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亮
(山西霍寶干河煤礦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1600)
霍寶干河煤礦在2 號煤層中布置的2-105 工作面位于一采區,西北側為F13 斷層,西南側為一采區三條大巷,東北側為小河村保安煤柱邊界,東南側為下張端斷層,如圖1。2 號煤層平均厚度4.2m,傾角2~10°。直接頂砂質泥巖厚度為6.4m,直接底砂質泥巖厚度為1.1m,基本頂、底均為中粒砂巖。

圖1 2-105 工作面井下關系平面圖
2-105 工作面的2-1051 回風順槽和2-105 巷切眼已經掘進完,開始掘進2-1052 進風順槽。2-1052巷由切眼向外反掘,反掘設計長度456m,斷面設計為矩形,掘寬5m,凈寬4.8m,掘高3.8m,凈高3.7m,毛斷面19m2,凈斷面17.76m2。2-1052 巷掘進初期,巷道頂底板及兩幫圍巖變形嚴重,兩幫移近量為530mm,底鼓量為235mm,頂板移近量為210mm。
通過井下跟現場工作人員溝通和下井實地考察可知,霍寶干河煤礦2-1052 巷反掘支護不利條件如下:
(1)2-1052 巷頂底板巖性為砂質泥巖,屬于軟弱巖層,遇水后圍巖變形量大。
(2)2-1052 反掘巷道因其工作面2-1051 回風巷和切眼掘進完還未穩定又開始從切眼端開始向外反掘2-1052 巷,造成2-1052 反掘巷道圍巖應力集中[1]。
(3)2-1052 巷未按質量標準施工,部分錨桿、錨索預緊力不合格,且支護參數設計不合理,掘進到100m 時,巷道底鼓嚴重,頂板下沉量達210mm,巷道頂板存在網兜現象[2]。
2-105 巷道優化后的支護采用錨網梁+點錨索聯合支護。
頂 部 每 排 為7 根Ф22×2500mm 左 旋 無縱肋螺紋鋼錨桿,配合7 孔錨梁、長× 寬×厚=150×150×8mm 壓 制 蝶 形 墊 片, 間 排 距為800×900mm;頂部錨索為“三·三”布置點錨索,間排距為1700×1800mm,錨索規格為Ф21.6×8200mm,配合300×300×14mm 拱形高強度錨索托板,采用2 條CKb2340 和3 條Z2360樹脂錨固劑錨固。所施工錨桿、索均垂直于巷道輪廓線。頂板鋪設5600×1000mm 的菱形網,網搭接100mm,每隔100mm 采用16#聯網絲聯接兩道,每道擰緊不少于3 圈。
幫部每排每幫采用5 根Ф20×2000mm 左旋無縱肋螺紋鋼錨桿,配合5 孔3.4m 錨梁、長×寬×厚=150×150×8mm 壓制蝶形墊片,間排距為800×900mm。采用1 條CKb2340 和1 條Z2360 樹脂錨固劑錨固,錨桿設計錨固力為70kN,錨桿螺帽扭矩不小于300N·m。幫部鋪設3400×1000mm的菱形網,網搭接100mm,每隔100mm 采用16#聯網絲聯接兩道,每道擰緊不少于3 圈。如圖2 所示。

圖2 2-1052 巷錨桿、錨索布置圖
通過對2-1052 巷表面位移監測[3],得到圍巖移近量如圖3 所示。測點1 和測點2 頂底板移近量和兩幫移近量變形趨于總體一致,兩幫變形量大于頂底板移近量[4]。兩幫移近量最大值為265mm,較原掘進初期兩幫變形量減少了50%;頂底板移近量最大值為200mm,其中頂板最大下沉占頂底板移近量的55%,為110mm,較原掘進初期頂板下沉量減少了47.6%。

圖3 2-1052 巷圍巖移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