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劉達天 歐陽博文 陳泓冰 燕東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度不斷加強,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體育產業的興起能促進農村經濟進一步增長,改變農村現有的經濟結構,帶動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體育產業;農村經濟;產業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06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近年來,農村地區的市場體制逐步建立,產業結構不斷完善。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在農村地區不斷發展,成為農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參與最廣泛的社會活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對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1]。
2? 體育產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體育產業自身的性質、發展規模以及運轉狀況,決定了其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一定地位。農村居民生活條件逐步改善,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所提供的極具使用價值的體育商品,滿足了農村居民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目標,已經發展成為改善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主要產業之一。同時,體育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產生的產值逐年增加,產業規模以較快的速度擴張。這主要是因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后,可供分配的收入增加,用于購買體育用品的開支增加,促進了體育產業在農村的迅速發展。體育產業在農村興起也與人們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息息相關。體育產業作為服務產業中的新興產業,其主要作用是在滿足群眾娛樂需要的同時,促進身體健康,這也是其在農村具有廣闊前景的原因[2-3]。體育產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有效改善了農村居民就業難問題,使得農村居民不用外出務工也能獲得收入,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 體育產業發展對農村經濟產生的影響
3.1? 體育健身興起促進農村居民消費增長
體育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是群眾參與度最高的社會活動。體育運動的發展代表了人類的進步,體育運動的競技精神一直激勵著人類拼搏向前。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體育運動逐漸從競技模式轉變為娛樂化的社會活動,開始成為群眾的日常活動。體育活動不僅能幫助人們放松心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增強身體素質,同時在塑造個人的性格、提升自我品質、鍛煉個人意志、增強抗壓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團體體育運動能培養團隊協同合作的意識[4]。體育產業在農村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地區在體育方面的消費增長速度。由于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以及生活方式轉變,村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對于體育消費方面的需求也明顯提升,農村地區體育消費增長促進了體育產業在農村地區的發展壯大。
3.2? 農村經濟發展加快了體育產業化進程
體育產業在農村地區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速度較快,在農村地區的發展領域不斷擴大,已初具規模,提供的商品及服務質量也有了明顯提升。近年來,農村地區體育活動形式更加多樣化,以體育活動為主的經濟交流活動數量不斷增加。
為尋求進一步發展,農村地區借助自身的地域優勢發展獨具特色的地區體育產業項目,并形成以村集體或者個人公司為主的經營性實體。這些經濟實體的出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體育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5]。
3.3? 體育產業促進農村地區消費及產業結構改變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措施助推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由原來的以第一產業為主,向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轉變。體育產業作為上游產業,在農村地區的深入發展改變了農村地區原有的產業結構,開拓了農村經濟和體育產業攜手并進、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在農村地區發展體育產業,拓寬了農村現有第三產業的結構,也提高了農村地區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值,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對于第一產業及第二產業中相關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從而帶動整個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6]。
4? 體育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主要舉措
4.1? 政府部門發揮領導作用
體育產業在農村地區的深入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相關政策的實施為體育產業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為實現體育產業在農村的進一步發展,政府要全方面考量,把農村體育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發展規劃,納入到政府年度工作中。制定農村體育產業年度工作計劃,實現對農村體育設施的有效供給,以農村體育發展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實現農村體育與政府供給的同步發展。
4.2? 構建農村體育產業鏈,發展農村特色產業
農村擁有廣闊的體育經濟市場,但目前投資者對于投資農村體育產業的意愿不夠、對農村體育市場的信心不足。要想推動農村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就要在依靠政府政策的基礎上把農村體育產業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成立以地區為單位的招商引資機構,對農村體育產業參與者、意愿投資者及體育產業研發公司等進行資源、信息的整合優化,從而打造特色的農村體育品牌。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研發出需求量大的產品,以擴大農村體育產業的受益面,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4.3? 建立體育產業發展示范村
體育產業在農村地區取得了發展成果,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其規模化水平、市場占比等均處于較低水平。為進一步改善這種現狀,就必須從農村地區自身出發,廣泛宣傳體育運動知識,提高農村居民的體育意識,建設農村體育產業發展示范村。可以在農村地區開展體育聯賽,加強農村地區的體育活動交流,加快農村體育產業發展,以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發展農村特色體育產業項目,形成特色品牌活動,借助新媒體進行推廣,提高知名度。讓農村地區居民切實感受到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利益,充分調動農村居民參與體育運動、體育產業的積極性,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推動體育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5? 結束語
體育產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逐漸成為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產業。農村體育產業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居民的積極性,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將社會效益轉變為經濟效益,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廉曉澤.精準扶貧:發展農村體育旅游產業對策研究[J].拳擊與格斗,2018(10):89.
[2]劉少虎.對農村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南方農機,2018(1):79,81.
[3]夏明海,曹燁程,周少臣.精準扶貧視域下貧困農村地區體育資源開發的機制與發展路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2):8-15.
[4]郭鵬飛.鄉村振興下的河南農村公共體育設施現狀與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20(3):62-64.
[5]肖坤鵬,張鐵民.改革開放40年體育助力“貧困治理”的政策歷程:成就、問題與前瞻[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2):1-7,15.
[6]周陽,唐建軍,古松.我國鄉村體育旅游價值與發展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9(6):93-98.
(編輯: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