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
摘 要: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陜西省是農業大省,也是教育大省,陜西高職院校為陜西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智力支撐和動力源泉。研究了高職教育在陜西農村電商發展中的作用,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實現精準扶貧提供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電商;高職教育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15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2;F713.36-4;F724.6 ? ? ? ? 文獻標志碼:A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時表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20世紀60年代,隨著西方發達國家農業信息發展,農村電商經濟在西方國家迅速發展起來。農村電商的發展有利于加快信息流動、協調不同產業間關系、擴展農產品市場和促進相關產品價格公開等。
隨著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推廣,電子商務的應用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農村電子商務在發現和拓展國內外市場需求、緩解市場上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交易量的提升等方面,為我國農民和新農村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架起了農戶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縮短了農戶與市場之間的距離,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隨著我國農村脫貧致富項目的開展,政府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提升,不斷出臺各種政策,同時市場也積極參與進來,使陜西省農村電子商務取得了較好、較快的發展。但相對于發達地區來說,陜西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較落后,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接受度較低,缺乏相關人才。陜西省是我國的教育大省,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較高的重視和發展。
近幾年,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陜西省大力拓寬生源范圍和渠道,面向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擴大招生規模,以滿足勞動力對提升自身技能素質的要求,滿足工業企業轉型發展對勞動力技能素質等方面的要求,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輸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撐,讓職業教育成為農村脫貧攻堅的“發動機”。
1? 陜西省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
1.1? 陜西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情況
陜西省是農業大省,農村面積廣。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推廣,陜西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陜西特色農產品棗類、蘋果、茶葉、獼猴桃、干果等品種的銷售,取得了較快發展。2018年,陜西省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共19個,并按“項目向貧困縣傾斜”的要求,將示范項目全部安排在貧困縣,實現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在全省56個貧困縣(區)的全覆蓋。
陜西省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武功模式、山陽模式和岐山模式等農村電子商務的成功發展模式。戶縣葡萄、韓城花椒、洛川蘋果、眉縣獼猴桃等陜西特色農產品,通過產地直采進入自營和生鮮優選銷售,獼猴桃、柿餅在線上同類產品銷售中占據首位。這些產品和品牌的發展,證明了農村電子商務在促進陜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有效作用。但在今后推廣和升級電子商務時,陜西省農村地區還需對現有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以免阻礙其作用的發揮[1]。
1.2? 陜西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低
在陜西省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部分地區的領導干部在電子商務對農業農村發展作用上的認識程度不足,其主要精力著重于傳統經濟模式的發展上。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且年齡較大,缺乏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對電腦等電子工具的使用率較低。
1.2.2? 產業特色不突出,產品結構相對單一
雖然陜西省的獼猴桃、蘋果、葡萄、大棗等產品較為有名,但存在各地種植的農產品品種相似、同質性嚴重等問題。農產品銷售的持續性受到自身季節特點的影響,特色農產品自身的特點使其標準化生產的難度較大,增加了把控產品質量的難度。
1.2.3? 基礎設施和倉儲物流配套不完善
近些年,陜西省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和運輸條件,但部分地區仍然存在寬帶和移動網絡覆蓋不到、資費高、信號差等問題,物流的成本較高、冷鏈物流發展相對緩慢等,制約了線上銷售的發展速度。
1.2.4? 缺乏專業人才、資金、技術
陜西省農村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問題主要有缺乏具有電子商務從業技術和經驗的管理、運營團隊,以及農民和相關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困難等。
2? 高職教育對陜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陜西省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教育大省。應將職業教育的優勢發揮出來,與農村電子商務相結合,為陜西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助力。
(1)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在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積極作用的認可度。通過對農民進行職業培訓等方式,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和對電子設備的使用率,促進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推廣。
(2)向農村地區培養和輸出人才。根據陜西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對電子商務、營銷策劃、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等人才需求的特點,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專業優勢,培養輸出適合農村地區電商發展的專門人才。
(3)為電商企業和農戶搭建合作平臺。可以利用職業教育的優勢,根據農戶需求,結合企業的營業范圍,為企業和農戶搭建合作平臺。
3? 高職教育在陜西農村電商發展中的作用
(1)構建適合陜西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課程體系。以陜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為背景,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和當地農產品的特點,設計出適合陜西農村電商的課程體系,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
(2)加大陜西省高職院校培訓農村電商經濟人才的力度,為區域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與社會培訓機構相比,高職院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和更大更好的教育教學平臺,可以為農村地區有意愿從事電子商務的農民和從業者提供更多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機會,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3)加強學校、農村、農民的三方合作,利用教師隊伍資源、學生資源、平臺資源等“吃掉”“盯緊”“鞏固”定點農產品,將農村電商發展落到實處,切實為脫貧致富出力。
4? 結束語
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肺炎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全國各行各業停工、停產的局面下,電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活水源泉”。越來越多的市長、縣長走進直播間為本地特產“代言”“帶貨”。陜西省應緊密聯系教育與農業,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助力脫貧攻堅,實現脫貧致富,為農村經濟振興作貢獻。
參考文獻:
[1]陸金海.廣西農村電商職業教育扶貧模式的瓶頸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4):5-9.
(編輯:李唯哲)