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飛 付偉 張旭杰 凡哲



摘 要:康養產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正成為21世紀引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幸福產業、綠色產業、朝陽產業。現階段,健康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對打造經濟強國、建成健康大國至關重要。為使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更好地為中國健康產業作出貢獻,對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含義、類型及現狀進行了概括性描述,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大健康時代背景下云南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從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議,使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設更具科學性及合理性,以達到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和推動康養產業穩定持續發展的效果。
關鍵詞:云南;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067-06?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 ? ? ? 文獻標志碼:A
“綠色”是產業發展的前提。2018年,為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云南提出要努力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綠色發展“三張牌”的重大戰略決策,創造更加美好的環境。云南的“三張牌”將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新定位對云南走入大眾視線和走向國際市場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健康生活目的地在國外比較成熟,但傳入中國的時間短,因此在中國的發展相對落后。國外高度重視建設健康生活目的地,例如德國的森林浴、美國的森林保健、日本的森林醫學、韓國的森林養生、歐洲的高山養生等都是結合本地優勢所形成的時尚養生產業[1]。現階段,中國也開始在林業資源豐富的地方嘗試建設健康生活目的地,但建設進程緩慢,效果不明顯。
當前,中國以綠色發展為基礎對“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相關研究不足,為了讓綠色發展理念更好地融入生活,使人們感受到健康生活的愜意,需不斷完善相關理論,加深研究。
從圖1可以看出,多年前就有學者開始著手研究森林康養,但是到2015年都沒有突破性進展。2015年以后,學者逐漸意識到森林康養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研究,2017年實現了飛躍性的進步,2019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1? 云南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形式及內容
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是以良好的森林環境為基礎,依托當地特色文化,配套休憩、度假、休閑、養老、療養等設施的健康養生、養老基地。
從圖2可以看出,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持續提高,2008—2018年增長了1倍多,林業相關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現在的良好局面,林業產業正在逐漸發展。由此可見,以林業為基礎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想法完全可行。
云南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發展路徑主要包括:發展林業服務業,培育森林旅游,創新康養產業,建設以森林公園為主、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為輔的森林旅游景區體系,加快林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養生休閑及醫療服務設施。
1.1? 林業服務業
與前幾年相比,國家對服務業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這對林業服務業的發展來說是巨大的優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們對林業行業的認識及了解不斷加深,林業企業的活力和創新能力也有所提升。
1.1.1? 概念
森林服務業是以森林、濕地、荒漠等自然資源為依托,集自然景觀、森林環境、民俗風情、休閑養生、林業種植養殖、生物多樣性等于一體的產業結構體系,可以達到養生、療養、游憩、保健、養老、娛樂的效果[2]。
1.1.2? 云南林業服務業現狀
由國家統計數據可知,2018年云南林業用地面積為2 599.44萬hm2,林業投資1 383 232萬元,林業產業發展本年完成投資78 648萬元,林業總產值指數是上年的109.9%,林業總產值396.88億元,占全國林業總產值的7.31%。不難看出,云南森林資源豐富,在我國森林資源中占有較大比重,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從圖3可以看出,第三產業涉及林業產業的產值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特別是2012年后基本呈直線增長趨勢。截至2017年,涉及林業產業的第三產業產值約為180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中國發展理念,也是云南綠色發展的宗旨。從林業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國際性林產品貿易已經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創業創新之路,為云南乃至全國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
1.2? 林業康養旅游
森林康養旅游是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旅游形式。休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愉悅旅游者的心情,以良好物質和氣候條件為依托。與鄉村旅游完全不同,亞健康人群、老年人和追求生活質量的人是康養旅游的目標人群[3]。
1.2.1? 概念
森林康養旅游是以森林資源為依托,以生態養生文化為導向,以康體活動為內容的生態旅游形式[4]。
森林康養作為一種新業態和新生活方式,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均有一定積極作用。森林康養產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可將人們置身于原始的大自然環境中,森林康養可以利用森林資源及環境促進居民身心健康,減輕人們的壓力,而且森林康養作為新型產品與服務,符合居民不斷提升的消費層次,有利于拉動經濟增長[5]。云南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特色文化等是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基礎,是推動云南成為世人健康生活向往之地的優勢,是旅游產業全面轉型升級的保障[6]。
1.2.2? 云南林業康養旅游現狀
雖然云南發展康養旅游優勢突出,成效顯著,但云南位于西部邊疆地區,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相對落后,再加上鄉村交通不便,因此康養旅游發展比較緩慢。康養旅游產業政策法規相對滯后,基礎設施不足,人才資源匱乏,經營同質化程度高和行業標準缺乏統一等,都是現存的主要問題[7]。
由圖4可以看出,2009年到云南體驗林業旅游的人數不足1 500萬人次,但經過近10年的發展,2017年已經超過4 000萬人次,預計旅游人數以后還會有所增加。林業旅游收入必將隨著旅游人數的增多而增多,說明林業旅游在人們生活中的比重正不斷增加。
森林旅游的發展在云南省極具優勢,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資源掠奪性開發、管理水平粗放問題尤為突出,云南森林資源受到極大威脅,給森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1.3? 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是一個城市必有的項目。要堅持把提高森林質量作為林業發展的關鍵,不僅要滿足人們對森林公園數量的需求,更要滿足人們對森林公園質量的要求。
1.3.1? 概念
森林公園以森林環境為依托,以豐富的森林風景資源為基礎,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經過合理規劃開發,以開展森林生態旅游為目的,旨在為游客創造和開發休閑、觀賞、游憩、教育和保健場所[8]。
1.3.2? 云南森林公園現狀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地理環境獨特,氣候條件良好,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有大量原始森林。
由圖5可以看出,2008出現了森林公園旅游收入,后續7年收入增長相對緩慢,2016年開始猛增,出現了新的增長點。通過評估可知,云南未來森林公園旅游收入短時間內不會出現縮減,森林公園旅游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
2? 云南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從研究對象出發,分析影響其發展的內部優勢和劣勢與外部機會和威脅,幫助管理者找到有效決策的一種分析方法。基于SWOT分析法對云南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路徑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2.1? S分析(優勢)
競爭優勢(S)是指研究對象擁有超越其競爭對手的能力或指研究對象特有的方面。這里是指云南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自身優勢。
2.1.1? 區位優勢
云南歸處于西南地區,西南接壤緬甸、東南為越南、南臨老撾,有中國的“南大門”之稱,是聯通東南亞3國的重要紐帶。
云南邊境線長達4 060 km,通商口岸眾多,不僅促進了西南地區的貿易往來,還為中國的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持,區位優勢突出。云南各地交通日漸發達,公路、鐵路、航運路線不斷延長,不僅方便了省內居民通行,還給外來游客提供了便利。云南交通相對完善,設有機場17個(旅客吞吐量達百萬級以上的機場有5個),鐵路有24條,國道有7條,省道有51條,另有數條高速公路及水運線。
2.1.2? 氣候溫和
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地質演化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云南復雜多樣的氣候特征,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氣候。云南特有的地形地貌成了北方冷空氣南下的天然屏障,使云南受冷空氣侵襲的概率較小,故冬季較溫暖,夏季無酷暑,四季比較溫和。云南有7個不同溫度帶的氣候類型,同時擁有低緯度、季風、高原3類氣候特點。云南處于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溫度由北向南逐漸遞增,平均溫度為5~24 ℃,南北溫差為19 ℃。
2.1.3? 自然環境宜人
云南地形地貌極為復雜,呈現北高南低之勢,海拔落差近6 700 m,平均以6 m/km的層級遞增。最低點海拔約76.4 m,位于滇東南河口縣南部溪河與紅河交匯處。最高點海拔約6 740 m,位于滇西北與西藏交界處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峰。兩地直線距離超過900 km。以元江河谷大理壩-玉龍雪山線為界,云南被分成兩大地貌區,東部一側為滇東高原區,西北一側為橫斷山縱谷區,海拔落差較大,形成了很多奇觀異景。
2.1.4? 人文生態富足
云南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外,世居人口超過6 000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云南特有的有15個。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餐飲習慣、服飾文化、建筑風格和節日習俗,形成了非常多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豐富的文化底蘊為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文化提供了多樣化選擇。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特有的民族風情吸引了很多外地人,且很多人定居于此。云南以林業為基礎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優勢明顯。
2.2? W分析(劣勢)
競爭劣勢(W)是指研究主體缺少或做的不好的方面,即不利于研究對象更好發展的因素,也指某種會使研究對象處于劣勢的條件。這里指云南要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存在的不足。
2.2.1? 路線不合理
公路具有靈活、方便、覆蓋面寬、通達等優點,是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云南幾乎沒有平原,地形主要是山地和高原,特殊的地質地貌影響了公路的修建和通行,交通不便導致旅游路線不合理。同時,森林大多處于相對偏遠的地方,不利于修建道路,旅游路線不合理給游客帶來了諸多顧慮。
2.2.2? 產業格局尚未形成
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產業格局至今為止尚未形成,協調好各相關產業間的矛盾對于打造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來說有很大難度。康養產業在近幾年才興起,人們對這一產業的了解不充分,產業格局還沒有完全固定,可操作性不強。云南經濟相對落后,面對新興產業的崛起,政府政策存在滯后性,沒有做好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政策準備。
2.2.3? 人才、技術稀缺
建設健康生活目的地需要大量人才和技術作支撐,但康養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配套的技術和人才還沒有跟上市場需求,且市場上相關的人才相對單一。要想發展森林旅游業,需要專業的綜合性人才,這樣才可以給眾多游客提供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服務。不少旅游者對森林康養知之甚少,這就需要專業人士為他們解惑答疑。
2.2.4? 與當地文化融合度不高
短時間內發展起來的康養產業還沒有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想要被人們接受,還需要一定時間。尤其在云南這樣少數民族較多的省份,民族之間的文化各有不同,實現文化大融合難度較大。同時,云南四季如春,空氣清新,發展康養產業難以被當地人接受。
2.3? O分析(機遇)
機會(O)是指影響研究對象未來發展的重大因素。研究對象的領導者應具備發現機會并評價每一個機會的成長環境和利潤前景的能力,從而選擇與研究對象匹配的最佳機會。這里是指云南要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存在的機會。
2.3.1? 需求增大
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人們更加關注健康生活。目前,癌癥的發病率正在持續增加,癌癥不再僅限于老年人。身體健康檢查也不再只是生病時的必備項。健康質量下降導致人們不得不尋找更好的養生方式。
人們回歸大自然主要是為了獲得更加休閑的生活方式,這也符合人們對康養的迫切需求,因此建立健康生活目的地應運而生。目前,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最歡迎的形式之一就是森林康養。
2.3.2? 政府關注度高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第一次將建設“美麗中國”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首要目標,同時強調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人民健康。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國民長壽的必要條件,更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有利法寶。中華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就是“健康中國”。
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康養旅游示范基地的具體要求,并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林業“十三五”規劃對黃土高原-川滇生態修復帶進行了詳細闡述,明確提出了日后發展的方向。要高度重視對天然林和濕地的保護,強化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園區良好發展。
2019年,昆明舉辦了以“七彩云南·養老福地”為主題的國際大健康暨養生養老產業博覽會。此次博覽會邀請各界人士一起探討了新形勢下養生養老產業的發展,并對發展趨勢和途徑進行了相關闡述。專家學者結合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養生養老產業制定的新政策,為該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理性預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全力支持昆明建設大健康產業示范基地。
2.3.3? 發展前景好
隨著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吃飯不僅是為了果腹,更為追求味蕾的享受,旅游不單單是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更為發現大自然的魅力。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林業的基本投入,康養旅游更離不開林業大力支持。需求影響供給,林業也不例外。國家越來越重視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為康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提供了有力支撐。人民關心,政府支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設定會順利實施。
2.4? T分析(挑戰)
危及發展的外部威脅(T)。研究對象的決策者應當及時確認外部環境中危及自身利益的潛在威脅,及時采取相關的應對措施規避不利影響。這里是指云南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面臨的壓力。
2.4.1? 投資成本高
建設項目的目的是獲得利潤,根據財務恒等式“利潤=收入-成本”可以得出,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成本可直接決定項目利潤,因此要獲得利潤,成本控制必不可少。在現實生活中,沒有項目能脫離成本控制。依托林業建設健康生活目的地將是一個跨領域、多業態、復合型的工程,前期基礎設施建設、配套相關服務等的投入會比較大。“十年樹木”,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投資收益周期比較長。
2.4.2? 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增大
在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時,開發商只看重眼前經濟利益,不顧未來發展,大肆修建基礎設施、構筑物等,破壞生態平衡。對任何項目來說,重開發、輕保護絕對不可取,因為這種行為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會給森林資源保護帶來巨大挑戰,威脅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時至今日,與森林康養規劃事宜相關的政策法規還沒有出臺,給建設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造成了嚴重困擾。盲目開發時有發生,嚴重浪費森林生態資源,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2.5? SWOT分析總結
利用SWOT戰略分析法對云南省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發展路徑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等加以評估與分析,見表1,得出如下結論。
云南林業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是云南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欠缺,不利于其更好地發展壯大。云南發展森林旅游極具優勢,效果良好,但負外部性明顯,例如資源掠奪性開發、經濟效益低、管理方式粗放等。云南森林公園旅游發展態勢良好,深受社會群體青睞,但森林公園的數量和質量與其他地區相比還存在差距,有待提高。
3? 對策分析
通過對云南建設健康生活目的地內、外部條件進行歸納總結,運用SWOT分析模型得出云南建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策略。
3.1?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精品基地
將區位良好、交通便利、無自然災害的區域列為林業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備選項,優先選擇森林覆蓋率高、景觀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區域,這樣有利于掌握主動權,把握后發優勢。
在建設中,首選安全環保的材料,遵循不破壞原有植被的原則,堅持健康源自綠色的宗旨,改善森林景觀,著力提供配套服務。
3.2? 建立人才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