后局面。在中國當今的形勢下,將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理論作為參考,說明中國現有通過哪些資源進行發展,如何發展,以及建立什么樣的目標,最終實現多快好省的這一現實意義。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生產的多方面角度進行科學論述,充分表明中國的發展能夠實現跨越式的轉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對科學技術的重點把握、創新、發展,在科學技術實踐生產中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3]。
(三)通過實踐思維掌握國內外和諧的戰略方針
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建立和諧的社會需要人們共同的努力,并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全球的大環境中,和諧發展始終是各國共同的目標。如今,各國之間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在處理利益矛盾,穩定各國和諧發展的這一問題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從國內的發展形勢來看,在我國的信仰、政治、文化等方面依然存在著歷史遺留的矛盾以及新矛盾的產生,在問題的處理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國內人民的支持。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的目標上,需要進一步借鑒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參考。現階段,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在國際復雜的環境這面對的問題越來越錯綜復雜,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國內和國外的和諧發展制定有效的和平方針。
結語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科學性和理論性的完整體系,在面對重大的現實問題時能夠結合實際進行科學的理論闡述,并且能夠勇于創新,中國快速的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哲學引導。雖然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中國哲學以及傳統的哲學存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但是,都能從中找出共同的契合點,在這些共同點上互相通融,豐富彼此,為我國實現和諧社會主義道路鋪墊堅實的基石。
參考文獻:
[1]孫正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與擔當[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9(06):4-7+154.
[2]羅建文,李晗琦.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應有的使命與境界[J].青海社會科學,2019(02):19-27+37.
[3]車明懷.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J].西藏研究,2017(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