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 要:在全國政協第七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上,圍繞“打贏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戰”這一主題,委員們與國家民委、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互動交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鄉是湖北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以紅土鄉為例,論述了湖北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對策。
關鍵詞:脫貧攻堅;脫貧;紅土鄉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050-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12? ? ? ? 文獻標志碼:A
1? 紅土鄉貧困現狀
紅土鄉位于恩施市東南部,距州府110 km,總面積228.72 km2,轄11個村和2個社區(其中10個貧困村、3個非貧困村),有1.5萬戶居民,共4.6萬人。2018年紅土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為4 845戶,共15 919人,全鄉綜合貧困發生率為12.29%,民生欠賬多、貧困人口多、脫貧基數大、脫貧任務重是主要的鄉情。
2? 對策建議
2.1? 抓“五基”補短板
2.1.1? “兩個強化”發揮黨建引領,筑牢發展堡壘
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紅土鄉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圍繞“兩個強化”,為筑牢基層戰斗堡壘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1)強化硬件設施。建好規范化場所,為進一步促進基層黨組織、黨員和群眾功能的發揮提供陣地保障。同時,嚴格按照“能者上”的用人標準強化隊伍管理,選優配強班子。
(2)強化政治教育。為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教育、監督、管理黨員,發動、凝聚群眾功能,紅土鄉以“夜學”“支部主題黨日”為載體,深化“兩學一做”等政治教育,讓基層黨員干部常思貧困之苦、常議脫貧之策、常問扶貧之效,工作作風進一步扎實,涌現出了黃世宗、寧峰等8名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和2個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1]。
2.1.2? “三級聯動”完善基礎資料,造好發展底冊
為切實規范、統一扶貧檔案資料填寫,實現手冊、系統與老百姓實際情況的“三統一”,2018年5月紅土鄉以指揮部、尖刀班、幫扶干部“三級聯動”的形式率先在全鄉范圍內開展基礎資料大整治工作。
2.1.3? “四個抓住”搞活基層治理,凝聚發展合力
(1)抓住關鍵少數。抓住關鍵少數,充分發揮黨員干部、能人大戶、鄉紳賢達的宣傳帶動作用,激活基層治理活力因子。
(2)抓住問題少數。為打通提升滿意度“最后一公里”,紅土鄉針對基層治理中的“叛逆角色”“不滿分子”實施“倒排擊破”。根據各村實際情況擬出倒排清單,實現責任到人。鼓勵尖刀班干部運用“四個一”工作方法上門化解矛盾,即上門打掃一次衛生、上門解決一個問題、上門吃一頓飯、上門談一次心。花時間傾聽老百姓心里的“憋屈話、牢騷話、意見話”,尋找不滿根源,解決實際問題,增進干群感情,變“生冷硬”為“貼心人”[2]。
(3)抓住鄉風引領。加強群眾教育,開展“幾最”評選煥新風。通過“最不衛生”系列評選活動將人居環境整治落實到村、戶,通過扶貧領域“最佳”系列評選活動樹立脫貧榜樣,通過“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弘揚當地好人好事。
(4)抓住法制震懾。結合掃黑除惡等專項舉措,加快推進基層治理法制化。紅土鄉致力于構建鄉政府有法律顧問團、村(居)有法律顧問、網絡有法律宣講員、每戶有法律明白人的“四有”工作體系。
2.1.4? “五個堅持”狠抓基礎產業,增強發展后勁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為著力破解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農民增收乏力的難題,紅土鄉立足“五個堅持”抓產業,充分增強發展后勁。一是大力招商引資,堅持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帶動引領作用,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三是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四是堅持農業品牌化發展方向,五是堅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2.1.5? “六個確保”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發展環境
一是確保項目計劃必要式立項,二是確保項目資料清單式管理,三是確保項目進度周報式監測,四是確保項目質量標準化實,五是確保項目資金規范式撥付,六是確保項目效果口碑式好評[3]。通過以上措施,有效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紅土鄉發展環境。
2.2? 嚴“機制”強管理
抓“五基”是主要工作內容,嚴“機制”是制度紀律保障。為確保扶貧工作扎實開展,紅土鄉深入推動作風管理,使干部有飽滿的精神狀態。
2.2.1? 健全體系,精準調度
紅土鄉脫貧攻堅工作指揮有力、安排有序,已經形成了“1211”指揮體系,即1個指揮集體、2個辦公室(指揮部辦公室、扶貧領域作風專項治理辦公室)以及產業發展等11個專項工作小組的運行體系。
2.2.2? 常態“回頭”,鞏固成效
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扎實開展“回頭看”工作,對已出列村擬定短板清單,差什么補什么;推進水、電、路項目,由專班、尖刀班、村民代表共同監督,確保基礎建設項目保質保量如期完成。
2.2.3? 嚴明紀律,加強督辦
強化執紀監督,把領導到位、干部到位、作風到位、紀律到位、工作到位、整改到位情況作為督查重點。紅土鄉紀委2015年11月至今已黨紀處分20人,誡勉談話25人,約談60人,發布督查通報16期,形成執紀監督問責的高壓態勢,扭轉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的不良傾向[4]。
2.3? 轉變方式,建立利益紐帶
精準扶貧工作剛開始時,部分幫扶干部以為走形式、送錢送物就能完成扶貧工作。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等靠要”思想的滋生。紅土鄉部分貧困戶反映一些幫扶工作存在送錢送物現象。要切實轉變送錢送物的幫扶方式,到幫扶貧困戶家中談心,了解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和所面臨的困難,為貧困戶制訂有針對性的幫扶規劃。
2.4? 通過技能培訓,提高自身能力
貧困戶之所以貧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家庭人口少且年紀較大,二是單人獨戶無發展動力和技能,三是與周圍群眾關系不好,四是家逢巨變無力承擔經濟壓力。因此,要對這部分人加強知識、能力等方面的針對性培訓,努力提高貧困戶創造財富的能力。
2.5? 通過教育扶貧,消滅貧困基因
對于山區來說,大多數貧困群眾文化素質偏低,山區的貧困父母仍然強烈堅持“要致富,讀好書”的理念。但部分貧困家庭子女對讀書的興趣不大,對通過讀書改變生活現狀的認識不深,因此出現“因貧輟學”的問題。
2.6? 通過豐富文化生活,助力脫貧攻堅
要大力發展鄉村兩級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貧困和非貧困群眾的業余生活,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情操。目前,紅土鄉成立了民間文藝演出隊并經常演出,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黨耀升.兜實兜牢脫貧攻堅民政保障底線[N].中國社會報,2020-05-14(003).
[2]枕戈待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N].滁州日報,2020-05-14(001).
[3]祿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N].定西日報,2020-05-14(003).
[4]貴霞.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J].科技風,2020(14):235.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