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鳥說

《證券基金投資咨詢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發布,對基金業來說意味著基金投顧業務將有章可循,前期試點也將逐漸轉為常規。
近期網上流行一張“股民段位圖”,展示股市投資者的進階之路。
盡管只是一個段子,但也說明了一些道理:摸索了一圈之后,結論就是要借助專業的力量。對非專業人士來說,高階方式其實是精力投入少、長期收益好。善用 FOF和投顧這兩種工具,就是較好的選擇。特別是基金投顧,曾經是高凈值人群才有機會享受的專業基金投資顧問服務,現在正在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
基金投顧時代起航
隨著去年《關于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發布,基金投顧進入公眾視野。公募基金的歷史長期年化收益率其實并不低,但因頻繁操作、資金錯配、高買低賣等原因,很多投資者并未分享到這一收益。毫無疑問,投顧制度有助于解決“基金賺錢,基民虧錢”這一困局,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行業內其實早有公司推出過類基金投顧業務,但大多數組合收益實在可憐,并沒有體現出太多資產配置的作用。時隔多年,基金投顧再次進入大眾視野。特別是自從去年下半年基金投顧試點開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選擇讓專業的基金投顧“接管”自己的財富管理。
基金投顧服務為什么受歡迎?業績表現或許是更直觀的原因。例如,首批試點機構中上線較早的中歐基金水滴投顧。它的前身是“水滴智投”,早在2017年就已上線投入運行。而水滴投顧2019年12月20日正式上線。運行時間雖然還不長,但基本實現了預期風險與收益目標。
水滴投顧將投資需求分成四大類:要花的錢(現金+)、保值的錢(理財+)、生錢的錢(財富+)、養老的錢(水滴養老),四類錢對應四種投資周期和預期收益,家庭財富的流動性和保值增值期望雙面兼顧。
其中,現金+系列采用貨幣基金打底,短債和純債基金增強的策略。上線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4%,最大回撤是0.05%,實現了超過貨幣基金的預期收益。如果不是特別強調流動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貨幣基金的替代。
理財+系列的理財+1號,采用固收+策略,穩健債基打底,少量權益增強,在嚴控波動的前提下追求資產穩健增值。上線以來累計收益2.95%,同時最大回撤低于1%。其風險/收益特征可以對標理財類產品。
財富+系列的財富+3號,主要投向主動偏股型基金,依托中歐主動管理上的優勢,精選優秀管理人,追求長期超額回報。組合回撤年化收益率在--31.63%-57.01%。自上線以來截至5月18日,累計收益率超過12%,實現了對業績比較基準的大幅超額收益。
再例如,華夏財富旗下華夏查理智投。該投顧業務自2019年12月正式上線,截至2020年3月20日,大幅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獲得的超額收益明顯。而且權益優選組合的年化波動率小于滬深300指數,同時期組合最大下跌幅度小于滬深300指數,呈現了更好的抗跌性能和分散風險的特征。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投顧
到目前為止,全市場已有18家基金投顧試點機構。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投顧機構,這又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難度甚至要高于選基金。相比于公募基金,投顧機構的公開信息更少,信息更為不對稱,且相互之間還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
作為業內最早的一批基金組合主理人,筆者管理基金組合已近4年。基金組合賬戶與投顧制度是非常接近的,所以總結近4年的經驗,筆者認為挑選基金投顧機構有6個要點值得關注。
一是是否真正全市場擇基。基金投顧機構需堅定地站在投資者這一邊。如果大量選用基金公司內部的基金,則容易蛻變為以銷售為導向。這一點可以看出投顧機構的站位高度。
二是策略邏輯是否清晰完善。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投資者需求眾多,從現金管理到做超額收益的全股票。要考察對各類風險/收益需求劃分是否清晰,匹配的投資策略邏輯是否完善。
三是管理運行團隊是否可靠。不管是智能投顧還是人工投顧,各種策略和組合最終還是靠人在管理,需要進一步考察背后開發和管理這些策略的團隊是否可靠。
四是是否達到預期風險/收益目標。花錢找投顧,最終目的是為了賺錢。如果收益不滿意,說再多也是沒用的。需要考察其歷史業績是否達到設計的風險/收益目標。
五是投顧服務是否體貼周到。投顧投顧,三分在投,七分在顧。優秀的投顧服務,應該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最困難的時候能堅定持有,告別“追漲殺跌”,從而穿越周期,實現預定的收益目標。
六是投顧服務費是否低廉。選擇投顧機構是有管理費的,一般是按日計算,定期(或贖回時)計提。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管理費較低的投顧機構。
關于投顧服務費用,我們要理性看待。投顧服務費一直是一些投資者踟躕不前的原因。對這一點大家要逐步理解和接受。投顧團隊進行日常管理、優選基金、做大類資產配置,其行為創造了價值,理應受到尊重。對于不具備專業能力的投資者來說,這實際上是購買了一項專業服務,產出是資產的保值增值。
投顧業務主要涉及3種費用:申購費、贖回費和投顧費。申贖費用大家都比較熟悉,所以關于投顧,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投顧費用。就目前開通投顧業務的公司來看,投顧的服務費是按投顧賬戶資產凈值計算,每日計提,持有期間內按每半年收取,剩余收費區間不滿半年的,在贖回時收取。
由于基金投顧會采用不同的策略,因此每種策略管理難度不一樣,投顧服務費也有所區別。例如,中歐基金的水滴投顧費用基本都是5折起。折后水滴投顧現金+類是0.09%,理財+類是0.225%,財富+是0.15%至0.4%。
總體上看, 曾經僅面向超高凈值人群的私人理財服務,現已是廣大投資者悅納的財富管理方式。如今,又恰逢互聯網發展的東風,金融+科技使投資顧問能覆蓋到每位普通投資者。特別是基金投顧堅持全市場擇基,有專業的管理團隊,有完善的策略邏輯,不失為投資者較為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