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佳
摘要:黨的十八代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政論文成為海外各界人士了解中國的窗口。《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作為向世界展現中國的外宣材料,每年出現的新詞熱詞翻譯顯得格外重要。本文以胡庚申提出的“三維”轉換為切入點,分析《報告》中的詞匯特點,并尋求最佳的翻譯策略和技巧。
關鍵詞:政府工作報告;新詞;中韓翻譯;生態翻譯學;三維轉換
譯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傳播效果,好的譯品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因此,筆者從生態翻譯學角度探究《報告》中出現的新詞熱詞韓語翻譯,力求傳播效果最大化,提升可讀性。
一、生態翻譯學概論
生態翻譯學是胡庚申于21世紀初提出的翻譯理論,它著眼于“翻譯生態”的整體性,從“翻譯生態環境”的視角,解讀翻澤過程、描述譯者與翻譯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聚焦譯者的生存境遇和翻譯能力發展[1]。
胡庚申基于基于該理論,進一步確立了“三維轉換”的翻譯方法,“三維”分別是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語言維”關注的是翻譯的文本語言表達,強調原語和譯語應該在詞匯、文體、風格和語用等方面保持協調與一致。“文化維”關注的是兩種不同語言文化內涵的傳遞,關注語境效果。“交際維”關注的是原語體系里的交際意圖是否在譯語體系中體現出來,是否正確、完整地傳遞給譯文讀者。[2]
二、《報告》新詞熱詞分析
每年《報告》中都會出現新詞熱詞,通過研讀《報告》發現今年的熱點詞匯主要集中在民生和發展兩個方面。民生方面有“六保”“六穩”“打贏脫貧攻堅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發展方面有“兩新一重”“留得青山,贏得未來”“誰能干就讓誰干”,此外面對當前時局,政府也為鼓勵民眾,讓民眾更加充滿信心,出現了“生命至上”“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充滿希望”等詞匯[3]。
三、“三維”轉換視角下《報告》中的新詞熱詞韓譯探究
(一)語言維的轉換。語言維的轉換指的是譯者需要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形式進行適應性選擇轉換。漢語和韓語分屬不同語系,兩種語言的語言特點自然不同。譯者需要適應兩種不同語言的生態環境,在翻譯過程中做出選擇。
原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今年我國乃至全世界討論的焦點話題。通過查找平行文本,發現韓語中“衛生”一詞使用的是“??”,其他詞匯采用直譯的方式即可,最后譯為“?????? ??”。
原文:脫貧攻堅。該詞有多種譯法,最初筆者將其翻譯為“?? ?? ”“????”“???? ”“????”,隨后譯者在韓國網站搜索上面幾個詞的相關信息,“????”在韓網中使用次數最多。根據汰弱留強原則,最終將譯文敲定為“????”。
(二)文化維的轉換。文化維的轉換指的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關注雙語文化內涵傳遞與闡釋的適應性選擇”。身為譯者應熟悉中韓兩國的文化特性,關注原語文化和譯語文化在性質和內容上存在的差異,在進行原語語言轉換的同時,關注適應該語言所屬的整個文化系統。
原文: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摘帽”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詞匯,如果直譯成“摘掉帽子”則令韓國讀者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因此可以采用意譯的方式,譯為“?? ????? ???? ?? ??”。
原文: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一攬子,是指對各種事物不加區別或選擇,包攬一切。根據釋譯發現該詞語與“???”詞義最為接近。通過考證發現“???”可以形容經濟政策。最終將譯文定為“??? ?? ?? ??? ?? ??”。
原文: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
政論文中經常出現“應X盡X”的格式,由于韓語中并沒有這類詞語,如果采用直譯的方式,顯得不地道。因此筆者采用意譯的方式,既傳達了原文的含義,同時也考慮了讀者的立場。譯文:???????? ??? ??? ??? ??? ??? ??? ??? ??.
(三)交際維的轉換。所謂“交際維轉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關注雙語交際意圖的適應性選擇轉換,關注譯文是否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以及獲取和原文讀者類似的閱讀感受。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要求譯者除進行語言信息的轉換和文化內涵的的傳遞之外,還要把選擇轉換的側重點放在交際的層面上,關注原文中的交際意圖是否在譯文中得以體現[4]。
原文: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六保”和“六穩”是當前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也是翻譯的重點和難點。“六保”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是工作著力點。“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是主要工作目標。因此在翻譯此類縮略語時,采用釋譯并舉的方式,才能使譯文更加適合譯入語的生態環境。
六保——6?? ??(????·????·????·?? ? ?????·?? ? ???? ??·???? ??? ??)
六穩——6?? ??(??·??·????·??·??·????? ??)
原文:兩新一重。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翻譯時同“六保”“六穩”翻譯方法相同。
兩新一重——????(2?? ?(新)??? 1?? ?? ????, ??(兩新): 5G ??? ???? ? ?? ?? ??? ‘?? ??? ??? ?? ??? ???? ‘?? ??? ??, ??(一重):??·?? ? ???? ???? ? ‘?? ??? ?? ??)
四、結語
生態翻譯學理論為翻譯研究打開了新的大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詞熱詞翻譯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翻譯生態環境做出適應性選擇的結果,基本實現了原語生態與譯語生態之間的平衡。譯者依據“汰弱留強”原則和“三維”轉換法,使得譯文符合韓語表達習慣。
參考文獻:
[1]胡庚申.生態翻譯學:建構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人民網.彰顯人民情懷!看政府工作報告那些“新詞”“熱詞”“暖心詞”,2020.05
[4]胡庚申.生態翻譯學的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J].中國翻譯,2011.02
[5]胡庚申.從術語看譯論-翻譯適應選擇論概觀[J].上海翻譯,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